uglycat wrote:
想請問究竟是相機升級...(恕刪)

如果你不知道要換哪個
就代表你還沒使用到器材的極限
這時候要提升的應該是你自己
當然
砸錢買靈感
也是可以的
只是幫助未必很大而已
lamb5555 wrote:
我有XA2 XA3 ...(恕刪)


感謝分享與建議。

我有再確認一下 X-H1,功能很棒沒話說,但體積大,重量六百多克對我而言實在過重。旅遊時得背著一機三鏡在外頭幾個小時並不輕鬆,每個人的極限負荷並不一樣。而且機身若再加上400多克的鏡頭,持續手持 1kg 實在有點吃力。之前捨 55-200 選 50-230, 也是重量考慮。56.2 重405g 還在範圍之內,但我原來沒考慮 50mm F2, 也許應該再研究看看。

之前沒考慮 50.2, 主要是覺得它拍出來散景,可能跟 35.4 差不多。35mm 拍人像,有時覺得必須離對象相當近,而有干擾的感覺。50-56mm 可能比較剛好。至於 23mm 對我來說是一機一鏡的首選,之前沒入手只是為了該選單鏡,選 X100F,或搭 X-E3 而猶豫。光憑規格想像,很難判斷優劣。當然,每個人的偏好也不可能相同。

話說 「Zeiss ZX1 」這款全片幅機也敢稱之為隨身機,實在誇張啊!
uglycat wrote:
想請問究竟是相機升級...(恕刪)


好舊的文但路過看到不禁想給個建議,換機身大概5~7年一次,比較能體驗到科技大進步的威力,還是添鏡頭吧!😆
我後來還是先後入手 23f2 與 56f1.2。 23f2 無負擔挺好用的。 56mm 的視角還在適應中,基本上只用在拍肖像。

據說這個月 X-T30 要發表了,可能還有 16f2.8 一起發表。X-T30 可能會加入小搖桿,基本功能與 X-T3 差距不大,且肯定比較輕,說不定對我來說是比 X-T3 更好的升級選擇。至於 X-E4 應該還得等至少一年,不用考慮了。

16f2.8 與 16f1.4 很難取捨。因 f2.8 與 10-24 的 f4 光圈只差一級 (為何不設計成 f2.4?),也許主要優點是抑制變形。由於重量的關係,不太可能同時攜帶 16mm 與 10-24出門。那麼何時帶 16mm+23mm, 何時帶 10-24 ? 也頗令人為難。

接下來今年會發表的 16-80f4, 應該是比 18-135 更理想的旅遊鏡。只要價錢合理(接近 10-24f4),應該是下一支入手的鏡頭吧?

望遠鏡頭部分,如果只選一支,XF55-200 應該最合理。不過我已有 XC50-230,故若添購應是 80, 90, 50-140 其中之一。三支都是優異的鏡頭,80有微距、90最輕畫質最佳、50-140用途最廣,如何選擇同樣令人猶豫。

最後,看了一下 Fujifilm 的 X Mount Lens Roadmap, 覺得未來應該還需出齊小三元的望遠變焦鏡,可能是 80-220mmF4之類的。另外,也該出一支 135mmF2.8 左右的望遠定焦鏡。因 XF80mmF2.8 加上 1.4XTC就成為 112mmF4, 加 2XTC則成為 160mmF5.6,但光圈偏小,好像補不了 90mmF2 與 200mmF2 中間的缺口。不過,真有 135mmF2.8 可能也不好賣吧? 但我想 80-220F4 應該有一定吸引力,畢竟 50-140實在太重了。除此之外,若來一支 11mmF2.8 or 12mmF2.4 定焦鏡,應該也很有吸引力吧? (8-16mm 又貴又大,吃不消啊。12mmF2.8 則與 Zeiss Touit 2.8/12 相同)

sunny1211 wrote:
Fujifilm ...(恕刪)


XF 35-70mm F2.0 快來一顆~
-_-"

gle wrote:
XF 35-70mm...(恕刪)

這個會超大、超重和超貴吧!
sunny1211 wrote:
Fujifilm 開...(恕刪)


回頭看看這投票表,富士好像有巨砲症,大部分候選鏡頭(尤其是長焦),都像是以公斤為單位的。不知為何不多開發市場銷路會較好的適度光圈鏡? 譬如 300mm F4 不是比 F2.8 成本更低更輕也更好賣?

其實富士最需要推出的應該是體積重量縮減的防震機種。把 APSC 搞得跟 FF一樣大,就失去開發初衷了。

回到一樓,時代果然一直在進步,現在升級目標改成 X-T30 了。
廠商正計劃把ibis設計入T系列中,相信下一代就會出現。
不過,我估計T系列的中/低階版本,仍然會以輕、無防震方向設計。
H系列則會以高速、專業向,全功能方向設計,用以配搭重型鏡頭。

lemonline wrote:
廠商正計劃把ibis...(恕刪)


但願如此。所以這代我就買 X-T30 就好。

希望別把 T系列變成巨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