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 Show Wu wrote:
謝謝R大的鼓勵,Xp...(恕刪)
說實話,不是很方便的一個設計,
不過也不完全是那麼令人髮指,
我之前實驗,
副螢幕基本上還是可以作為設定調整,
不過不適合太複雜的功能,
還是可以作為切換膠片模式或是相機功能切換用(例如切換hdr、包圍曝光)
Q鈕部分我就沒試出來。
隱藏螢幕的設計是希望攝影師能多專注在evf或ovf上,
不過不是每個人都喜歡,
我從來沒用xt20的觸碰螢幕對焦,
所以我也不愛用背板螢幕拍照,
只是在一些特殊取景角度就少了一些可能。
(例如由上面往下45度取景,
一些人像嘗試不同角度)
也許這也不是很必要的,
但大部分人還是希望拍照可以有更多自由。
設計師的理念未必不好,
希望透過一些限制讓攝影者可以更專注攝影,
減少一直看照片,
一直改變設定與操作,
只需要按按快門就好。
能不能接受就看個人了,
某方面來說我覺得這設計很高的機會會空前絕後。
我自己在使用這台相機上,
其實顏色的調配比我用xt20要更好了,
畫面寬容性也更好,
也不太需要後製lightroom拉明暗,
對於不愛用raw後製而是jpeg 直出,
我相信是可以做到最少修改。
我記得參加富士體驗會上對這台相機有多一個定義,
是可以在拍照上有更多智能的一台,
所以hdr功能也放進來了,
或許希望後續能有更多的功能可以加入,
減少使用者另外用軟體後製的需求,
畢竟這台在錄影功能低於XT3,
就會希望拍照功能不僅僅只是多一個膠片模式跟hdr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