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現代的古典溫婉 - Fujifilm X-E1


Naughty Dog wrote:
提個疑問
怎麼我覺得DR100和DR400的暗部沒什麼太大的差異
比較明顯的地方是列車車身的淡藍色烤漆和天空的部分以及月台地板的亮度不同
不過提高動態範圍應該是亮部差異不大而暗部要更亮些
感覺DR400車身曝光比較正常而DR100卻過曝


我們所說的「動態範圍增強」並不是以暗部亮度為優先的。

一般數位相機的動態範圍,大致上都是暗部能感應比較多一些,亮部少點(舉個例子,大概約略-5ev到+3ev之間,動態範圍約莫7-8EV)

以剛剛本文DR100跟DR400的圖來說,暗部我們可以當做差不多,但是DR400的亮部動態範圍高不少,因此原本DR100會過曝的,DR400反而不會過曝(因為本來假如只有+3EV的動態範圍,要是亮度是+4EV的話,畫面就會過亮爆掉)

你提到的亮部差異不大而暗部更亮一些,應該是以單張拉曲線的方式進行(拉亮暗部,同時把亮部的部份拉回來)
euyoung's soliloquy - http://euyoung.blogspot.com/
漂亮的照片以及富有感情的文字敘述,實在是太精采了!

最近也在考慮入手em5或xe1,這兩台的個性被您形容的真精準,相當值得參考!

PS四九零零 wrote:
從當初 11-22 看您的文章 到現在這篇...

可惱啊~~每篇都是毒

想借問一下 從 E-620 換到 E-M5

從 14-54II 50F2 25F1.4 用到現在

一直很愛 O家的藍天

X-E1 出來之後一直有跳家的衝動

可是每每又想起 E-M5的方便性

F家的畫質雖好 但是風景照的部份總是覺得少了些味道~

對於高ISO雖然用的不多 但是 五軸防手震卻是用很大

想問問 如果拿 E-M5 +14-54+25F1.4這組合去換了 X-E1 +18-55+35F1.4的話

這樣使用上 會有任何的不適應嗎 ??

另外某些光源下 F家好像會粉的有點怪怪的~有解嗎 例如第五張這樣


這麼說來我害人不淺囉

我看了一下你在4/3的鏡頭,我猜25/1.4應該是Leica D的版本吧?

這樣來看,我覺得鏡頭的品質還是4/3這幾顆好,但是X-E1很明顯有無反光鏡的體積優勢(機身可能差異不大,但鏡頭小很多),XF系統在無反光鏡裡面算是光學品質相當好的,但儘管如此我的使用經驗是單就光學品質來講,還是ZD鏡頭好些。

在適應部分,我覺得是不會不適應,但五軸IS真的厲害,這無法取代。

另外一個部分就是Fuji的藍色比較不討我喜歡,或許是我比較習慣Olympus的藍天風景的感覺(文章內有提到)

不過那個粉的照片是哪一張阿?在麻煩你跟我說一下,我們可以繼續討論。
euyoung's soliloquy - http://euyoung.blogspot.com/
暴力兔仔 wrote:
版大的文章照片真是毒啊
富士家的顏色一向沒話說,人像的詮譯我覺得已經比CANON優(個人觀感)
就算X-E1對焦不像其他機種那樣暴力,
拍出來的成果跟那光學品質的表現,說有全片幅的水準我相信
Fujifilm X-E1


買當老 wrote:
漂亮的照片以及富有感情的文字敘述,實在是太精采了!

最近也在考慮入手em5或xe1,這兩台的個性被您形容的真精準,相當值得參考!


謝謝二位,非常開心
euyoung's soliloquy - http://euyoung.blogspot.com/
Euyoung大的文章已經不單單在測試鏡頭和相機了,非常喜歡E大對等效28和50這兩個焦段的詮釋,受教了。

此外想請教一個問題,請問等效28和35這兩個焦段哪個泛用性更好一點,小弟已有xf 14和35兩顆鏡頭,在23沒有出來之前,很想知道18這顆鏡頭能否替代23作機身蓋之用,因為沒用過等效28這個焦段。謝謝!
突然愛上拍照... http://www.flickr.com/photos/chunh/
樓主您好,有一點我有點在意
那就是XF的鏡頭,手動對焦的手感好嗎?
在手動對焦方面,富士相機有提供怎樣的對焦輔助嗎?

我其實不是很在意AF快或慢,但我頗在意MF好用還是只是能用

我看到14mm那顆鏡頭,可以下拉出現景深尺
XF其他款鏡頭,也有一樣的功能嗎?

另一方面我手邊還有許多手動鏡頭
所以也很關心轉接上的操作問題
主要也是輔助對焦問題
好比合焦BB聲、順手切換的放大對焦...等等
只是這方面的文章目前看來還是很少人談到

目前X系列相機在轉接上的分享,比起NEX與M4/3少很多
所以我也不太確定,X系列的感光元件,是不適合用來轉接
好比說,邊緣斜射光的拾取率等等

E-M5與X系列都是我關注的相機
剛好樓主你都有,尤其看到你的評語挺有意思的
「不妥協的遺憾、完美的妥協」

其實選擇O家的用戶,多半有反骨個性
好比O記在E-M5之前,可謂“不完美的妥協”
有許多明明不如對手的問題,但還是有人被它的優點吸引

這樣的品牌,你還說富士比它有個性
那富士豈不是反骨中的反骨?

E-M5與X系列的大樓觀注已久
E-M5算是O記集大成的穩定作品了
E-P1被我嫌的要死的問題,到了E-P3還不算解決,E-M5才總算修正的差不多了
不過E-M5的發色我始終看不習慣,所以一直在想是否該換富士試試

AF對我來說問題算小(前提是要給我好操作的MF)
主要是發色還是偏好富士居多,從X100開始就被毒很久了

不過還是有其他的問題,O記雖然解RAW的Viewer處理速度緩慢
但至少Viewer還是有持續在更新改進的軟體,重點是解出來的照片與JPEG色調一致

富士在這方面,RAW好像暫時還是無解的問題?
cybercat wrote:
我們所說的「動態範圍...(恕刪)


這部分與O家的邏輯相反
O記會用拉高暗部的方式來達到平衡
但這樣被強拉上來的暗部,畫質不是好(雜訊多)

所以看到你DR100與400的比較
發現月台的暗部沒有變化,但是過暴的車廂卻拉回來了
富士選擇了增加高光的寬容度,這點我很欣賞

我在使用E-P1時,高光是個痛
太容易OVER了,好比如果我也在月台拍火車
要車廂不OVER的話,其他景物的光線都會被壓暗許多

說穿了,就是高光寬容度不足所致的先天缺陷

E-M5有無改善這部分,我沒入手就不確定了

=============================================================
一路從E-P1入手開始嫌
觀望E-P2、E-P3,終於等到完全體E-M5
還標榜要讓OM系列復活,更讓我百般期待
結果最終還是沒買E-M5,繞去買OM-1拍底片
E-M5以系列產品來說,其實已經沒什麼缺點
但就是太老實、也太無趣(我的抱怨好奢侈)
可能是因為OM的招牌太沉重
想借用過去的經典來重新出發
當時O記危險的狀況,也是對E-M5記與厚望
卻也因此讓我過度期待而失望吧

尤其質感上遠輸它想仿效的OM經典
拿起來與P家G系列、GH系列沒啥差別
就是一個塑料感重的質感

E-M5銀色黑色都看過後
當時我就是一個簡單的念頭:
「數位時代復古了半天?為何不直接返古?」
「沒用過老相機,能了解當今的復古是在“復”什麼?」

所以拿著E-M5的錢轉去看OM-1
一摸到經典,就把E-M5拋到腦後了
才了解到,E-M5只是模仿到很淺很淺的表層
骨子仍是台科技的集大成結晶
要講到與OM的設計淵原、巧妙的操控配置
尤其是OM金屬工藝,E-M5都沒有繼承到什麼



但反過來說,一台相機只剩下外觀可以被我批評
它也算是做的很好了,但就我說的:太過合理的結果就是無趣

底片拍了一年多,最近又想尋找下一台數位夥伴
E-M5、富士X系列,又再次回到了我的選單當中

繞過底片這段路後,手動對焦的功力也有增加
迷上了手動鏡的魅力,也體驗過富士的老手動鏡
相當喜愛它轉接到E-P1上的發色



底片時代的手動鏡
個人是偏好富士的光學表現更勝於OLYMPUS
不過OLYMPUS的底片機身做的比富士好
所以我還是以OM系統為主

富士在X系列的光學表現也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X100、X-PRO 1與X-E1
設計配置上也如同傳統膠片機
有類似的操作手感、材質質感
快門與光圈、EV等配置方式
都是底片機常見的設計

用轉盤去混合搭配出P、A、S、M模式
也是我很欣賞富士的地方
縱使,對大多數其他人來說
這是個不太容易理解的設計
但對理解光圈與快門的人來說
富士這樣的設計才是真正的直覺

更特別的,我想鮮少相機廠商
會像富士這樣執著於一個觀景窗的設計

就連最入門版的X10
都能讓我感受到那觀景窗的用心(明亮清晰,比同級佳能G系、尼康P系好多了)

多數其他廠商與使用者來說,搞不好根本不在乎去用那觀景窗
但富士就是寧可增加成本也要去鑽這個觀景窗,尤其是複合觀景窗
我在等X-PRO1改版,也是為了這個複合觀景窗
因為我覺得它是富士的賣點之一,所以沒才考慮X-E1

發色的部分,目前也只有富士,有辦法詮釋自家底片發色了
像是ASTIA這樣台灣難買的底片,沖洗還要繁複的用投遞方式送洗
當ASTIA出現在X100上時,就頗受好評
這對有拍底片的我來說,會持續關心富士相機的動向
就是認同它對顏色的詮釋,尤其是對自家底片模擬的詮釋

另一個巨頭KODAK已經沒啥機會用它的數位機去體驗旗下經典的底片模式
更顯出「Fiji Film」這塊招牌的價值

只是X100s出現後,就不免讓我想到X PRO1可能也將改版
內嵌式相位對焦感光源件,與舊款的畫質比較,我也頗有興趣
所以還在繼續觀望當中....

smd747gmail wrote:
FUJI是乘1.5所...(恕刪)


好文章一定要幫推~
辛苦大大了,
讓小弟受益良多,小弟也是用X100的,覺得富士的顏色質感很像底片機,是不錯的機子.
缺點,價格有高了些,電池有點不夠力~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樓主您好,有一點我有...(恕刪)


我覺得我非常認同euyoung大的結語
雖然我沒有x-e1
但是e-m5用了半年
真的覺得它就是一個完美的妥協
應該說沒有一個很可以挑剔的點
簡約復古的機身
無反光鏡對焦系統的標竿
換了Sony制的新sensor改善了以往詬病的畫質問題
再搭配上相對於其他家更完整的鏡頭群
e-m5真的就是一時之選

我沒用過x-e1但是有x100
我個人是更加喜歡Fuji的色調
但是Fuji的對焦系統一直是個明顯的弱項
如果我不是有拍小孩的需求
我覺得我更偏好x-e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