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的是平常大家都可見的街景沒甚麼能吸引人的且構圖沒能避掉雜亂的人跟景路人不美不帥 每人動作不一樣也沒有特別的意義那些建築、道路 每人身邊隨處可見不壯觀 也不美所以大家才覺得不知拍這些照片要幹嘛是為了要按快門而拍 不是為了保留美麗或令人感動的畫面而拍樓主不適合街拍 試試把鏡頭焦距換長一點看看主題可能會明確一點或拍點不一樣的吧 找些大家都沒看過的畫面如晨曦 或 黃昏的風景照還有路上人群一堆我會挑個主要要拍的其他路人都會避掉 以免太過雜亂借用一下多年前爆紅的犀利哥照片 瞧~這樣主題明確多了
playsugo wrote:每天下班都要經歷的噩...(恕刪) 實在看不懂樓主自我陶醉的理由,文字立意雖清晰,但是圖片實在表現不出文字的意念,這種圖片要是放在無忌,會被反fuji的人尊為解毒大作。。。有人拍同一事物幾百張就是為了選出一張最好的,還請你選片的時候對自己嚴格一點,尊重自己的作品和各位看官!
其實我不反對這類拍法因為可以毫無修飾的表現出當地的街景換個角度想,對想了解富士相機的人也是有參考價值(應該有人能懂我在說什麼)至於樓主對照片的詮釋我是覺得有點文青味,但我不會太在意這些最主要,還是不要開太多標題以及最好在已經有的大樓內貼吧...我想大家反感的應該是這問題======================================去北京當背包客一年我拍照的經驗是,每到一個地方都是驚奇所以每天都有拍不完的街道or風景照加上四季分明的氣候,光是看著草木的變化就很有意思春天的繽紛、秋季的蕭瑟、冬季的雪景回到台灣的故鄉後,我反而無法再激起拍照的慾望或許是這個家鄉,我已經看著它超過20年了吧....看著外地人來拍回去的照片,也多半是那些景,早麻木了對北京的朋友而言,也無法理解我拍這些照片做啥不過我想拍這這件事,對我來說,就是給一個回憶能否感動別人算是其次,但就是不要去拍些連自己也毫無感覺的照片好比去把一扇生鏽的鐵門,用很厲害的技巧拍得很美、再加上詩意的文筆敘述但一段時日後,這張照片,除了技術的炫耀展示,以及賣弄點文筆外我想沒有太多回憶價值我也偶爾會拍些這類照片,好比吃個飯也想把眼前的玻璃杯拍得多有FU但老實說,這類照片最終也只是佔用磁碟空間的檔案罷了我很意外的,選擇用底片為主的方式,記錄了北京的眼前所見平鋪直述、沒有多亮眼的技巧在裡面連結式的公車,還有楊樹的垂枝,台灣沒這景色很普通的照片,但誰能想到一流的大都市,仍有獸力車在路上跑呢?北京顯少便利商店,這是台灣長大的我難以想像的事但台灣早已消失的書報攤,在北京卻是常見的街景、且服務項目多得不得了十多年前,講到北京,想到的就是塞爆馬路的大量自行車族但十年後,自行車根本沒啥人騎,大多數人改騎電單車相對於電動車難以推行的台灣,只能說,法規硬的地方,生態就會不一樣諸多的限制下,反而造就了電單車的天堂北京的野貓有長毛的,與台灣普遍短毛的野貓不太一樣奧林匹克公園,春天時,園區內有大量的美麗花卉規模大的不像話,園區有三條遊園路線,最短的走一圈要〝3公里〞園區內禁止騎單車、電動車,真得是很不人道的規定中途走累了,還沒有“放棄出口”這個選項,只能硬撐走回大門雖然園區內備有四輪電動遊園車供租用......不過租用價格頗高這人工湖的挖掘規模也是頗震撼的,從高空看的話這座巨大的人工湖湖是一條巨龍的龍頭,水道延伸出去的龍身與龍尾四周則是知名的鳥槽體育館與水立方,一樣有數公里長的超寬人行步道這女孩綁了我很喜歡的雙馬尾,且很意外的讓我在我搭地鐵的時候,巧遇了三次北京地鐵每日的載運量數百萬人次,在這人海中,能讓我在乘車時遇到三次,真不簡單本想說上前打個招呼,但想說還是第四次再說好了,但我再也沒遇過這女孩了這張雖然不是街景但這是我在北京的最後一捲底片因為中途不小心打開背蓋,本來以為曝光了但還是留下了幾張讓我回憶的照片===========扯遠了,但其中有幾張富士底片拍的,就讓我勉強過關吧很喜歡富士X系列,但設計上卻又總有些缺憾或許等X-PRO 2之類的後繼機出現,才會更成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