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更多的X100 samples from Spain...

ISO 6400 比 ISO 200 細節少了很多喔...
下載到自己電腦, 前後切換比對, 就能明顯看出,

不過能抹到這種程度, 也算蠻厲害的了, 色彩幾乎一樣,
這台相機抹的技術要不是很新, 就是很厲害...
--

jason206 wrote:
ISO 6400 比 ISO 200 細節少了很多喔...


如果6400能夠在這麼少雜訊下還保留很多細節才真是嚇死人,想想Canon的7D系統如果將低雜訊開到最高才會有這麼滑,但細節也差不多全沒了。基本上如果要在6400在低雜訊下保留大量細節就得要去到1D4那個水準才勉強做到,但那台好像是APS-H,Cmos大得多而且還是雙處理器。

所以做到這種等級富士也真的相當了不起了,Nikon不知道,但7D絕對做不到,6400如果防燥開中的話已經有很多粒粒,要花很多時間去修才能用。
kiddckho wrote:
如果6400能夠在這麼少雜訊下還保留很多細節才真是嚇死人,想想Canon的7D系統如果將低雜訊開到最高才會有這麼滑,但細節也差不多全沒了。基本上如果要在6400在低雜訊下保留大量細節就得要去到1D4那個水準才勉強做到,但那台好像是APS-H,Cmos大得多而且還是雙處理器。

所以做到這種等級富士也真的相當了不起了,Nikon不知道,但7D絕對做不到,6400如果防燥開中的話已經有很多粒粒,要花很多時間去修才能用。...(恕刪)


進棚用大燈持續光照只是拉高感度軟解雜訊並不難
通常在某個EV值允許範圍內雜訊都不會太高
EV值過低或者色溫太極端狀態下~高光和暗部層次就難免斷階了

長時間曝光才會有顯著雜訊
1/56 sec F8 ISO6400 = EV6該還在軟解容許範圍吧

我常用1D4+ISO6400拍照
強光下拉高快門拍運動和低光下開B快門~噪訊就差別很大了
7D暗部細節很容易一團糊~畢竟SENSOR切割太細~
目前高感度強項還是NIKON D3S最優~畢竟全幅SENSOR低畫素在高感度這項最佔便宜~
有沒有人覺得, 從 ISO640 開始, 照片有粉粉的感覺? 即使縮圖也有粉感...

看了一堆照片有這種感覺...有人和我一樣嗎?

同時因為抹的兇, 影像看起來也比較平...

----

紅色一直是數位感光元件的弱點,

X100大部分原圖都下載來研究過, 個人觀感, 紅色大部分爆色了說...
--
怎麼感覺ISO6400比我的5DII還漂亮啊...
嗚嗚

jason206 wrote:
有沒有人覺得, 從 ISO640 開始, 照片有粉粉的感覺? 即使縮圖也有粉感...
看了一堆照片有這種感覺...有人和我一樣嗎?
同時因為抹的兇, 影像看起來也比較平...
----
紅色一直是數位感光元件的弱點,
X100大部分原圖都下載來研究過, 個人觀感, 紅色大部分爆色了說...


粉感? 是指沒那麼銳利嗎?? 還是經過演算法抹除雜訊偏平滑的那種感覺?
影像看起來比較平?還好耶~ 沒有A/B Test比較看不出來.

至比爆色的話, 某3C品牌大廠的相機那種色調不就叫核子彈爆炸了....
三原色全部免錢大放送的感覺~~

Fujifilm的色彩是偏濃重但自然不做作, 會有點小爆色我看起來舒服就好了...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你是說 O 牌嗎? 其實多數相機都可調飽和度, 網路照片為了搶眼, 大都調很高,
我說的是數位相機的感光元件天限, 紅色一直存在著這個問題。
小爆色還好, 有一張紅花, 爆色爆很大。


至於粉, 可以試試 LightRoom3.2 的軟體除噪, 有點類似,
但是 LightRoom 會變微小塊, FUJI 則是成粉狀, 後者的確比較漂亮,
ISO640 的那張人像, 已經看得出有這個塗抹痕跡。

我沒有說不好, 他可能是目前最好的塗抹技術, 單純就看到的來討論。

有人推測, X100儲存慢, 可能是在作軟體除噪。
--
我覺得Dpreview上面的sample照,每張看起來都好像有一層薄薄的白霧罩著
就是不夠跳,不夠立體的感覺
有人跟我一樣的感覺嗎?

lightpaint wrote:
有更多、太多太多的在...(恕刪)


Dpreview的測試圖確實像是覆了一層膜在上面的感覺,而light兄提供連結裡面的圖片表現更好,只是不知是否有後製過,不過大體上來說,富士對色彩的演繹確實很有一套,令人口水直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