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ler wrote:
原來老婆對我換相機不...(恕刪)


我也是大家對於我換相機也是諸多懷疑 但看到成品以後詢問度爆表
另外今天釋出的1.04韌體真是太棒了
原先在暗部對焦的成功率一向是XE1的罩門(不是對焦速度 是成功率)
這次更新後平常絕對對不到的暗度現在對5次至少會對中4次
我真的是太感動了
富士有在做事 比起一些射後不理的廠商真的要給個讚

ayler wrote:
講的Fuji or ...(恕刪)


問題是很多缺點並非看帳面規格就能得知 ,偏偏這些問題通常又最讓人抓狂 ...

不過說到 EM5/XE1 ,那就應該跟其他的 mirrorless 系統相比 ,若要跟 DSLR 系統相比
那就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先看看接環鏡頭群完整度 ,還有系統支援程度(含副廠)
上面這兩點不要講 DSLR ,在面對其他 mirrorless 的競爭者 Fuji 都還有得拼 ...
ZephyrWu wrote:
問題是很多缺點並非看帳面規格就能得知 ,偏偏這些問題通常又最讓人抓狂 ...

畢竟我使用單眼時間不長, 很可能沒想到這方面問題
這有待專業玩家來講了
不過如果撇開專業需求, 符合大多數一般人生活使用, 目前高檔EVIL應該是很夠了

而且Fuji系統免後製, 單這點就非常有吸引力,
常見當人提出拍出來不喜歡, 要怎麼處理時, 常常一堆網友就說要後製, 但說後製麻煩時, 又被批說不後製就去玩DC, 不要來玩可換鏡頭的
這根本就是違反人性阿...
對我來說, 省掉每次拍照後都要後製兩三小時, 就可以無視一些小問題(常後製dp1x照片到很煩)
難怪扛著大機身大砲的朋友, 看到XE1這樣體積, 這樣畫質, 1855超強防手震又高ISO, 又不用後製, 很心動了

至於鏡頭支援程度, 等待今年Fuji把那幾顆補齊焦段, 還有菜頭火力支援, 應該就差不多,
貴精不貴多, 反而少去了選擇鏡頭的麻煩, 而且相對也抗跌許多

對我來說, 雖說Fuji出的鏡頭很少, 但1855這顆太好用了, 所以其他間出的鏡頭海 沒啥吸引力的感覺
當然每個人使用拍照不同, 不能一概論之...

ayler wrote:
畢竟我使用單眼時間不...(恕刪)


還是希望有一顆訂價再高一點的18-55鏡頭~~
這樣會不會貪心了些
其他的焦段倒是夠了
不過14MM那顆被486大說的不是很好
有點.....
我猜未來可能會再出顆恆定光圈版本, 不過4萬跑不掉吧, 這樣我寧願繼續用現在的1855
等到Fuji FF出來再說

14mm那顆C/P就沒這麼優, 但也不差
以我來說會先選即將要出的超廣變焦, 據說好像是4~5月, 因為1855大賣, 所以把變焦鏡的生產給提前了

ayler wrote:
畢竟我使用單眼時間不...(恕刪)


看 Fuji 過去出過的可換鏡頭系統(135:TX/中判:GX645)
每個系統鏡頭都是只精不多 ,但也是一直就只是小眾市場

當然這些系統也是因為哈蘇的名聲所以價錢也居高不下
如果 Fuji 還是用過去對自家經典名機的心態在經營 X 系統
那後果還真的讓人完全樂觀不起來 ...
新韌體更新後X-E1的對焦大概已經可以跳脫堪用等級了
而且接上18-55mm的對焦表現也還算不錯
目前M4/3的優勢大概還是鏡頭群
富士雖然目前鏡頭還不多
但好用、畫質好的來幾顆就夠了
像我覺得以自己可用預算來說X-E1配18-55mm和35mm就足夠了
X-E1的畫質表現及顏色不是M4/3所能比擬的
雖E-M5的顏色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但畢竟和富士的色調仍有很大的差異
還是先看看自己喜歡什麼樣的顏色表現為主
陽光公園
稍微熟練了X-E1, 今晚去測試純手持夜拍可以到啥程度, 因此這批拍的幾乎全是手持, 裡面沒幾張有用天然腳架

雖說上腳架還可以更好, 只是攜帶使用麻煩阿...
純手持可以輕鬆切換成任何高度與角度(只要在手能延伸的範圍), 腳架就麻煩了, 相對來說可以取景的範圍更大
今晚天氣好, 看到很多人在拍, 只是都有帶腳架... 除了拿手機拍照與我除外

裡面全是1~1.3sec拍照... 當然有啟動防震
供參考 相簿前面拍的, 是之前不熟機子個性時的測試照, 可以看出不熟練時的效果差多少...

ayler wrote:
對我來說, 雖說Fuji出的鏡頭很少, 但1855這顆太好用了, 所以其他間出的鏡頭海 沒啥吸引力的感覺
當然每個人使用拍照不同, 不能一概論之...


哈哈就是在說我
18-55mm 這顆用的超不習慣的
光圈環的切換設定有點麻煩

這四個焦段我會比較傾向後續全部換成定焦鏡
只可惜鏡頭都還沒出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