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家(M43) 想轉Fujifilm請推坑....

真的,從E-P1開始,喜歡那種古典造型,接著迷上老鏡,順勢藉由老鏡補上底片機身,愛上那種手感,有一陣子我還把底片機當作主力,數位當備機使用,不為什麼,就是那種直覺的機械手感相當迷人。

回頭去看,才又發現Olympus的數位機身其實只是造型復古,但是機身介面與轉盤並沒有老OM底片機的手感精髓,沒有光圈、快門與ISO轉盤,當我看到富士當年推出X100時,就知道那才是我要的數位平台,當然這之中還有一台更傳奇的Edson RD1.......

之後富士推出可換鏡系統,機身上連快門轉盤都有了,還復古到仿傳統底片機的ISO轉輪操作模式,我看到很多罵聲,但在我看來,富士的工程師完全抓到了我這反骨者的心,也只有這樣的工程師,才會固執的設計出一般人不看好的混合觀景窗系統,我覺得在當今市場上,這是一家堅持在走自己理念的廠商,相當難得

造型復古產品很多家在做,但連操作都復古,並擁有底片時代延續下來的色彩哲學,除了富士沒有第二家了

Olympus在底片時代有很優秀的手感設計,很可惜的在M4/3明顯地向市場靠攏,變成是只有仿古皮的數位相機,這不是壞事,但我還在期待它推出全幅,抓回老OM的順手設計,那種可以右手抓在鏡頭上,同時可操作「光圈、快門、對焦」的獨特設計,甚至熟悉後,用食指拇指就能摸出現在快門是轉到哪個速度位置,這在當時取景窗一片空白無資訊的年代,如此設計相當具有巧思,數位時代的O家機身,常看寫手把過去的米古大師拿出來歌頌一番,來介紹數位時代復古機身的美,但我實際用過OM1以後,了解米古大師要傳遞的東西絕對不是那個外觀如此膚淺,但很可惜的,數位O家機身上,目前也只仿到類似神韻的外觀,然後呢?就沒了,接著都是科技時代的特色,離米古大師的設計已經很遠很遠
Fujifilm 很好。

手上有 O/Pana, Nikon 與 Fujifilm XE2,如同我的第一句話,Fujifilm 很好,但我卻看不慣有些人硬要說成好像飛天遁地無所不能一樣...

一個聰明的消費者,在選購機子前尋求一些建議時,建議可以把完全的詆毀與完全的稱讚先刪除掉,其餘的才可能有參考價值,再者真正在用的使用者,還會額外告訴你某些不完美(細節裡的魔鬼),因為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的系統與機身,任何相機都會有誤判、失誤的時候,只是機率的差異而已。

最後回覆樓主:自己買來用、買來拍,感受最準確。
歡迎來我的 Blog: http://www.masaru-vision.net
MasaruRi wrote:
Fujifilm 很好。


握手握手....您跟我的系統都一樣哩

疑?你說不該把它形容成無所不能是指我嗎??? 冤枉呀.....

我覺得Fuji樣樣都爛(先說我是老機X100一代, 之後覺得可換鏡顏色沒它好所以遲遲沒添新機)
它....反應慢, 對焦慢, 對焦常亂對, 體積大, 儲存慢, 電池爛.....尤其曝光不準令我頭痛...加上我技術不加又懶的精進, 每次拍一百張大概要刪掉80張(剩下20張, 高標準來看也多是模糊, 我就圖個紀念照吧)

但X100 是我最後入手的, 還是買很老的二手(手上N/O/P機型都還更新, 畫素高多多), 抱著就算爛,一萬塊光外型就不虧了
結果後來我85%以上都只用這台拍了(除了要變焦)

我是老KK底片用上來的, 所以很能接受沒拍到, 拍不好, 大概也從沒一天拍超過50張...所以它的缺點都是我可接受的

effo wrote:
疑?你說不該把它形容成無所不能是指我嗎??? 冤枉呀.....

回去翻了一下文,應該不是....
歡迎來我的 Blog: http://www.masaru-vision.net

jill1124 wrote:
我對fuji比較感...(恕刪)


Fujifilm 使用 RAW file Converter . 並不是沒有自己的轉檔程式
http://www.fujifilm.com/support/digital_cameras/software/myfinepix_studio/rfc/
很同意你的說法, 以前我也是用olympus很久, 但漸漸地, 從em5, em1..好像覺得o牌的機子好像少了甚麼,當然性能還是非常非常的強悍,甚至可以說越來越強,不過,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好像外型很復古,但操控一點也不復古,但這見仁見智啦,我後來使用了XE2, 雖然又回到了兩手操控的時代,但好像有找回了一些當初剛接觸攝影的熱忱...
https://www.youtube.com/@egaegakimo

CWANG6 wrote:
但這見仁見智啦


這是大實話, 網路上很多人的用語都太極端, 好像只有他是真理
天底下只有一個真理...就是現實的狀況....

只要該廠商還沒倒, 就表示有人買, 他們總不會都是傻子只有你聰明

我覺得O家有個我很喜歡的點, 是遠勝其他家的 , 就是O家機身很精實很細緻
(Leica Digital 沒買過不敢說)
effo wrote:....網路上很多人的用語都太極端, 好像只有他是真理....

呵呵…是啊!講話已經"很小心了",只是描述一下"個人的"使用體驗(也不過一介小小鄉民),

有些人看起來還是會格外"刺眼",不拼輸贏戰一下好像會死…!

有些人偏好機械感的古董車,有些人偏愛高科技超跑,沒辦法相互欣賞也不必互相仇視吧!?

品牌迷思最大困境在於…自己很可能不小心多花錢,而且還可能錯過不少其他品牌的好東西,

然後自己還"理直氣壯"地去駡理性選擇的消費者…!

愛用惜用自己的器材無妨,但對自己掏錢買的東西產生邪教般的狂熱信仰…有這個必要嗎!?
感恩這麼多F家先進提供各種主觀性&客觀性的精闢見解!
敝人回報一下目前進度:
上週末四處找不到X-T2可看,目前暫未購入F家系統。
但這兩天仔細思考自己主要的拍攝主題,
無外是街拍 or 舞台表演(小女是熱舞社)or 拍攝室內運動比賽(小兒是籃球排球校隊)
這邊對X-T2的性能考量,應該是舞台或室內環境的**暗處對焦** 性能,

能否請有X-T2的各位先進大大們協助測試一下該機的 **暗處對焦** 性能?
感激不盡!!
你下面幾樓就可以看到lowlence鍾大的XT2開箱測試樓,

不妨去走走看看問問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