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考慮從Sony跳家到Fujifilm

Linda861203 wrote:...怎樣? 有規定APS-C只能跟APS-C比嗎...

你愛怎麼比是你自己的看法,兩者片幅差那麼多,你認為這樣是公平的
那是你家的事,有些人就是喜歡高於一般常理與邏輯,這有什麼”規定”好講的!?
言論自由不代表別人必須跪拜你的看法!

A7R系列我是一上市就入了,之後二代三代也一台沒落,各有各的好有什麼好叫囂的,
很奇怪了別人拿什麼XT打A7干我什麼事,我本來就認為一碼歸一碼,FF是FF,APS-C
是APS-C,我回文不也是同樣的脈絡!?假如你認為那樣比是錯的,不正是間接承認
同級距相較比較合理!?

至於每個人可以接受什麼樣的價格丶體積與畫質...這本來就見仁見智,錢不是我在付,
樓主自行斟酌決定就是了,我的意見又不等同他的決定.

Hermitissimo wrote:
你愛怎麼比是你自己...(恕刪)


真愛自打嘴巴

說我愛怎麼比是我自己的事

那幹嘛還特地引言我嗆我拿FF比APS-C? 片幅很重要?

我也只是討論"鏡頭"的素質 我也不需要你來跪拜 我也正在執行我的言論自由
愛嗆人又不准別人回嗆 哪招? 還跪拜勒 可笑

Hermitissimo wrote:
不知假如你認為那樣比是錯的,不正是間接承認
同級距相較比較合理!?不知...(恕刪)


這兩句更是經典 到底在說什麼?

我哪裡說那樣比較是錯還是對? 我只是說我用過的鏡頭素質相對比較感受
斟酌在"級距"的是你好嗎? 我另外還有M4/3 論畫質我覺得片幅不是重點 重點是鏡頭
有點後悔入了幅機sony
顏色不怎討好, LR調也調不順, 可能習慣了富士的顏色
sony是對焦很快, 但我也不用這麼快, 普通拍拍就好
提不同意見就叫自打嘴巴喔!?我只是覺得張飛打岳飛不大合理,

拿FF的A7與5D4接FF鏡來打APS-C的富士,還真的好公平吼!

怎麼不算算體積重量與價位!?

片幅大小重不重要...這裡你根本搞錯了重點,因為成像圈大小差那麼多,
這當然直接影響到鏡頭的大小,不然APS-C與M43玩什麼,

難道是要來跟FF比畫質!?尤其是高畫素機身+高階鏡頭,較小片幅
本來就一點機會都沒有,是不是!?我5DS與A7R3買來就是滿足這方面的需求,
這每個人眼睛都看得到的事實,有什麼好大書特書的!

假如不必考慮體積重量與價位,大家都直接買FF就好了,搞那麼多不同系統是要幹嘛?

這就是不考量其他因素只看畫質的諸多盲點!
不管是Canon/Nikon/Sony
不論是在DSLR或是無反系統
其實都沒有把APSC當一回事

APSC只是被他們用來吸引用戶上FF前的小小跳板而已
除了機身持續在出,鏡頭基本上都是處於被放生的狀態

再加上顏色不討喜
實在是想不通為何要買這幾家的APSC系統
要買也是買FF才對

willienvie@gmail.com wrote:
後來就是用56 1.2跟Pana 42.5 1.2 兩個比較後....才發覺56 1.2全開真的很不怎麼樣...(恕刪)


Panasonic 42.5 1.2 好鏡一枚,不過"比較後"也有其缺點:
1. 光圈全開暗角嚴重
身為M4/3鏡頭,應該是有更多的本錢來處理暗角的
結果暗角比APSC鏡56mm f1.2還嚴重,明顯是缺點
當然如果願意開機身數位修正可以無視
但既然願意開數位修正,就不必再標榜光學有多優了

2. 貴
剛上市竟然要賣4萬8甚至5萬多
不知道在貴什麼
剛剛搜尋一下公司貨現在剩下3萬4~5左右
還是比56mm f1.2貴6k

為剛上市衝4萬8的的使用者小小默哀一下
富士鏡頭至少不會在售價上如此惡搞消費者

Hermitissimo wrote:
提不同意見就叫自打...(恕刪)


你真的滿悲哀的

我只是提出我用過的這些鏡頭所呈現的畫質

你講了一堆不知所云 我從來沒說全幅最好還是APS-C就爛
一開始也是你說"全幅鏡接高階鏡頭這麼重 要怎麼比"
一直斟酌在全幅、APS-C的也是你
一直更改比較標準的也是你
講的好像我是專呈拿全幅來講APS-C不好一樣
我只是分享我所有器材相比之下的畫質感受
管你什麼體積、重量、價錢、呈像圈


對我來說FF、APS-C、M43都是好機 都只是器材

只能說你這種器材控還是閃一邊吧
有鑑於你不斷修改自己說的文章 我還是先備份+整理一份好了

---------------------------------------------------------------------------------
Hermitissimo wrote:
說實在的,我真不知道你在比什麼,這幾支鏡頭原生E卡口APS-C的有哪些!?不知

FF我慣用5DS與A7R系列搭高階鏡頭,那畫質當然很好,但那體積和價錢可以跟APS-C
相提並論嗎!?不知不知不知

X-System還沒出現之前,早就有入過NEX系統,但幾乎都是拿來轉接,後來EOS M與富士
無反逐漸成型之後,有原生夠用又買得起,當然就沒必要去搞什麼電子環轉接了,是吧?

五丶六年才出一支18135的系統,機身再強有什麼用,花那個錢不如去買A7系列,花費
還不見得比較高咧!茶

嚴格來說,富士X系統真的沒那麼了不起,但至少它把APS-C真正當回事兒,事情不做半套,
基本焦段與光圈容易讓人習慣與適應,直覺的操作感也令人喜愛,加上獨特的底片模擬,
這才是富士X系統整體的使用體驗,不是比較生冷的規格與畫質可以完全體現的,更何況
它們現在的機身性能有輸人家很多嗎!?不知

版上常有人批評富士是賣情懷的,其實只要付出的代價不高,帶有點感性的情懷對我而言
根本不是件壞事,直覺輕鬆沒壓力,不轉檔直出能留多少算多少,這跟打仗一般使用專業機
的情境與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至少它不會讓我肩膀瘀青或扭傷手腕,而且除了非常特定與
嚴苛的專業需求,不覺得畫質有啥不夠用的(包括夜拍).茶

Hermitissimo wrote:
你愛怎麼比是你自己的看法,兩者片幅差那麼多,你認為這樣是公平的
那是你家的事,有些人就是喜歡高於一般常理與邏輯,這有什麼”規定”好講的!?
言論自由不代表別人必須跪拜你的看法!

A7R系列我是一上市就入了,之後二代三代也一台沒落,各有各的好有什麼好叫囂的,
很奇怪了別人拿什麼XT打A7干我什麼事,我本來就認為一碼歸一碼,FF是FF,APS-C
是APS-C,我回文不也是同樣的脈絡!?不知假如你認為那樣比是錯的,不正是間接承認
同級距相較比較合理!?不知

至於每個人可以接受什麼樣的價格丶體積與畫質...這本來就見仁見智,錢不是我在付,
樓主自行斟酌決定就是了,我的意見又不等同他的決定.茶

Hermitissimo wrote:
提不同意見就叫自打嘴巴喔!?大笑我只是覺得張飛打岳飛不大合理,

拿FF的A7與5D4接FF鏡來打APS-C的富士,還真的好公平吼!大笑

怎麼不算算體積重量與價位!?不知大笑

片幅大小重不重要...這裡你根本搞錯了重點,因為成像圈大小差那麼多,
這當然直接影響到鏡頭的大小,不然APS-C與M43玩什麼,

難道是要來跟FF比畫質!?不知尤其是高畫素機身+高階鏡頭,較小片幅
本來就一點機會都沒有,是不是!?我5DS與A7R3買來就是滿足這方面的需求,
這每個人眼睛都看得到的事實,有什麼好大書特書的!茶

假如不必考慮體積重量與價位,大家都直接買FF就好了,搞那麼多不同系統是要幹嘛?

這就是不考量其他因素只看畫質的諸多盲點!茶
悲哀!?

就事論事很難嗎?正面回答很難嗎?

本來就是完全截然不同的系統,體積重量價格的差異都可以視而不見了,
那還有什麼好談的!?

情緒性的字眼不妨少用一些,拿出公正客觀的數據不是更好!?

基於焦段偏好(手動鏡不算),就拿85視角為例,5DS+85L2, A7R3+85GM, Xpro2+56 1.2
現階段都有在用(P家42.5 F1.2還在觀望二手價),這不必上秤就可以看到”巨大”差異了吧?
視角約略相同,但特性卻截然不同,我自己不認為誰可以去替代誰,就視情況取用吧!

採購器材不過是選擇自己可以接受的最佳折衷,沒什麼是有利無弊的!

Hermitissimo wrote:
悲哀!?就事論事很...(恕刪)


真的是悲哀⋯⋯
我從頭到尾哪時跟你比較各系統的重量?

原來不同系統都不能拿來比較,這麼偉大?
可悲可悲,你自己把你說的話跟我第一篇文章做個比對,你想表達的到底是什麼?

我只針對富士鏡頭的素質做一個心得分享而已,你別一直旺旺叫好嗎?
富士的色調應該是蠻難調的。

本家的軟片模式是一個藏學,
另外一個是因為X-Tran的色光原理跟Bayar不太一樣。
也影響到成像、紋理、顏色。

不過富士變焦廣角群蠻缺的,
定焦倒是不少,副廠也有老蛙9mm這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