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考慮從Sony跳家到Fujifilm

是喔,自己看不懂就說人家悲衰,還真是夏蟲不可語冰,道不同不相為謀也不必
老是說什麼”悲哀”吧!理性討論有這麼難?

為了防止又被看不懂,那還是講簡單直白一點好了:
1.”另外兩台A7一代(搭配定焦蔡司)跟5D4(搭配24-70/f2.8II)相比”,這種比法我
覺得立足點不平等,任何大站評測幾乎都是同系統丶類似價格級距在評比的;

2.承上,假如非要這種比法也可,但至少要把主要評量指標儘量列出來,除了光學
素質之外,價格丶體積丶重量都略而不提,盲點太多,更甭提一樣很重要的對焦速度
與WR性能當然也隻字未提,這樣就可以對鏡頭的評價下結論!?我礙難認同!

3.APS-C不跟APS-C比,拿FF來壓還說別人”悲衰”....恐怕更悲哀的是別家APS-C
想買等同規格的原廠原生卡口鏡頭,卻沒得買這個存在現實!沒有出當然就沒得比,
然後就拿FF來壓,還真是好樣的!什麼叫做悲哀?自己照照鏡子吧!

你自己列出來的這些XF鏡,其他有出APS-C的大廠有哪幾支是類似規格原生的?有本事
掏出來瞧瞧嘛,結果挖不出來就拿S家FF+蔡頭定焦,還有C家指標FF+大三元鏡皇來壓,
系統不同規格不同也就算了,順便還隱藏了其他家同系統拿不出東西的事實!

S家與富士器材我都用的很高興,在我心目中沒有誰好誰壞的問題,差別只在於適用時機
與情境不同罷了;一樣都有難以割捨愛用之處,但同樣該有的批評也不會少;器材的規格
與價錢完整列表查起來很容易,完整的樣貌就擺在那邊,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何必刻意
避重就輕還故意越級打怪!?

這樣夠清楚了也看得懂了吧!?的確很悲哀,是吧!?
真的是可悲阿你....列了這麼多,自己反駁自己的論點,回去看一下我幫你備份的
怕你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幫你總結一下,富士只能跟APS-C的機種做比較,是吧?原來要比較器材片幅要一樣,重量要一樣,價格也要一樣才能比?
原來富士好棒棒XD
我用富士都沒這種優越感呢


順便說一下,我自己都沒覺得X-T2搭配某幾顆鏡頭畫質跟全幅差不多(iso 800以下,縮到同解析度)


補充一下,既然你這麼愛說全幅多重多貴無法跟APS-C相比
我A7搭配35mm/f2.8跟X-T2搭23mm/f1.4好像還比較輕跟便宜,雖然等效景深差一級,但23mm/f1.4的全開真的是蠻軟的
我想全世界無法接受不同片幅拿來比較的人應該只有你,隨便搜尋A7  X-T2兩個關鍵字就一堆文章了,是你太看輕富士了嗎..?唉
隨便你啦,只會用情緖性字眼或扣帽子來談器材,好像工具也會見笑轉生氣似得;

我的立場只有消費者的立場,別自行補腦鬼扯什麼某品牌特別優越,我自己早知道
沒鮮明品牌立場的回文到處被護衛隊駡,我在富士版的批評F粉也沒在客氣的,
各品牌其實都沒兩樣,真搞不懂付了大錢買工具,為什麼不容理性討論或質疑,
要搞成信仰當神主牌來膜拜?不都一樣是拿來達到拍攝要求的工具嗎?

片幅黨的信仰不也是這樣,到處撒野放火,APS-C要去踩一下,討論M43要去現一下,

要談什麼”優越感”這比較像吧!?我並不否認對這種FF黨的”優越感”非常非常反感!

隔壁樓的A先生甚至有那種炫富的意味,彷彿拿個GM與Otus就自動成了大師?

我中片幅與FF用得比APS-C與M43還久多了,so what,不都一樣是工具,畫質頂天又
怎樣,一點也不保證成果滿意,題材想法創意與努力比器材重要十倍,器材能做到不干擾
拍攝目的與達到要求的,就是適當的好器材,假如M43或APS-C的性能表現夠用,扯FF作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