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富士色---重光---橫琴長隆海洋王國(2)(2018年8月18日更新)



如此花展

一般來說,任何(不論收費與否)展覽會的展品都應該是些比較少見的

事物。自幾年前開始,每年聖誕期間,離島葡韻都會舉辦花展。所謂

不懂的就只看熱鬧,但這次連我這個一向只看熱鬧的都覺有問題。




01.雖然感覺這活動的展品一次比一次差,但主辦的市政部門總會找些

一般在公園看不到的花卉。然而,今年的主題就只是綉球花。




02.自己對植物是毫無認識,所以不懂這些在公園常見的綉球花有何

特別之處。




03.或許這些顏色與常見的不同。




04.現場除了所見不多的主角綉球花之外,最多的竟是平日逛公園時常見的

盆栽花。




05.雖然顏色非常繽紛,但作為展品就好像太普通了。




06.百子花、文花蘭已是較有看頭的,就連龍船花也躍升為展品。




07.色彩確是夠豐富,就像是個調色盤一樣。




08.一如既往,場內擺放了幾個大型展品,留意一看,又是用塑料小瓶

盛水養著截斷了帶花朵的枝幹。這展覽歷時20天,您說要否更換這些

枝幹?




09.反觀離此不遠的賭場門前大花圃上的花兒就更有看頭。

由於經常在葡韻鳥攝,所以知道花展過前後的情況。工人會先將花圃上

平時裁種的植物全部拔光,再將本以小塑料袋盛著(應是盆栽)的花卉

連泥〝插〞入。花展後,又重複一次工序。花展前後的花卉結果如何?

相信只會變成堆填區或焚化爐的垃圾吧。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美食與白平衝

差不多每天都會用主武器鳥攝,或許是器材給力,加上鳥點光線都是

自然光,還有是以raw格式拍攝(後製可調整),所以一直都沒有

白平衡的問題。用了富記器材後,特別在室內照明下拍攝,問題就暴露

出來。




01.不論何種燈具,室內照明大概分為黃色及白色兩種。現場所見,

這碗湯是呈黃色的。然而,這法式餐廳所用別緻的食具應是純白的,

這照片是簡單地還原成本來的顏色。




02.然而,現場應是昏黃的。雖然不合個人喜好,卻是最接近眼見的。




03.牛排及富特色的海鮮酥皮盒的食味平庸,加上顏色的影響,難以引起

食慾。不過,這才是現場所見的顏色。




04.究竟要還原本色,抑或要〝現場所見為所得〞?




05.這間逾百年的葡式食店的照明是白色的,以〝現場所見為所得〞的

白平衡拍攝,容易出現青白的情況。




06.發現適度增加紅色及略減藍色或會有所改善。




07.儘管美食當前,若白平衡控制失當,就會有〝失色〞的情況。




08.自己不懂使用閃燈,所以還是在白平衡方面下功夫吧。




09.個人覺得閃燈拍食物容易出現過曝,絕對不宜非專業式的一般食客

使用。




10.其實掌握好白平衡,效果可以是令人滿意的。




11.略灰的湯匙及黑黑的煲都能適當表達。




12.這樣,有了正確的顏色,食物也好像美味多了。




13.從網路得知台灣很多年輕人聚腳的食店都會在照明燈具上著手,特別是

使用了早已完成其歷史使命的鎢絲燈泡。




14.最近去了一家新開業的意式食品店,赫然發覺室內照明全是這種仿古的

愛迪生鎢絲燈泡。令我聯想起真空管擴音機的體驗,光是那種藍藍的光芒及

暖烘烘(大寒天可當暖爐,暑天沒有空調就...)的感覺,真是未聽聲音已銷魂。




15.曾嚐過味同嚼蠟,且刀鎗不入的燒豬肋條。現在這店的食物真令

我意想不到,豬肋竟可輕易咀嚼、麵條是不常吃到的扁條形、所用

醬汁(包括醮薯條用的蕃茄醬)為特製的。除了蘋果批頗甜之外,

其他食物都令我滿意。

澳門各方面都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致令食物略為正常已驚為

美食。




16.時下各行各業都流行所謂的〝概念〞,即賣樓廣告重點是入住後

多愉快寫意,就連女士護理用品也強調用後多飄逸出塵...

這食店在牆壁上有這句,重點是碰頭的對方,至於食物嘛...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銷金窩之二

不諱言賭博是澳門的龍頭產業,撇開它的副作用,澳門現今的經濟確是

有量的增長。論斷其功過還是留等歷史,但基於個人原則,在此就不提

賭場的名稱了。




01.今年不知何故,竟然沒有在聖誕期間去拍些相關的事物。僅有的

就只有在拱北一商場所拍的聖誕樹。




02.還有的是在中山某糕餅店門前偷拍的。




03.節日後去了某賭場所附酒店吃自助餐。




04.半年前,老同窗聚舊也在此晚餐,除了收費貴之外,總覺得店方刻意

令顧客難以取得將一些稍高價食物。今次去吃午餐,收費約減半,但那種

待慢顧客的做法卻有增無減。




05.雖然酒店大堂的聖誕裝飾已拆除,但食店內還有聖誕的氣氛。




06.若論店內裝潢,這裡可說是不錯的。




07.然而食物品種寥寥可數,就連最最普通的花卷壽司竟也限量配給。

印度食品的綠咖哩賣相奇差,而且加熱到焦了。一些中式食物也是

平平無奇,甚至是加熱到食物都變黑。




08.全場較有看頭的應數這個拉麵攤,攤上掛著四色麵條。




09.多彩的麵條吸引我去光顧。




10.點了一碗辣沙麵,再配上幾款海鮮。可惜海鮮味同嚼蠟,麵條也無

想像中有嚼勁。湯底算是僅可過關,但比起慣常光顧的麵店的就失色

得多。




11.這賭場/酒店大堂有座豪華的噴水池。




12.繁華璀璨,銷金窩是也。




13.水晶燈下,事物都變得不真實。




14.大堂外停泊有賭場接載貴客的加長型悍馬,極盡奢華。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馬年燈飾

近年,由於受惠於賭博稅收,澳門的經濟作三級跳的飛昇。政府在有錢

好辦事的情況下,每逢佳節,也不輪華洋地都會花費公帑(缺乏監督,

難知細目),在小城各廣場及道路以彩燈裝飾。

甲午馬年,以上的慣例又怎能少。




01.幾年前,大智慧的特區政府將一條好端端的重要道路及一個愈來

愈少的球場改作現在這個廣場。豪拋大筆公帑後,短短約百米的車路

變成〝弓〞字型的行車隧道。最慘的是球場不復存在,換來的就只是

一大片行人道。

或許還有附加價值,就是政府可將燈飾擺放於此,以及可供溜狗之用。

當然,路過的行人就要倍加注意,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踩中〝地雷〞。




02.這個甲午年主角是馬,所以到處都可見它的蹤影。




03.為免人擠,特意提早去拍攝,不過那邊佈置工作尚未完成。




04.初看這些漫畫式的燈飾,感覺很特別,但每年3、4個節日都有燈飾,

而造型都非常類似。看了十多次後,現在已感到膩了。




05.尤其這個宮燈,中秋會擺,現在新年也放。雖是珍饈,但多吃也會...

官員們總是蕭規曹隨,拿著大量公帑,竟然也弄成這樣。




06.賀年燈飾,少不免這些揮春,但那些造型就...




07.或許訪澳旅客就覺得可愛,但既然都是花錢,為何不能弄些有創意的?




08.蝙蝠經常出現在賀年圖案中,應該是取其與〝褔〞同音吧。




09.整車金元寶更受國人歡迎。




10.既然自封為旅遊城市,食物也是重要賣點。小城竟然有一種地道美食---

澳門豬扒包,這對於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來就說真有點奇怪。




11.過年前因雜務去了一趟中山,午餐於車站餐廳,見餐牌有澳門豬扒包。

嚐過後感到比澳門的所謂正宗還好吃。




12.某天在燈塔山外拍時帶了X-M1,順道拍了長得艷麗的洋紫荊/羊蹄甲。




14.一直以來都分不清這兩種花。




15.拍攝當日風勢頗大,對著搖擺不定的花兒,唯有邊拍邊祈禱。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世遺景點之東望洋燈塔及聖母雪地殿教堂

澳門雖是個面積僅廿多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不過在航運界上也作出

不小的貢獻。

早在1622年,當時管治澳門的葡萄牙人在全澳最高的東望洋山/松山頂

築了一座炮台;到1864年又在炮台上建了一座15米高的燈塔,自此燈塔

就成為東亞航運上的重要指引,更是當時進入珠江的地標,順理成章也

成為澳門的標誌。

2005年國家為澳門申辦世遺成功,炮台、燈塔及聖堂的旅遊價值就更高。

2007年國際教科文組織發出警告,指在該景點附近的發展項目(澳門官商

一致認為發展就是硬道理)高度影響到燈塔的景觀。礙於這紅牌警告,

當局終以公帑賠償建商因降低樓宇高度告終。




01.整台炮台佔地約800平米,由於位於澳門最高點,所以亦有設施懸掛風球

訊號和燈號,向公眾發放風暴消息。




02.直至今天,這裡仍肩負起發放颱風訊號的責任,這些就是所用的標誌。




03.炮台入口頂擺放了一個巨型船錨,可惜現場找不到任何說明,也無法

在官方網頁上找到相關資料(旅遊局大小官員就是白支薪的)。




04.炮台實際佔地很少,這就是聖堂及燈塔。




05.自使用這個14mm鏡頭以來,拍攝大景一直無往而不利,怎知這次竟發現

原來也有所窮。




06.已不是首次走入這聖堂,但總記不起這裡是不准拍攝的。在保安員

善意提醒後,連忙離開。




07.聖堂面積超細,由於發現了上有壁畫,經修復後就變成這樣子(售買

紀念品),這是在門外拍攝的。




08.X-M1是apsc相機,鏡頭要乘以1.5倍方與全幅機的等效,所以14mm實是

21mm。在如此短的距離(約10米)拍15米高的目標,這鏡頭已盡力了。




09.印象中,燈塔每年只開放一次,可惜總未能入內參觀。




10.雖然同是本澳世遺景點,但相比之下,燈塔這邊的旅客數量就難與大三巴

牌坊那邊的相比。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8天台北追櫻之旅---中正紀念堂

或許自己比較敏感,對中日之間的磨擦日漸熾熱總未能釋懷,要去東遊

實不是明智的選擇。既然如此,為何不捨遠圖近去寶島賞櫻。

由於不知道春節後是澳門留台生回台上課的高峰期,而剛好這段時間,

見那邊影友的美照始知台北櫻花已滿開。搶了機票,在17/2即飛往台北。

有興趣看櫻花部分的影友,請移玊步往: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2832413&p=11#pb




01.這就是我的航班,是我乘搭過的3間中性價比最高的航空公司。




02.座位空間舒適,而票價卻是最低的,不過膳食也是最普通的。




03.澳門至台北航程僅1個半小時多一點,持著預先在網上申辦的入台證,

很快就完成入境手續。




04.桃園機場的這部分用天然光照明,節省了不少電力。




05.預訂的酒店就在台北車站對面,剛好機場巴士下車點就在車站旁,出入超

方便。




06.車站東門外擺放了這種椅子,是用火車輪製成的。




07.這是日本製的蒸氣火車頭,已有接近百年的歷史。




08.動物園?非也,是一些火車零件砌成的動物。




09.見到這些富有創意的工藝品令我想起前次遊高雄台糖廢工廠外的展品。




10.在酒店附近吃了頓較遲的午餐後,順路來到馬路盡頭的公園,原來是二二八

和平公園。




11.決定趁天還未黑,乘地鐵/捷運到中正紀念堂。




12.爬上地面時已接近下午6點,黃昏的光線衰減得非常快。




13.這個14mm鏡拍出來變形程度雖不大,但總覺得怪怪的。用PS調整後,

右上角被刪了一部分。




14.除了鳥攝外,總是記不起帶腳架,這次全程手持拍攝。




15.很快就黑得無法手持拍攝了,幸好周圍有一些燈箱等物作為腳架。




16.影友說富記相機在高感光度下〝抹〞得超厲害,這張就是最好證明。




17.回到酒店附近,已是華燈盡放的時候。在這光線下,只要動作稍穩,成像

是沒問題的。




18.這邊跟上次住過的西門町不同,簡直是食店集中地,正。




19.說是追櫻之旅,又怎能不貼櫻花?然而,拍花是使用主武器的,所以會

另文貼出。這幾張是僅有的用X-M1拍的,可惜又是抹得細節都不見了。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平菁與陽明

從網上得知台北士林區有條小巷,兩旁都是櫻樹,而且在過年前那人稱

〝櫻花街〞的小巷櫻花正盛開。雖然台北與澳門之間只有約個半小時的

飛行航程,但考慮到行程及住宿等問題,到起程時已是17/2了,唯有帶著

儘管一試的心情出發。到了目的地一看,大部分的櫻樹都滿佈綠葉,不要

說櫻花,就連果也長出來了。幸好...




01.其實很早前外遊已是雙機出行的,不過這次的隨身機就成了可換鏡的。這次

裝備包括1DX+328+1.4X及X-M1+16-50mm+14mm,所以換了個較大的背包,

結果總重量起過9K,每天背著跑各景點真要命。




02.先乘地鐵/捷運到劍潭站,再要換乘巴士/公車。由於車程頗長,所以

拍下行車路線,以免錯過了下車的倫仔尾站。使用了台北的儲值卡,但

那邊的巴士刷卡/收費情況並非是固定的,有時是上車刷卡,有時是下車

刷,又或上下車都要刷。巴士內外都頗光鮮,特別是車廂非常乾淨。或許

不是尖峰時段,基本上座位不缺,不像澳門任何時段巴士都是擠爆的。




03.車程約40分鐘,大部分是繞山爬坡的。除未上山時見到個別櫻樹尚有

花之外,一般都是綠油油一片的。




04.帶著獵奇的心情在這條綠色的〝櫻花街〞上慢步,偶爾向萬綠叢中

一點紅的僅餘的櫻花猛拍。幸好在一農園午飯時,發現其後園有十多棵

有開花的,持筷賞櫻,農家菜也變成佳餚。




05.抵台方知另一目的地的陽明公園正在搞花季活動,巴士也有花季

專車配合。對於旅客來說,公共交通(且是突變的)是最感不知所措

的一環,幸好有親善的站務人員主動的幫忙。從這次旅程的體驗,難怪

台北市最近可以當選為最宜自由行的城市榜首。




06.大概30分鐘車程就抵達陽明公園,公園有兩個下車站,事後覺得花鐘

這邊較多櫻花。由於是花季活動,停車場上擺了很多線條古樸的以枯樹為

質材的雕塑。




07.中學語文讀過知行合一這課,知道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所推行的學說。

在停車場附近有這位大人物的造像,估計就是陽明公園的命名由來。




08.除了那些古樸的雕像之外,這邊還有3隻拖著長尾巴的大鳥,原來

是台灣藍鵲。




09.停車場上超多遊客,大部分都是內地旅行團的。山坡上可見疏落的

紅色,走到近處其實開花的還有不少。




10.沿途不斷見到熱情的遊客,他們為求拍得美照在各出其謀,有像這位仁兄般

扶著雕像,也有拉下樹枝的貴婦。難怪當局要呼籲國人,外遊時要注重文明。




11.總的來說,這次追櫻之旅以陽明山的收獲最好。然而,或由於鏡頭

焦段太短,總不習慣用來拍花。幸好還有主武器,不枉背著這超過9K的

裝備。

一個城市要成為國際旅遊休閒中心不是光喊口號就可以的,而是要每個服務人員,

甚至包括普通市民拿出真誠才行,看來我們澳門真是望塵莫及。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平菁與陽明

從網上得知台北士林區有條小巷,兩旁都是櫻樹,而且在過年前那人稱

〝櫻花街〞的小巷櫻花正盛開。



歡迎澳門的朋友來台北玩,也很高興您留下很好的印象。


貼兩張平菁街櫻花期的照片分享,預祝您下次來追櫻時能碰到花期大開時,相信您可以留下更棒的佳作





真令人羨慕。

afon

DAWEI MAGIC wrote:
歡迎澳門的朋友來台北...(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