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film GFX 50R 最便宜小巧的中片幅相機!

小弟看到這兒有一事不解...

前面有人提到業餘:專業=8:2, 不知道這些業餘的朋友買來大多要做什麼? 我是業餘的, 也在想我要拍些什麼?

以室內來說(照食物為例), 樓主說要縮到F16左右來拍, 大部分我們在餐廳不會也不能用閃光, 光線又不會太明亮, 那麼ISO要加到多少上去?而且光圈縮到這麼小, 畫質會好嗎? 不是一般在縮一二級是最好的嗎? F2.8 -> F4.0/F5.6

以對焦來說, 我們如果拍小朋友, 表演, 運動, 飛羽, 飛機, , 夜景, 搶拍, 連拍等等鏡頭是不是都不要夢想了? 加上大砲的機會(長焦鏡)就更不用想了?

以室外來說(照風景), 如果要構圖同時拍遠中近景, 是否也要光圈縮到很小才行? 那麼畫質呢?

再以微距攝影拍昆蟲等小物體時, 不要說想要對焦那些會動的昆蟲, 是不是都要開到F32/F64?才有可能景深才會夠?

最後, 不知道機身或鏡頭都有幾級防震? 好像N/C二家高畫素的相機就算有防震都有容易模糊的問題, 這台是不是更會如此?

再討論下去, 如果我真的是要拍日常生活各種情況的實用攝影, 是不是不用考慮這一台或這一類的相機了?

回到前面, 那麼其他的業餘朋友是要買來做什麼? 只為了淺景深拍人物? 不是樓主在這兒都略有提到, 其實拍深景深/淺景深都有很多方法?

最近我的相機老了(快門簾都換二次了), 也在想下一台要買什麼才好...
中片幅幾乎都是機背,因價格高昂,大多商業攝影在用,
機背的優點就是高畫質,
缺點卻一堆,體積大,價錢高,只有低ISO能用,因為是專業相機所以沒錄影,


我的認知還停留在很久之前的資訊,
因為日新月異的科技已經很久沒有打破這個局面。

參考
chanp wrote:
XD........
又一個只看規格數字的
.......

Foveon X3要類比的話
比較像傳統的3CCD
每個畫素都有獨立的RGB頻道
單一畫素能感知三種顏色

一般bayer排列的感光元件
單一畫素只能感知一種顏色
50%是綠色,25%是紅色,另外25%是藍色
單一畫素的其他顏色資料
是靠週圍畫素算出來的

所以呢??????????
講了一堆X3規格數字後.....50MP的X3圖檔呢

就算引用上一樓的言論(我沒說我認同5DSR畫質只剩60%歐.....我記得5DSR無低通,應該也是很強悍才對)
Kang-Wei Tzou wrote:
我前面已經講了,

不論畫素多少,我就是放大到100%來看1:1的畫質細節,
若覺得油畫、模糊,就是縮小再看,
80%->60%->50%.......,直到覺得照片細節清晰為止,
然後該圖的畫素乘上縮小的比例,就是我個人認可的畫素畫質。

臨時找不到我暗示的canon 5ds,只找到5ds R的實拍圖,
那就拿canon 5ds R來說,50mp,放大到100%,看不出細節,
大部分要縮到60%,焦點才會清晰沒模糊感,50mp*60%=30MP,
當然,有30mp已經是非常高的畫質了。

所以你要拿15MP跟30MP比細節嗎

另外,個人是不認同趙嘉很多的言論的
junk89 wrote:
打臉
15MP要跟50MP比細節.....是人家要縮三倍還是你放大三倍啊,這差距.....


大家說破嘴不如拿實例來比較,dpreview剛好可以做這樣子的比較,連結,基本上我覺得X3要挑戰三倍的bayer是不可能啦,15MP能打28M就不錯了。

選手:
左上15MP Sigma DP1M(沒SD1M選項,這台規格相近很可能用同一片X3),右上50MP Canon 5DS
左下36MP NIKON D800,右下28MP Samsung NX1(APS機種)
不知道 50R 是不是銷路不太叫座

在一個英國網站看到本來一機一鏡的 kit 優惠到一月中

結果現在延到三月底
carl3104 wrote:
本來就跟比例無關吧,那1"比例也是3:2要不要也叫FF?
44*33mm本來就算crop格式,44*33mm之於645中片幅就好像APS之於FF,但是卻很少人強調這點...
雖然底片的645也沒有真的有60*45mm大,但還是比44*33mm要大上不少,差距絕對不可能忽略的!!

本來就跟比例無關,我也搞不懂FF怎麼就代表135規格的24mm*36mm了.
因為24*36的比例跟120-6X9的比例也一樣.

因為44*33比24mm*36mm大但比120-645小就說成數位中片幅我也覺得很好笑,
再說構圖是不一樣的.

APS(先進攝影系統)的規範在1996年就發表,
除了APS-C比例跟24mm*36mm相同,與任何比例的135規格無關.
目前市面上[APS-C片幅的數位相機]其片幅接近APS-C,稱為APS-C無可厚非;
把44*33宣傳成中片幅的]始作俑者沒記錯的話是pentax(645D),片幅也差太多了吧?
說54mm*40mm是645還比較合理.

44*33跟645除了比例相同以外,
跟120、645/120-645、中片幅/中判毫無關聯也是絕對不可能忽略的!!
沒有語言,不代表沒有意見.
宅↘松鼠 wrote:
本來就跟比例無關,我也搞不懂FF怎麼就代表135規格的24mm*36mm了.
因為24*36的比例跟120-6X9的比例也一樣.


FF指的就是135系統的24*36mm這是沒什麼問題吧... 24*36比例跟6x9一樣就不能叫FF? 看不太懂您的意思~


宅↘松鼠 wrote:
把44*33宣傳成中片幅的]始作俑者沒記錯的話是pentax(645D),片幅也差太多了吧?


早期的數位機背好像CCD比FF大就叫中片幅了耶...

早期數位機背Kodak DCS Pro Back的報導

片幅才36.86*36.86比FF大一點就叫中片幅了,不過這不是官方文宣就是,不知道當時官方是不是也自稱是中片幅~

645D應該算是第一台以一般民眾為銷售導向的中片幅數位機吧,地位有點像是Canon 300D算是第一台普及化的DSLR一樣,645D出來之後,一般玩家用戶才普遍注意到有這樣子的產品。
carl3104 wrote:
FF指的就是135系統的24*36mm這是沒什麼問題吧... 24*36比例跟6x9一樣就不能叫FF? 看不太懂您的意思~

全片幅這種用法在字面上並沒有提到是"完整的哪一種片幅",
換成問句,即:全片幅,是在全哪個片幅?
舉例是為了表達這樣的用法很荒謬,即便大家都知道這個詞代表什麼.

carl3104 wrote:
片幅才36.86*36.86比FF大一點就叫中片幅了,不過這不是官方文宣就是,不知道當時官方是不是也自稱是中片幅~

645D應該算是第一台以一般民眾為銷售導向的中片幅數位機吧,地位有點像是Canon 300D算是第一台普及化的DSLR一樣,645D出來之後,一般玩家用戶才普遍注意到有這樣子的產品。

36.86*36.86比較接近127片幅的40mm*40mm.
還是講規格比較具體,不然都只是在各自表述而已.

另外謝謝您補充的資訊.
沒有語言,不代表沒有意見.
宅↘松鼠 wrote:
全片幅這種用法在字面上並沒有提到是"完整的哪一種片幅",
換成問句,即:全片幅,是在全哪個片幅?


同意您的說法,不過FF已行之有年也被廣泛使用,要正名大概是不可能了~


宅↘松鼠 wrote:
36.86*36.86比較接近127片幅的40mm*40mm.
還是講規格比較具體,不然都只是在各自表述而已.

127底片比較冷門,講了大概也很少人能聽懂...(雖然說APS底片也從來沒有流行過...)
請問這台相機如何轉接Nikon AF-S的鏡頭,譬如大三元?功能會受限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