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常使用X-E1拍照都用什麼模式呢?

這次過年前終於拿到想很久的X-E1+18-55了

過年期間拍了滿多照片的

不過就跟拍的時後感覺一樣

一開始拍的果然都是慘不忍睹...

後面的照片才開始偶而出現幾張效果不錯的照片

想請問大家一樣

平常大家除了設定軟片以及基本設定之外

都是使用什麼模式拍照呢?

我指的是AUTO~A~P~S~M等

因為這次過年我幾乎都用A模式拍

可是對於景深的拿捏不夠熟悉Orz

想說最近再來試試用S模式把快門定在1/60~1/125之間

不知道效果如何

除了自己多摸多試之外

也是希望大家可以分享&指點一下

畢竟事半功倍可以省去許多不必要的困擾


懇請各位的指教~~~
文章關鍵字
買來到現在幾乎只用過A模式~
操作起來比較方便、順手

我記得我第一次用35mm出遊
光圈沒控制好,想拍大家卻有些人變淺景深= =
之後就比較會控制了

不知道大大的慘不忍睹是哪方面?
其實我想說
自己嘗試才會有結果的
用哪種拍攝模式、哪種測光、怎麼對焦
其實根本沒有一定的答案
因為不管怎樣組合
其結果都只有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
而這只是操作技術的那部分罷了
如果還想要增加照片裡的意境、美感、背後的意義、論述
那就還得從其他非純粹操縱相機的層面去鑽研

如果單從操縱相機這件事
我覺得
照著說明書去嘗試
會比較有自己的心得
AE-86 wrote:
這次過年前終於拿到想...(恕刪)
http://www.flickr.com/photos/shone02/
個人經驗來説,日常拍攝時的模式是根據拍攝物的動或靜決定。

運動,比如拍攝玩耍孩子/運動員/車/浪花,手動快門+自動光圈+自動ISO,保證快門可以拍到清晰動作,其他自動,重要的是快和准,ISO上限高點不要緊。

靜止,比如人物擺拍/掃街風景/靜物,自動快門+手動光圈+自動ISO,用光圈塑造景深,自動ISO上限取決於環境,盡量保證照片質量,然後快門只要不抖怎麽都行了。關於手動光圈的簡單分類:大場景小光圈,多人合影需要中或小光圈,特寫用大光圈,追求畫質用最佳光圈附近(我用35mm是5.6,1855的我不知道)。

長曝光,比如夜景,手動快門+手動光圈+ISO200,算是特殊需求,具體如何測光設定快門和光圈可以搜索長曝光相關的講解。

多拍多練慢慢就理解了,另外有時跳出這些桎梏反而會獲得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我大部份都使用A模式進行拍攝…和注意安全快門,快門不夠快我就拉ISO…
主要控制景深的深淺來達到我想要的效果
買了單眼我才覺的…相機只不過是工具…重點是你的構圖與光線,以及攝影者的攝影眼
恭喜大大入手X-E1
或許大大可以PO幾張照片上來讓各位看看可以給什麼建議
每個人的相機使用習慣不同
不過一般情況下小弟多半習慣使用A模式
容易掌控光圈大小
如果遇到移動速度快的場景就換轉換到S模式去控制快門
避免拍出模糊不清的照片
夜景拍攝的話就使用M模式
我覺得 X 系列操作不要從模式的思維去思考會比較好

你要思考的是 A 光圈有沒有開太大
S 快門有沒有開太快或是太慢...
我都是A模式這樣拍, 用富士的相機不要怕開高ISO, 遇到光線不足就是
ISO 1600起跳, 不行再往更高ISO調! 如果想控制景深就切手動調光圈.
拍出來如果明暗不OK再調EV重拍(手動轉盤真的很方便).

這不是很正確的方法, 不過很方便就是了...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AE-86 wrote:
這次過年前終於拿到想...(恕刪)


Q鍵裡面可以儲存7個自訂設定

底片模式 最高iso(自動) 動態範圍 色調 白平衡 銳利等一些基本設定

我都直接靠這個預先儲存好

再依現場環境或拍攝主題直接選用適合的自訂設定

這樣應該可以快一些~

剩下光圈跟快門或對焦點用手調一調就可以啦~
本人是比較注重構圖跟當下第一時間的場景

有的時候過下一秒那種FU就消失了…

所以通常都是使用A模式+測光

要夜拍的話就要多多練習了。光圈該大該小、曝光長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