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先進,關於XF35 F1.4鏡頭的工作光圈你們都訂多少

我發現1.4全開色散很嚴重,也不是很銳利

要到1.8~2.0畫質才有明顯改善

相較之下XF18 F2.0光圈全開就滿銳利

XF35 F1.4
請問XF35 F1.4鏡頭的工作光圈

XF35 F1.8
請問XF35 F1.4鏡頭的工作光圈


XF18 F2
請問XF35 F1.4鏡頭的工作光圈
我都全開耶,沒啥感覺

byebyeblue wrote:
請問各位先進,關於XF35...(恕刪)
照理說應該不會有這個問題耶
f1.4確實比較不銳利,但也沒糊成這個樣子
你要不要拿回買的地方檢查一下
byebyeblue wrote:
請問各位先進,關於XF35...(恕刪)


這問題是XF35對焦接近最短對焦距離時都是這樣,如下圖,這是這隻鏡頭的特性(個性?瑕疵?),拉遠一點拍就沒這問題!!
F 1.4


F 2.0
經測試過後果然如RAW大所說

挑戰最近拍攝距離的確容易產生色散,尤其是會反光的物體

縮光圈到2.0後能改善不少

如果拍攝物體較遠,使用最大光圈的銳利度跟畫質差異就不大

謝謝前輩開釋...
kfegk2002 wrote:
我都全開耶,沒啥感...(恕刪)

您好,這張美照讓我掉入FUJI X-T1家族的世界
23mm, 35mm, 56mm的比較在這個主題內一覽無遺
能否請問是用什麼模式以及設定來拍這些人像的呢?(銳利,色彩,NR等等)
byebyeblue wrote:
請問各位先進,關於XF35...(恕刪)

色散是出現不同波長匯聚落差,會有比較明顯色彩分離差異



這個應該主要是球差(spherical abberation)造成,他的樣貌像是暈開的光一樣,整個有一層薄霧感!
彗星像差(coma)就是非軸向球差,越邊緣暈開越大像是彗星尾。


由於鏡頭設計基準大多是無限遠(微距鏡則是以近距離),因此隨著近距離,本身像差修正通常就會偏離原本設計。

球差本身是和光圈只是指數關係,對於大光圈鏡頭,球差修正是倍數成長,也是大光圈鏡頭成本價位主要來源。





有時候會保留較高球差是在於散景會比較柔美,XF 35/1.4本來就是對於人像用途比較多。


diffusionless wrote:
色散是出現不同波長...(恕刪)



謝謝大大的解析~

掌握XF35的特性之後,拍起照來也更上手了

果然是顆的有魔力的鏡頭...
球面相差雖然沒有X100系列上那顆23mm F2鏡頭明顯,但是近攝的時候還是比較容易察覺到的

非嚴謹測試 供參考

個人的意見是平時工作光圈大概是在F2.8之後,在工作室打光棚拍大概F4之後比較保守一點。不過能提供這麼近的近攝距離跟這麼好的放大倍率,大概除了Canon的50mm 1.8 STM和新出的Tamron 45mm F1.8之外僅此一顆標準鏡頭能做到了。

F1.4

F2

F2.8

F4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