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1 RAW檔(RAF) Lightroom 調整轉出分享

一轉眼 X-H1 從發表到現在也好幾個月了,剛轉會富士時和大家一起殷殷期盼防手震新機身的心情還那麼鮮明,才發現手上的X-T1已經不年輕了。
現在想起來,這一年多快兩年的時間拍的照片遠比自己預期要少得多,天天帶相機出門的小願望也常常因為各種原因難以妥協,又或是帶出門又帶回來才發現根本沒有場合拿得出來。
關於相機心得回顧什麼的就不多說了
在這裡發文更多的還是希望能幫到曾經和我有一樣疑惑和問題的富士版友
上一次發文的時候有版友提到,希望能分享如何在Lightroom裡面調整的很接近機身直出JPG

這邊我還是先聲明一下,我從來沒想要特別調整的和富士一樣
而是「希望能調整的和我記憶裡的畫面一樣」

當然有時候我覺得有些街景套上Classic Chrome 很有味道
有些建築套上Velvia 更有衝擊力
如果沒有自己的想法,那這些照片就不是自己的了,是吧?

上次有提到,我也曾經陷在所謂 「富士JPG質素更好」的研究中
然後忙了老半天發現就算開了血輪眼還是連自己都分辨的很辛苦XDD
所以在這一兩年我就再也沒拍過JPG,也沒再用過機身轉JPG了

要問為什麼的話,就是因為富士預設的高對比實在有太多情況需要拉暗部和高光的亮度,雖然機身也可以調整的不錯,但一方面拿著相機這樣調整還是頗麻煩,一方面在極端的明暗狀況下
進電腦調整RAW還是比較有利的,然後隨著對LR的了解更深,更多功能的調整也有了一些心得
(不是說JPG直出不好,沒時間的版友還是放心直接拍JPG吧!

本來想用主題來分類,但照片都是不同時間拍的,LR版本還有調整不但不一樣,我也只記得大概,所以還是照時間來排版,如果有板友想特別問哪一張照片是怎麼調整的可以留言在下方
大部分的照片調整的都不多,拍好一張照片構圖、光圈和快門還是最主要的。

先說說通用的調整,LR關於色彩上有飽和以及鮮豔2種設定可以調整,當初我光看文字不敢動鮮豔的數值,總覺得照片還是自然點好,鮮豔感覺就會太假之類的~
後來有一次在百貨公司看了某國外攝影師對LR調整的心得和測試,發現LR對鮮豔的功能調整的非常自然! 視主題拉個15~25對照片往往能很自然的加分,反之飽和拉一點顏色就快爆了,顏色的飽和也顯得比較假,所以如果你有覺得需要提高色彩的畫面,可以試試看鮮豔的調整。

濾鏡上我覺得provia是標準可以放心套用,銳利化的總量和細節兩個部份可以拉到50和40
當然人像之類的就要減少一些了



接下來先以一系列阿里山樹林間的照片來說明討論

XT1-1947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這張照片是在等日出的時候在路邊的小攤拍的,當時真的是接近全黑,只有小攤自己的燈(從相簿其他照片可以看多暗),拍了幾張想要捕捉煙的立體感,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場面富士預設下暗的地方是幾乎全黑的,所以陰影的部分拉高30左右才看的到暗部,也更接近眼睛所見


XT1-2004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XT1-2011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XT1-2018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XT1-2020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XT1-2028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XT1-2027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XT1-2034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XT1-2069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XT1-2040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XT1-2065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XT1-2068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阿里山神木區的光影真的很美,基本上構圖好拍出來什麼都不用調就很美了,然而回來電腦一看,陽光部分往往過曝,暗部一樣常常看不到,這時間難免需要降低高光和拉高陰影。
(可以從色階分布圖開啟顯示陰影/亮部剪裁來幫助你拉到剛好不要出現過曝和曝光不足)


XT1-2094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XT1-2089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XT1-2103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人文紀錄類的照片銳利就要看情況減少了,白平衡富士實在是抓得很棒,比起以前M43富士只有在你想要顯示陽光的溫暖,陰影下的冷掉需要稍微微調,人像上我有時候會把色調往紅色分加個3左右,會讓膚色自然一點(不然富士也是有一點綠)


DSCF2202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208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425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409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413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接下來說說室內的部分,大家都說富士的高ISO處理的很聰明(好啦就是很抹),但這不只是在機身JPG上,X-T1的RAW檔案在高ISO上的噪點一樣分布的很自然,這時候就可以把"明度"拉高個15到20左右,視你的雜訊多少而定(看小視窗自己決定)。還有在這種整體偏暗的場面,拉高陰影會使半張照片一起變亮,所以拉太多反而少了立體感和對比,調整這種照片切忌喪心病狂,好好想想"當初餐廳到底有多暗"  那你的照片就是那麼暗,你看到的氛圍才能重現在照片中。燈光的過曝可以大膽的把亮部減個80~100,因為你大力拉少的也只會影響最亮的燈光部分。
室內的調整就會顯示LR的價值所在,很多調整都是機身不好做到甚至無能為力的
每次調整這些照片時都只能感人類眼睛的強大


DSCF2481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484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491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494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495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537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539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546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拍人的照片反而不用什麼調整,基本上只有少許情況需要加一點紅色調或是被有色燈光或是陽光照到才需要白平衡微調,這些照片印象中幾乎都套個provia濾鏡而已。
拍人上我覺得準焦還有快門比什麼都重要



DSCF2627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637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647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662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英國的天氣真~~~~~的很差,建築物風格又很重,照片都不用調就有很高的對比跟立體感,基本上這些建築我還是會拉點鮮豔度,不然照片會比眼睛看到的還要灰
當然你也可以套個classic chrome讓它直接走復古路線,或乾脆黑白(X-T1沒有ACROS嗚嗚)

另外,有些建築物可以考慮調整對比和"清晰度",這兩個選項會讓你的建築物更跳出畫面,但都不能過多,基本上我大概只會拉個5左右~


DSCF2671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674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699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710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這張特別提一下,原始照片照出來完全看不懂一盤是什麼東西...因為餐廳超暗然後九孔? 的殼又超黑
基本上就只能陰影+100、亮部-100甚至還有微調黑色根白色照片才正常一點
特別貼出來當極端狀況舉例


DSCF2724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759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783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808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874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這張黑色雕刻原始也是幾乎看不到,感覺X-T1對這樣的畫面特別無力。



DSCF2882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888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886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928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940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接下來幾張照片來談談Classic Chrome
剛剛有提到,本來就沒限定什麼照片要用什麼濾鏡,我轉到這部分的時候突然覺得經典正片很有味道,所以就開始狂套正片濾鏡哈哈

DSCF2952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961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959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套上正片之後顏色鮮艷、銳利度都沒那麼重要了,但這張為了凸顯煙的立體感加大了清晰度,再拉高了一點"去朦朧" ,關於去朦朧這個比較後面版本才出現的功能最後我會單獨講



DSCF2992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2996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3010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3014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3054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3057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倫敦橋我突發奇想拉低了80的藍色明度,讓本來超陰的天空變回藍色一點,和藍色系的裝飾線條讓整個畫面變成藍調,我覺得也挺有意思的。


DSCF3083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3089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3092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3098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黃昏景的部分除了亮暗部外,也動了鮮少動的白平衡讓畫面變成記憶中偏紅的黃昏
讓照不到陽光的建築冷掉更突出明顯
但這樣的黃昏我覺得不管什麼顏色都很有味道,要更溫暖也許也可以
在這種需要細節又拉高ISO的照片我會拉高銳利度,同時還是拉個10的明度



DSCF3110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前面說到藍色的明度,之前看到的書上攝影師有提到,適當的減少藍色明度可以讓天空自然的變回眼睛看到的藍色,因為你若想讓天空更藍,不管是拉飽和還有鮮豔都會影響到畫面,也不自然,然而天空通常都是曝光特別亮的部分,降低明度會讓比較自然的顯示出本來的藍色。


DSCF3149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3155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3171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3188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3198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3182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阿鹿的顏色其實超平淡都快跟草叢變成保護色了XD
所以這系列除了正片上我也比較重的拉高清晰對比還有一點去朦朧
才能凸顯鹿的主題。
當然主要是鏡頭焦距不夠啦...雖然後來鹿都走過來我旁邊但背景都變成馬路
所以我只有拿手機錄影,然後靜靜享受一下在鹿在你旁邊吃草的感覺~
(其實告示是說要離50公尺的,大家不要模仿,鹿也是有可能攻擊人的)


DSCF3221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3211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DSCF3228 by Sunnyduck, 於 Flickr


文中有提到"清晰度"這個LR比較後面出的調整選項,應該不少人發現只要是風景拉高這個選項,都會很快速的拉高對比、增加立體感、增加清晰度,有點像清晰+對比的加強綜合板。
這個功能有利有弊,雖然效果非常好,很像一個會讓你的風景+個30分的味精
但一但拉高就會失去原本照片的通透度、明亮感,氣氛也會馬上變成濃郁厚重

所以不知道這功能的可以回去試試看拿捏,有些場景還是很有用的
知道這終能,也拉習慣的板友也要記得拉了以後再拉回來好好想想你想要的畫面

和食物一樣,重口味的食物也許第一時間很吸引人,卻都很容易膩
只是我們第一時間難以判斷自己想要什麼
這也造成"後製"給很多攝影師很假,很浮誇,不自然等等負面形象
更甚者少數人可能覺得沒實力才需要後製之類的XDDD

這個議題在照片直出特別有名的富士上更常被人討論,所以希望和我一樣雖然喜愛富士
但又習慣用LR轉出照片的板友可以找到自己的初衷~

(個別照片的細部調整如果有疑惑歡迎提出,當然有些我忘了..="=)
真的很棒,新手受教了,還需要點時間摸索

Sunshine39 wrote:
一轉眼 X-H1 ...(恕刪)

很棒的分享,也大概跟自己平常的調整習慣一樣。
關於"鮮豔度",PhotoShop 裡翻成 "自然飽和度",手冊中也說明這選項可以避免過度而不自然的飽和。如果 LR 也用這名詞,真的會減少大家怕怕的心理,包含我
拍的棒,修的也自然

樓主的修圖風格跟我很像
應該說,大部份的人,都會經過這個過程

一開始使用LR都容易過頭,不自然
清晰度跟飽和度都容易拉很高,也會大幅的降亮昇暗
雖然照片猛一看不錯,但不自然、不耐看

過一段時間,通常自己也會發覺,都會漸漸走向自然的這一個方向

菜補 wrote:
真的很棒,新手受教了...(恕刪)


謝謝:)) 其實我對這些也是略懂而已Q

打鐵匠 wrote:
很棒的分享,也大概跟...(恕刪)


原來是這樣阿...看來Adobe的功能可能是一起翻譯的XD

Leonarka wrote:
拍的棒,修的也自然樓...(恕刪)




我覺得RAW檔案 修飾只是附加的功能

最主要的是它能夠幫助你在拍照的當下只需要專心的注意 構圖、快門、光圈以及ISO值

在很多情況下測光只能幫助你測出最安全的曝光

卻不是你最想要的曝光亮度

所以這些RAW 檔案輸出對我來說還是蠻重要的


而且應該很多人一樣跟朋友出去很怕讓別人等的吧XD
銳利度阿、鮮豔度還有陰影和亮部調整真的只有自己一個人拍照的時候才有時間調
濾鏡什麼的真的更沒時間想要選哪個
如果只拍JPG也許我可能就一種濾鏡到底了

雖然RAW的確多花了我事後的時間,但節省的是旅遊時當下那對我來說更為寶貴的時間
好文
我也有研究X-T1的RAW, 分別用LR, 或X-Transformer轉做dng再用LR, 或capture one pro比較
LR舊版轉出來的色, 比起JPG, 是有很大分別, 尤其是綠色和人的膚色. 2018年4月新版有比較轉好一點
X-Transformer轉出來的dng, detail有好一點, 但不聞相的話也沒什麼分別
capture one pro轉出來的很好!!!速度十分快, 但和JPG的色好像差一點
另外, 富士機身轉出來的JPG, 膚色比較紅潤, 所以我也和樓主一樣, LR的RAW會加一點紅色

newshunhk wrote:
好文我也有研究X-T...(恕刪)




真佩服您的耐心哈哈,我也曾經想要試試看其他軟體什麼的,但之前轉LR出來和機身轉的差別我覺得真的比我想的還要還要輕微很多,就放棄了XD

不過X-T1畢竟好些年了,如果是後來的X-T2或是X-H1 在LR上我想也是會有些差別


還有就是膚色這方面我比較沒深入研究,我只有旅遊紀實而已

所以對常拍人像Model 的板友來說可能沒有那麼準確,畢竟膚色差一點點給人的感覺就有差別,所以我也不知道LR能否調整出大家都滿意的膚色
而且感覺專門拍Show girl的板友大概也是全幅居多
婚禮攝影應該也不是富士的主場XD

說一說怎麼感覺富士更邊緣了QQ
如果只留一台陪伴你生活的話,我覺得富士還是很有魅力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