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是拿XT 30ii ,想找一顆旅遊鏡,目標是騰籠18-300跟原廠的18-135,主要是怕藤隆太大太重裝在這台相機上會有點突兀,然後原廠的怕因為出來的年代久遠防抖之類的不會比副廠好,所以陷入糾結想了解有沒有兩者都用過後的意見或是各位的分析及看法
劉冠毅 wrote:
目前我是拿XT 30ii...(恕刪)

推薦你買 2022 年新出的 FUJIFILM XF18-120mm F4 LM PZ WR~~~一鏡走天涯👍

當然 2021 年新出的 Tamron 18-300 也不錯,只是 Tamron 18-300 的鏡身設計在轉到長焦端時我覺得有點軟....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_Ob
flody
18-120比18-135還要輕
劉冠毅 wrote:
目前我是拿XT 30ii...(恕刪)



論18-120成像對焦速度都遠勝18-300很多,
300倍率太大了,成像品質都普通。
旅遊的話,方便攜帶焦段廣更好,18300我覺得不錯。
如果真的很在意畫質,可能就不是一鏡走天涯了
我是用 X-E2,我以前也是喜歡一鏡走天下,後來發現脖子受不了,而且看拍回來的照片,幾乎都是 18-50mm 這焦段內佔大多數,所以現在出門旅遊都帶兩顆鏡頭,真正想拍遠的時候,我才會換上 55-200mm 望遠這顆。

Sigma 18-50mm F2.8 DC DN - $13,900
ø61.6mm x 76.8mm (L) | 285g

Fujifilm XF 55-200mm F3.5-4.8 - $12,500
ø62mm x 118mm (L) | 580g
劉冠毅
目前也有考慮16-80加55-200,可能就改變拍攝習慣變成今天帶什麼鏡頭出門就決定拍什麼風格,啊會選16-80主要是我認為鏡頭有重疊拍起來會比兩顆鏡頭剛好焦段銜接好用
andyee425
55-200mm 這支有點年紀了 (2013 年出來的),最近手癢想換 70-300mm F4-5.6。
目前也有在想會不會16-80再搭配一顆55-200會更適合
就改變出門的拍攝方式今天帶怎樣的鏡頭出門就決定今天的拍攝風格,錯過了就當人生的一個小遺憾哈哈哈
airsmario
這個組合有搭過,光圈太相似,拍到後來只能說都「拍到」,很難表現「拍好」
劉冠毅
這樣一講就又會開始懊惱了哈哈哈🤣 但我有23f2跟底片相機的50f1.4可以用應該還好,想要大光圈就裝定焦摟,畢竟變焦光圈再大也贏不過定焦哈哈哈


Sigma 18-50 可以考慮

再買個大光圈定焦鏡,55-200不推,要就 70-300。
劉冠毅
我有看過這集 但後來過18-50後還是希望可以遠一點所以賣了但現在發現很難找到又輕又能滿足我焦段的鏡頭
要品質還是要分兩顆鏡頭
我覺得旅遊不太可能18-300頻繁切換焦段
到某些地方就是固定下來

城市就是小廣角到小望遠
郊區就是長焦到超長焦
要拍廣就另外備一顆手動廣角
七工匠12mm小巧不佔空間
轉到超焦距連對焦都不需要

只要銜接的地方是甜蜜點就不會頻繁換鏡頭
就算真的遇到70mm尷尬點
那就用小長焦拍,後期裁切

所以我推薦下面兩顆
騰龍17-70 F2.8
富士70-300 F4-5.6

輕鬆玩的兩顆
富士 15-45 F3.5-5.6
富士 50-230 F4.5-6.7
兩顆拆機鏡買起來一萬有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