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易發生的骯髒行為 wrote:
顆粒感 只要你想要 軟體可以幫上忙...

我有錢也會想買LEICA來晃啊晃的 就算我拍的跟垃圾一樣
可是LEICA拿在手上就是有股莫名的虛榮感
但要說LEICA鏡和它的數位機表現如何如何
我只能說照片會說話 一樣的預算我有更好的選擇


是阿,數位時代,其實什麼都可以做,那麼也就說高ISO 產生的雜訊也不那麼重要,因為「軟體可以幫上忙」,當你不需要雜訊,要馬軟體做,要馬相機做,不就是如此而已,Leica能不能做?相信我,已目前軔體技術,Leica不致於笨到做不出來,差異只有很簡單,需求而已,你的需求在於高ISO不要有雜訊,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覺得當我需要一點雜訊的時候,還要靠軟體處理。另外這個只是舉個例子,並不是說玩Leica的人,都希望照片有雜訊。

廣義的來說,如果按照你的定義來看,L鏡不也是一種賣太貴的商品,除了光圈功能以外,顏色甚至散景,不也是軟體即可處理的事情,似乎買個Kit鏡,就可以搞定一切,剩下的,還是一些電子性能,對焦速度,對焦距離等等。

其實我之前的意見只是闡述工具對攝影者的功能,說實在,有多少人是為了虛榮而買來卡,除了您提到的以外,至少我自己,及周邊的同好,多半感受不到這個因素,有玩的人,也是幹膲賣的貴,我也覺得貴,但看你怎樣選擇吧,就如同你說的「一樣的預算,有更好的選擇」,是阿,有25萬,何不買台D3X,超強的電子性能,多到數不清的對焦點,快到可以拍子彈的快門,只是買Leica的需求,至少至少對我而言是體積跟重量的需求,這點D3X就比不上,或許有人會說,何不買台小DC就好了,因為畫質阿,對焦阿,還有拍攝的感受,所以我之前也說,攝影工具只是攝影過程的一個部分而已,看你要買什麼,今天講的若是D3X,我也會說「一樣的預算,有更好的選擇」

喔,對了,如果你覺得你拍的東西是垃圾,真的建議你不要玩相機,攝影是拍給自己看的,如果你是為了拍給別人看,那麼千萬別買M9,你一定有更好的選擇,興趣是為自己培養的,有的人愛玩車,有的人愛玩音響,花上幾百萬也不足惜,要說跌價,一台法拉利,開個兩年,跌掉的價格我想可以買好幾打M9了,說實在的,玩Leica的人多數並不是虛榮,多半是感受一些在這樣的工具上能夠帶來的樂趣,跟那些玩Canon Nikon的都一樣,不巧leica賣的比較貴,今天才跟店家Complain。

我也可以說,法拉利我也很想開阿,那怕我連停車都不會,開法拉利對我來說就是有股莫名的虛榮感阿,但要是開在台灣的路面上,一樣的預算,我有更好的選擇。重點是你的需求,價格是你的衡量。

你如果也玩攝影,那咱們都是同一派的,先花點時間了解為何人家會甘願花錢,你可以得到更多,我從5D換M8的時候,也是跟不少Leica玩家討論過,為何會欣賞Leica,鏡頭如何設計,定焦鏡頭對於構圖學習的好處。價格貴,大家想法都一樣,但沒有人會為了虛榮買Leica,買leica搞不好還沒人知道這牌子勒,拿給長輩看,還會笑你用阿公的相機。要虛榮,還是買HERMES比較實在。

希望我們只是討論討論,交流彼此對攝影的一些觀點。
機身大小不變的前提下,從1.33變成1.0就是最大的進步;第二個進步是免除紅外濾鏡。
縱觀Leica的歷史,你會發現其實每一代目之間改善也是很有限的,但有改善之處都是絕對必要的。
高ISO表現這點不是問題所在,好一點壞一點對用旁軸攝影影響不大,何況旁軸用1/15的成功率是相當高的。
M9要真說絕對敗給DSLR的地方,就是取景器范圍固定+不可忽略的視差,這個先天劣勢也是RF的最大缺點(另外一個是最短對焦距離),比起什么ISO來說。
所以您選了Leica M就代表已經放棄很多題材,想必比高iso不好失去的題材多得多。
關于成像素質,祗要還是mosaic sensor,質感就不會好過底片(解析度是另一回事),所以我想M9系列會堅挺很久,直到新的sensor技術普及化之後。
個人淺見
jfsung wrote:
是阿,數位時代,其實...(恕刪)

我倒覺得你完全講反了
在我生活周遭
上上下下所有人
不論有沒有玩攝影的
都知道Leica的威名
更何況有些玩攝影的
更是認為一輩子擁有一台Leica
就可以拍出神呼奇蹟的照片

但回到現實
確實是如此嗎?
用軟體後製?如果後製真的這麼有效 相機廠商何必一直出新機
M9也不必出了啊,也不用追求什麼FF
就M8繼續賣就好
什麼D3 D3X 5D2通通收起來
反正都後製啊
人手一台300D就好,不用要求高ISO,
現在M8也便宜了,跌價跌超兇,可以買5D2的,也可以用M8了
反正雜訊太多,就後製囉~那後製之後的結果,能看嗎?

我承認Leica工藝水準
他的鏡頭水平也相當相當高
Dpreview也進去了Leica工廠參觀
讓我們看到他們對品質的要求
或許你的同好,想法和你相似
但你不能否認的是 在這世界上
還是有一堆人把Leica視作為神
但看到Dpreview去參觀工廠的畫面
很有趣,人人追求的可樂標
是放在一個大大的盒子裡
感覺好像放在糖果盒裡的小糖果
一放到機身上
馬上相輔相成,兩者一結合
金光一閃
變身黃金戰士...阿不是
是充滿現金的玩意兒

你覺得你從Leica中得到樂趣
我們予以尊重
但你也不能阻止他人去認為數位化的Leica
就是間賣過去招牌的公司,在數位化時代,漸漸無法重拾過去雄風的大廠

househaung wrote:
我倒覺得你完全講反了...(恕刪)


攝影其實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主觀問題,我說實在,興華有很多Demo機,不妨拿張SD卡到那邊試看看,神乎奇蹟的照片還是要自己覺得好看,你覺得不好看其實也是一台25萬的廢物。誠如有朋友也跟我聊過,Leica每個鏡頭都有自己的特色,別人說的都不準,只有自己玩過才知道。Leica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就是一台比較貴的相機,跟你速配就是好工具,不速配就是廢物。


用軟體後製?如果後製真的這麼有效 相機廠商何必一直出新機
M9也不必出了啊,也不用追求什麼FF


後製當然不是絕對,對焦對不准,不可能用後製的來達成,但可別忘記,數位相機裡的軔體,其實就是你的後製軟體,寫的好,處理的好,只是讓你再後製上縮短你要達到的目標,別說什麼後製能不能看,是你能力不夠,不了解軟體的使用技巧而已,如果真的達不到你的預期,我只能說,這不是一台適合你的相機。

廠商出新機,其實跟軟體是兩回事,要賺錢,當然要出新的,才能刺激市場阿,但所有的新機都是你要的嗎?我買5D的時候,只是為了她的全片幅的功能,5DII那些LV我也沒有想過,1080p我也沒興趣,M9若我真要買,也是同樣原因,Leica鏡頭焦段就那幾個,乘上1.33之後,就少了原先該有的感覺,全片幅是比較能達到底片該有的效果,但並非絕對。x1還沒有攝影功能,一台賣七萬,如果你要買的是一台有攝影功能的相機,你就會覺得這台相機很好笑。

至於你提到的黃金戰士,呵呵,我本來還要回你那張照片,因為我自己都覺得很好笑,感謝你的分享,跟你一樣,我也不會買,因為我也沒有這樣的需求,所以大家笑笑就好,就像M8後來還出了Safari,還有一款白雪公主,我也覺得沒什麼意思,相機是拿來拍的,蒐藏的話,還不如搞個殼子,這是Leica的行銷方式,喜不喜歡在個人,這點我跟你的感覺是一樣的。


你覺得你從Leica中得到樂趣
我們予以尊重
但你也不能阻止他人去認為數位化的Leica
就是間賣過去招牌的公司,在數位化時代,漸漸無法重拾過去雄風的大廠


感謝你,同樣的,我也尊重玩各式相機的同好,每個人的見解不同,但說實在的,對我來說,不過就是一個工具而已,我其實也不管他招牌怎樣,數位時代無法重振雄風,干我屁事,她的相機對我來說好用就好,出的起買全新,出不起買二手,就這麼簡單,不然就不要拍,我只是不懂在這裡一直討論這些,對自己的作品,也沒有什麼幫助,要Complain價格訂太高,就當做茶餘飯後的話題吧,當你覺得對你是個需求的時候,S2你也買的下手,僅此而已。Leica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沒錢也玩的起,去玩玩Demo機就可啦,也許你會覺得,呵,這玩意兒要賣25萬,同樣的,我也不覺得Tiffany的鑽石賣個幾十萬有什麼價值,不過有人只是為了取悅一個女孩子,也覺得值得阿。

看穿了,這些東西只是「工具」,不是「品牌」,你眼裡最重要的,應該是你拍出的一張張照片,為你生命留下了什麼,一句老話,照相不是照給人家看的,就這麼簡單而已。
Jasonair wrote:
機身大小不變的前提下...(恕刪)


其實如果以有出手買的話,也是覺得可久用,我估計即便出了M9.2,跟M9的修改幅度並不大,如果leica要順應世界潮流,大概就出了一些原本相機不會有的功能,這是我認為可久用的原因。

取景器除了要替換覺得麻煩之外,其實我覺得對於學習構圖是蠻好的,在一些固定條件之下,反而能夠讓你思考更多取捨的問題。買Leica就是得放棄很多題材,不只在ISO的限制,定焦以及望遠端,微距都是他的限制,重點是,這些若不是你攝影題材的重點,有這些功能也沒有意義。
jfsung wrote:
數位時代,其實什麼都可以做,那麼也就說高ISO 產生的雜訊也不那麼重要,因為「軟體可以幫上忙」,當你不需要雜訊,要馬軟體做,要馬相機做,不就是如此而已,Leica能不能做?相信我,已目前軔體技術,Leica不致於笨到做不出來,差異只有很簡單,需求而已,你的需求在於高ISO不要有雜訊,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覺得當我需要一點雜訊的時候,還要靠軟體處理。另外這個只是舉個例子,並不是說玩Leica的人,都希望照片有雜訊。...(恕刪)


我認為從這個角度解釋ISO能力很難說服人。

如果Leica是能力上有所為而不為
那反而Default setting應該要很純淨
後製軟體再提供option加雜訊功能(模仿底片粒子感?)
畢竟
純粹從攝影"求真"的角度來看
現實世界的影像是沒有那種雜訊的

若是某種影像技術上的取捨(譬如類似X3的優缺點)
也不見Leica大書特書什麼新的影像技術

相較SLR設計
RF拍的題材
更機動、更不用上腳架、更減少反光鏡震動
若能有更高的可用ISO
當然要追求呀~

在brown sugar微光的包廂裡面5D+24/1.4+ISO3200拉拉風箱可以湊合拍幾張
用Leica的大觀景窗直接取景拍應該更愜意~




Leica對我來說就是一個貴字,但是貴在那?我想就可樂標吧,Leica相機好不好,當然好
,只是和售價不成正比,變成炫耀財了,而不是專業又實用的工具了,看著手上拿Leica相
機的朋友,我會覺得…哇…好有錢,而不是…哇…好專業,那天去拍誠品就看到有人手上拿
著哈蘇,當下…哇…好專業又好有錢,我在心中不管是DSLR還是DC,賣超過六萬就代表這
台相機的功能絕對不是一般相機,啥?沒高ISO可用,啥?連拍不行?畫質咧?啥咪和入門
的DSLR差不多,那貴個二、三倍是在貴啥?我尊重Leica的設計理念,但是看著和售價不
成正比的性能,我只能說…雖然我買得起,但是擺明把我當潘仔的售價,再愛也不會買…
jfsung wrote:
目前軔體技術,Leica不致於笨到做不出來

我真的覺得他笨到作不出來 不然不會和電子廠合作

我很多句只是隨口打個比方而已 就不一一回了
jfsung wrote:
但沒有人會為了虛榮買Leica

那麼肯定那我就閉嘴了

Dirty Deep Done Dirt Cheap
jfsung wrote:
攝影其實某種程度上就...(恕刪)

價值也是一種主觀的問題
有人會花100萬買勞力士
有人只會花2萬買日本錶
同樣都是錶, 價差50倍, 2萬的性能就只有100萬的1/50嗎?
不會......不求虛榮純粹以功能來說, 2萬的性能甚至可以超過100萬的性能

手機廠牌Vertu的手機功能那麼爛, 一支還賣20幾萬, 有人會買嗎?
當然有

上百萬的音響器材 (Dynaudio, MBL.....等等) 聽起來一定比10幾萬的好聽嗎?

價值這種東西, 有些人對它有特殊需求
導致價格不一定能真的反應其性能
通常這種情況, 該物品會被定位為"奢侈品"

"奢侈品"性能如何並不是首要的, 擁有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
男人喜歡花大錢買Leica, 就跟女人喜歡拿幾萬塊去買"帆布袋"差不多, 都是為了炫耀用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