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玩徠卡Leica M8 Camera 頂級奢華,尊榮分享 !

perahia wrote:
Leica那群f2....(恕刪)



Summarit系列是上一任華人CEO的idea,他希望藉由低價位(每顆約1000美元)來吸引更多人入手Leica RF相機. 後來因為不明原因,他臨時被董事會撤換. 新任CEO(也是董事之一),走的是舊保守路線,一年漲個幾次後,售價依然是金字塔頂端級的水準. 老實說Leica除了M以外,R系列已經成半死亡狀態. 過幾年如果連M都不起色,Leica應該會有嚴重財務危機. 現在攝影人沒有人會從RF相機入門的,別的不說,光是裝個偏光鏡就很麻煩,數位RF又貴到嚇死人而且還手動.
海邊總有逐臭之夫
這是千年不變的

CD有沒讓音樂世界變美好些?
沒人有答案吧!
LP仍然有人玩
好的LP唱盤仍然貴得要死
甚至有公司在推廣LP

石英錶又準又便宜
但玩錶就是玩機械錶
世界就是這麼妙

我仍沒有數位相機
只有M6與二顆鏡頭
但,我不久也許就會進入數位之列

dgg wrote:
CD有沒讓音樂世界變美好些?
沒人有答案吧!
LP仍然有人玩
好的LP唱盤仍然貴得要死
甚至有公司在推廣LP


說的太好了
我真的還有朋友在聽LP也
那種音質說不上很棒
不過卻很溫暖
一生懸命
uffizi_c wrote:
攝影系統數位化之後動輒千萬畫素的影像
似乎讓你的作品更加清晰銳利了
即拍即看,不需沖洗
也使得 MESON的攝影習慣跟著改變了
同一個景多按幾下快門吧、使用光圈包圍吧
反正拍這麼多張總有一張會成功吧 !
反正都不成功總還可以後製吧 !
放任自己..隨意的按下快門
累積的照片早已灌爆無數顆硬碟
當初按下快門的感動似乎也愈來愈模糊了..(恕刪)


哈...那就用DSLR或DC拍照時強迫自己...
買小容量的記憶卡~~~
然後用完一張記憶卡把照片印出來之後就把記憶卡丟掉!!!!
我想按下快門的感動會找回來了...

...以上是我白痴的想法...說說而已啦~~
jokoko wrote:
uffizi_c wrote:
攝影系統數位化之後動輒千萬畫素的影像
似乎讓你的作品更加清晰銳利了
即拍即看,不需沖洗
也使得 MESON的攝影習慣跟著改變了
同一個景多按幾下快門吧、使用光圈包圍吧
反正拍這麼多張總有一張會成功吧 !
反正都不成功總還可以後製吧 !
放任自己..隨意的按下快門
累積的照片早已灌爆無數顆硬碟
當初按下快門的感動似乎也愈來愈模糊了..(恕刪)


哈...那就用DSLR或DC拍照時強迫自己...
買小容量的記憶卡~~~
然後用完一張記憶卡把照片印出來之後就把記憶卡丟掉!!!!
我想按下快門的感動會找回來了...

...以上是我白痴的想法...說說而已啦~~
...(恕刪)



或許也可以每拍完36張後:就捐出一捲底片的金錢給孤兒院.........................


這樣子 你以後每次按下快門.............

還有很多人會感動.................
以唱片來說,最後媒介是 LP、卡帶或 CD,講究的話,母帶的最後處理原則其實會不太一樣。

我自己擁有 Leica M 系統的底片和數位機身,幾乎每一顆鏡頭在兩個領域都練習過(除了 Super-Angulon 21/3.4 裝不上 Bessa 之外)。個人淺見是,同樣一顆 M 鏡,在底片和數位機身上使用,也需要不同的思維。因此重點應該在於,使用者有多瞭解自己的器材。

要不然,拍數位也有張張精彩的、拍底片也有人兩三捲都找不到一張能看的......
Pale Paper wrote:
使用者有多瞭解自己的器材。
要不然,拍數位也有張張精彩的、拍底片也有人兩三捲都找不到一張能看的


這點講的中肯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Pale Paper wrote:
以唱片來說,最後媒介...(恕刪)


沒錯
充分了解自己手上的器材
將它充分發揮才是正道

我以前採訪時
全程用M6加二鏡,沒閃燈
因不是新聞採訪
時間沒那麼緊張
曾經在室內
燈光很暗
最大光圈也不夠用
但我靠在柱子上
找到角度,速度一秒
很幸運的,有的舞者正好沒動,臉部清楚
有些正在舞動,有動感
拍出了當時的氣氛
那照片被選為當期的開版圖

但,也曾經有一次失敗率很高
所幸
拍得夠好的,夠報導用
才沒漏氣呀



jokoko wrote:
哈...那就用DSLR或DC拍照時強迫自己...
買小容量的記憶卡~~~
然後用完一張記憶卡把照片印出來之後就把記憶卡丟掉!!!!
我想按下快門的感動會找回來了...


我真的想說~~~無言了~~~Orz
一生懸命
meson兄的這些測試照顏色都黃黃的,應是沒加UV/IR濾鏡的結果。

但是即使加上濾鏡,也無法改變M8的發色較淡的事實。

依我看來,這是Leica為攝影者保留了後製空間的緣故,

卻也可能是許多人對M8做出負面評價的原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