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老前輩說【你用M6在拍負片喔...,這怎麼看的出是Leica拍的,其碼也要用正片或黑白!!】,這句話的重點並不是說【負片不能顯現出LEIA M機的特點】,而在:在台灣使用彩色負片的環境實在是很不好。

快速沖印店業界的惡性競爭,使用的藥水新鮮度、溫度控制,放相的穩定度都非常不理想,一般消費者根本沒有辦法掌握今天送進沖印店裡的底片是怎麼處理(或被誰處理)的。除非你自己擁有彩色暗房,自己拍的負片自己處理,或者找到穩定度高的專業暗房。事實上彩色負片用手工放大處理,效果絕對不輸(甚至超過)正片呢。用彩色負片是可以表現得很好的,前提是要找夠好的專業暗房。

也許我們應該先把【底片顯影、定影、水洗、放相、放相者的手藝】這些變數的品質控制好,比較不會誤殺忠良。
不管用什麼機種
拍出自己的味道比較重要
lin8810 wrote:
嗯...我相信一台 8,000 的 DC 與一顆 80,000 原廠德製的 R or M lens.....一定會有不一樣的地方...困窘
我是不知道 Panasonic 那些 DC 所謂的掛 Leica 鏡頭 (我自己就有部 FZ-30) 到底是怎麼個認證法? 不知
但是, Leica 自己的玻璃原料, 鍍膜技術, 光軸調校或組裝精度......我相信即使是日製, 加拿大製, 德製萊卡鏡
都多少會有些不同. 更何況只是 "認證" 而不是 "製造".....


這..............是認證而已喔.....挖靠...

那我真的覺得有一點搞笑..........
If you do not go within, you go without.
kysf wrote:
這..............是認證而已喔.....挖靠...
那我真的覺得有一點搞笑..............(恕刪)


是的,SONY的DV和DC也是ZEISS【認證】的,程序和Panasonic vs. Leica一樣。
DSLR鏡頭的代工這部份比較不同,應該和Yashica/CONTAX模式比較接近。
onlinefred wrote:
Leica 像鋼琴, 有貴族的身段氣質....
Minolta 像大提琴, 溫暖, 每張照片給我的感覺都很像交往多年的朋友
Pentax 像中國笛子, 輕亮, 用於人像有文人雅士,一股清流的氣質感
Canon 像粉墨登場的明星, 耀眼, 相片完美就像後製過的
Nikon Sorry 我感覺不出來
...(恕刪)


很妙的形容. 其實日本有很多東西是想要彷德國的, Nikon也是想仿Leica的銳利感, 不過雖然對焦點銳利了, 後面背景的模糊感卻學得不大像. Yamaha鋼琴也是想學史坦威那種霸氣的聲音... 德國自認為是世界最優秀的人, 只把日本人視另一優秀的人種.
Kai0516 wrote:
我小時候很多的照片,最早的黑白相片~到彩色照片,從嬰兒時期到學生時代,
幾乎這些照片都是出自FM2+AIS 50 F1.4,很想找回那種感動,很想找回以前看這些照片的感觸
可是自從接手以後,不管我怎麼拍都拍不出以前爺爺、爸爸他們幫我拍的那種感覺,
如果是技術問題,我想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是底片問題,他們以前買的底片,
現在應該也買不到了吧!...(恕刪)


不同國家的底片與相機, 往往就是反應那個地區的味道, 兩者都有關係. 如果想拍古老的味道, 不仿換一下其它非日本研製的底片, 例如Ilford.

每個廠家對其產品設計有一定的要求模式,所以說的每顆鏡頭有其廠家特色。

但個人認為對攝影的態度影響作品品質最大。當使用較好(或較貴)的器材時[取決於使用者對器材的界定;有時幾千元的小DC也適用],通常會較努力去探索更深一層的相關知識、更審慎的評估被攝場景、更仔細去檢視成果並嘗試改進之道、以求得充分器材發揮其特質、好讓快門按下時,確實記錄心中想要的畫面。

Leica 很貴(現在新品更是貴的離譜),也因此往往可從其作品看的到使用者的用心(即使是使用者初期會對其器材存有過度期待),在這種良性循環下,作品自然較為精進。


後記:
不同作品目的也會影響拍攝態度,進而影響品質。例如幫愛人拍照和違規車輛拍,效果絕對不同。
潛水 ........
沒有Leica時, 常常想什麼是leica味?
也常常跟著人云亦云的想也許沒有leica味?

有了Leica後, 拍了越多才知道真的好像有這麼一回事
在網上沒有辦法每一張圖都看100%
最近在想也許這就是屬於我的leica味









再平凡不過的相片中也能有leica味
要知道什麼是 Leica 味道
拍正片/負片/黑白 個人覺得都是可行的

但是轉換成數位檔案的同時
也要留意怎麼轉換的
前面許多前輩建議洗成 4x6 出來比較
就個人的經驗來看
目前我洗過的幾家業者來說

基本上負片店沖之後給的數位檔是調整過的
所有的 負片 都會被店家 "後製" 調整顏色 (先不論那種以檔案size MB 為單位計價的掃描方式)
或著說, 店家有對應負片的色彩曲線可以套用
即使是您拿著負片去請店家洗成 4x6, 現在幾乎都是掃成數位再放相(洗成相紙)
手工放相價格就不是一張三塊五塊可以搞定的

普通店掃的數位檔, 色彩鮮明, 但是太硬, 而且調的很誇張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建議用正片看得原因 (正片直接看到沒有被套用曲線的顏色)
但是如果您有 底片掃描器 自己掃, 就算是負片, 你也看得出 Leica 味是什麼

小的也是最近才入手一顆 M35/2, 也還在摸索, 什麼是 Leica 味? 我也不清楚, 但是跟 Zeiss(ZM35) 的味道就是不一樣, 喜不喜歡就看個人了
navi wrote:
但是如果您有 底片掃描器 自己掃, 就算是負片, 你也看得出 Leica 味是什麼
...(恕刪)


不會吧.....會不會太強了一點
http://www.flickr.com/photos/austin1962/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