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繼上週9月9號晚間9點9分,LEICA發表了M9與X1後,在相機界就掀起了一股熱烈的話題,
無論是迷人的全幅連動測距(RF)相機M9,還是話題性十足的APS尺寸感光元件的隨身機種X1,全都成功的吸引住了相機界的注目。相信前些日子LEICA迷們已經預先知道了9/16將是台灣發表S2,M9的大日子!那到底期待度破表的APS隨身機X1會不會一起發表呢? 令人期待的一天終於到來,相信LEICA迷一定等不及了吧!就在今天,香港商興華拓展在台灣發表了中片幅的S2,全幅的M9以及APS的X1,每一款都是現在話題性十足的產品,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去參加記者會吧!(就算買不起也要看看實機過過癮XD)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首先由人氣破表的主持人邵庭開場,大略介紹了今天要發表的產品,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緊張刺激的時刻來了,究竟會推出什麼產品呢?到底有沒有X1呢?(阿前面不是說有了嗎囧)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首先登場的是LEICA M系列的首款產品,M1登場!!!( Released between 1959 and 1964.)
MODEL是2008 elite名模大賽冠軍吳品萱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緊接著是2種配色的M9齊出,不過小編還是喜歡經典的銀黑配色。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120片幅的大哥S2也出現了,不知道拿著近百萬相機的MODEL不知會不會有壓力呢?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APS隨身機X1也出現了,OH~YA(明明就買不起….那麼高興幹嘛XD)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SHOW結束之後LEICA還邀請到了率性名媛攝影師-陳星伊來跟大家聊聊補光捉影的私房話題。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長官合照是一定要的阿。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接下來就是LEICA產品經理介紹新技術的時間了,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藉由M9的實拍照片來展示不同鏡頭拍攝出來的效果,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由於都是重量級的新機,到場的媒體相當多。


LEICA S2

聽完了說明準備來看看實機,就從最高階的中片幅LEICA S2談起吧!

LEICA S2是一台專門為了商業攝影師所開發的中片幅機種,定位在最高端的攝影市場,體積雖然縮小到了35mm相機的大小,但卻有著中片幅相機的優異畫質,主要適用於汽車,時尚,人物,廣告等專業領域,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LEICA S2與APO-TELE-ELMAR-S 180 mm f/3.5。

LEICA S2的特點有:

◇專爲LEICA S2開發的3750萬畫素30 x 45 mm CCD超大感光元件(無低通濾鏡)
S2除了有3750萬數提供令人嘆為觀止的極限畫質,為了追求更完美的清晰圖像,
捨棄了低通濾鏡,透過內部運算來消除摩爾紋的產生,另外大尺寸感光元件容易發生的邊角失光問題,LEICA也很巧妙的利用特殊的微型鏡頭來克服,因此S2能夠捕捉到更多的光線,ISO範圍為80-1250,即使低光源的情況下也能夠保有低雜訊的優勢。

◇相當於35mm系統的手持輕便體積,擺脫了以往中片幅相機的笨重,進而成為了S2的一大優勢。

◇焦平面快門與鏡間快門的雙快門技術
LEICA S2除了配備了一個金屬焦平面快門(最短快門時間爲1/4000秒,閃光同步時間爲1/125秒),還另外配置了鏡間快門系統,可以讓攝影師切換主開關自行選擇最適合手上工作的快門操作系統來操作,

◇全新S型自動對焦鏡頭
官方指出在研發徠卡 S鏡頭過程中,首要考慮的就是極緻的影像品質與極小的鏡頭製造誤差,即使在光圈全開時,照片暗角、失真以及色差等問題已經減少到難以察覺的程度,因此不用透過軟體處理校正的問題,進而確保畫質的優異。S系列將會推出四個常用焦距鏡頭,分別為SUMMARIT-S 70 mm f/2.5、APO-TELE-ELMAR-S 180 mm f/3.5、APO-MACRO-SUMMARIT-S 120 mm f/2.5、 SUMMARIT-S 35 mm f/2.5。將以上焦距乘以0.8可得出相應35mm格式鏡頭的焦長。S2並相容1954年以後的所有M鏡頭。

◇高速Maestro影像處理器運作
LEICA S2搭載的Maestro影像處理器能在最高解析度(7,500 x 5,000)時每秒處理1.5張圖片,完全超越了同級中片幅相機。也是唯一可存取JPEG檔的中片幅相機。LEICA S2配備了CF卡與SD卡插槽,可以同時將原始的Adobe DNG RAW格式儲存到CF卡上以及將JPEG儲存到SD卡上,瀏覽影像時不用再因為龐大的檔案而要苦候多時。

◇堅固耐用的機身設計
S2的機身採用了壓鑄鎂合金製造,表面以皮革包覆,皮革的紋理則能提供更好的觸感。S2和所有S鏡頭同時具有防水的功能,即便在下雨或佈滿沙塵的天候狀況下使用也能不受影響。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LEICA S2的實機看起來比想像中更大一些,看工作人員還小心翼翼的帶著手套就知道這台相機有多貴重了XD。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裝上70mm鏡頭的英姿。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機頂LCD的設計相當特別,除了資訊齊全外,閱讀性相當高。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請MODEL來示範一下就知道使用上的方便性的確比起現行的中片幅相機要強的多。

△LEICA S2建議零售價:NT$810,000(不含鏡頭)
提供黑色(Black Paint),預計2009年10月上市。



LEICA M9

接下來這位堪稱是相機界的明日之星-M9沿續五十年來徠卡發展連動測距相機的優良傳統,並且極有可能是LEICA真正發展成熟的M系列數位化RF相機,以其相當精巧的體積卻搭載了全幅的1800萬畫素感光元件,徹底縮小了全幅相機的體積,因此M9除了是全世界最小的連動測距(RF)相機,同時也是最小的全幅相機。但相機可不是只要小就行,性能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M9有哪些特點呢?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1800萬畫素的全片幅連動測距(RF)相機
除了有著1800萬的高畫數外,由於RF相機的鏡後距比較短,因此在邊緣失光的情況較為嚴重,Kodak特別為LEICA M9開發的CCD感光元件也具備了「微型鏡片」(Micro lenses),讓邊角失光問題得以解決。
維持一貫的LEICA數位設計概念,M9跟S2一樣是沒有安裝摩爾紋濾鏡(Moire filter)的,LEICA 另外在M9感光元件前亦設計了全新的玻璃薄膜,能確保CCD不受紅外線的干擾,不需再另行安裝UV/IR濾鏡。(撇開抗UV不談,UV鏡最大的功用應該就是保護鏡頭吧XD)

◇高感光度雜訊的改進(ISO 80-2500)
以前M8最讓人所詬病的就是高ISO的可用度與其高昂的售價實在不成對比….據說此次M9可是相當成熟的M系列數位機種,雖然M9的感光度跟M8一樣是ISO 80到2500,
但官方指出高感光度的雜訊方面有大幅改進,就讓我們引頸期待吧!

◇寧靜(Discreet)、柔和快門(Soft Release)模式
LEICA M9除了快門可達1/4000秒,閃燈同步快門為1/180秒。尚有寧靜快門(Discreet只有在手指從快門釋放鈕離開後,快門才會重新上弦)跟輕柔快門(Soft Release遇上手持長時間曝光或要求穩定的情況,只要輕按快門就能觸發相機)兩種模式可以選擇。

◇相容1954年之後的所有M鏡
現行版同的M鏡頭皆配有6-bit數位編碼,裝在M9上,可針對邊緣失光做反向補償。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M 9專屬的展示櫥窗區可以看到觀景器跟M9合體的模樣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裝上去之後觀景器體積也不會太大,剛剛好。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素顏的M9背面,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拿在手上的比例。
△LEICA M9建議零售價:NT$245,000
提供黑色(Black Paint)、鐵灰色(Steel Grey Paint),預計2009年10月上市。



LEICA X1

標榜100%德國徠卡製造, 搭載APS感光元件的隨身相機X1甫一發表就引起了LEICA迷的高度關切,結合了迷你體積跟APS感光元件的優勢,加上全手動功能(光圈/快門轉盤)與LEICA ELMARIT 1:2.8/24mmF2.8 APSH非球面鏡自動對焦鏡頭(等同底片的36mm),X1的確有資格可以稱的上是新一代的隨身機之王,而X1的特色又有哪些呢?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1200萬畫素APS-C尺寸感光元件,更大的感光原件除了畫素提高之外,也意味著以往隨身機種伴隨著的高雜訊問題也將一併獲得解決。這也是X1受人注目的一大因素

◇完整配件(SF24閃燈、外接式光學觀景器、手把、皮套等) 可供選購
◇相當於135相機的36mm標準鏡頭(官方指出Elmarit 24/2.8是純正血統的LEICA鏡頭),剛剛好符合了X1進可攻退可守的定位,對於操控性能上亦有不小的助益
◇自動對焦系統提供了單點、單點高速、11點、11點高速、及點測光,人臉辯視等實用功能,讓你隨手就能留下感動的瞬間。
◇系統化的原廠配備
原廠所提供的配件尚有進階的SF 24 / 58閃燈、外接式光學觀景器、手把、皮套大大提升了擴充性能的空間(也加快了小朋友出走的速度XD)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機頂除了圓形閃光燈外,還有兩個拍攝轉盤,整體造型簡潔有力。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LEICA X1將常用的功能都獨立出來,大大增加了拍攝時的便利性。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LEICA X1小巧的外型即使女生使用拿在手上也不顯突兀。

LEICA X1建議零售價:NT$72,000
預計2010年1月上市。


會場補遺: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會場裡也展示了徠卡引為傲的光學產品。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發現了有著橄欖綠色外觀的 Leica D-LUX4 Safari 限量版


最後就是小惡魔福利社時間了,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採訪]徠卡LEICA -S2 ,M9 ,X1三機齊發實況報導

買不起徠卡眼睛吃冰淇淋報導~

做沙發? 改天也要衝一台 Leica~ lux5何時會出? 希望是MIG~~
M9 嗯 心中的小惡魔 有時想一個問題 花這樣的錢是否能能得到相對的價值 去買一部百萬的車子 要你花一半的錢去買這樣的相機(含鏡頭) 會嗎 認知罷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買得起 只是有沒有必要而已 金融風爆後至今一年多 虧的多可以買幾台m9了 心中不知如何取捨 M8一出時 就知會有全片幅的出現 只是沒想到價格如此 嗯 就當發嘮騷囉 上市去看一看囉
Akira7 wrote:
繼上週9月9號晚間9...(恕刪)


謝謝您的採訪... 不過文中敘述的 徠卡歷史有錯誤...
M系列的第一砲是 1954年推出的M3 而不是1959年的 M1簡化型相機
MODEL吳品萱手裡拿的應該是類似1925年推出的Leica I型(所有徠卡機的始祖)....
kuoshan wrote:
M9 嗯 心中的...(恕刪)


看不懂你再說甚麼耶,是抱怨M9價格太高嗎?其實如果你當年也關注了M8,現在應該會發現M9的定價真的不很離譜喔,有仁心多了,M8剛出來實不也是20多萬嗎?再說,會買的就會買,不會買的人就是不會買,和股票賠不賠沒關係拉,在您還沒賠之前,你也沒買阿?
獅子老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