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kon 自從D3,D300以後的相機有新增了照片調控系統
裡面的設定分成
銳化
對比度
亮度
飽和度
色相
使用者可以針對拍攝需求去做調整,以減低拍完回家後製時所需要花費的功夫,節省修圖的時間
基本上,Nikon 的照片調控裡面,鮮豔這一組設定會特別增強紅色的表現,現在台灣的人像攝影流行把人拍的白裡透紅
所以利用這組調控檔來拍照,比較容易拍出白裡透紅的人像照
通常,在使用照片調控時,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 D-Lighting 關掉,尤其是拍人像時,這功能絕對是關掉的
為什麼?因為開了DL功能拍攝出來的人像肌膚通常會比正常拍攝要來得偏灰色,黯淡一些,所以建議關掉!
可能是這個功能看起來很炫,有些人會認為照片多點細節是好事,所以相機買來這功能就是開著的
然後才來問為甚麼拍起來的顏色都灰灰的,不好看?這就是其中一项原因啦!
我會開 D-Lighting 的情況通常是畫面反差很大時,才會選擇開這功能

像是上面這張模特兒所在的地方很暗,但是畫面有帶到的戶外很亮,這時候我會選擇開啟 D-Lighting,讓戶外的細節多保留一些
不過如果有要後製的話,其實這功能就可以封印起來不用了,回家用LR調整效果會更好~XD
銳化這功能我通常都會開在+6
不需要開到+9,開太高如果有拍到模特兒頭髮,模特兒頭髮會斷成一截一截的,並不理想
會需要做微調的狀況時通常在於光線的角度不同,所以才要做微調
順光時光線強,照片本身銳利度就高,所以降低照片調控的銳利度,可以讓照片看起來比較柔順

像在上面這種順光的環境下,我會選擇降低銳利度,讓臉部的瑕疵不要那麼明顯(PS:這張沒有降~XD)
逆光或在陰影下拍攝時,因為打在被攝物主題上的光線比較弱,照片本身銳利度比較差,所以我會稍微加一些銳利度

上面這張是陰天在陰影下面拍的,這時候就需要將銳利度適度增高!
對比度的調整主要看拍照環境,一樣是看順光或是逆光與陰影環境
光線強時,就是降對比度


例如上面兩張圖的模特兒臉部有照到光,這時候如果對比度調太高,模特兒臉上皮膚的皮膚階調看起來很不連續,很突兀
這時候降對比度可以改善這種情況

如上面照片的情況,是在陰天拍的,這時候就需要視情況將對比度調高,不然畫面的顏色會很淡
調高對比度對讓在陰天時拍攝的照片立體一點
亮度以我個人習慣是不做調整的
以鮮艷為基礎的照片調控拍人像時,飽和度幾乎都是減格的,如果不減格,顏色會鮮豔過頭,那就不好看了

會加飽和度的情況不多,上面是因為要拍藍天,也希望把藍天拍得很藍,所以加了飽和度
可是膚色也因此變得比較濃重,這之間的取捨就看人囉~
另外一種情況會加飽和度的時候是陰天,光線狀況不佳時,拍起來顏色很不理想,這時候也可以增加飽和度讓畫面好看一點
色相我也不做調整,所以這邊也不講。
綜合以上
通常拍人時的基本設定是
銳利+6
飽和-1
對比-1
然後再看情況去作增減,光線強時再降飽和與對比,光線弱時增加飽和與對比
白平衡方面,我個人是習慣用自定色溫,用了自定色溫白平衡就固定了,不會亂飄
用自動白平衡或是自動白平衡再搭配B+2也可以,只是這有亂飄的可能,我覺得反而麻煩,所以不喜歡這樣設定
不過,最後還是要在這邊跟大家講
照片調控這東西只是替你的照片潤飾而已,不會因為你用了某某人的照片調控,就會拍得跟他一樣好,會這樣想就真的太天真了~
一張照片要拍的好,重點還是在光線的控制!
只要光線控制得好,就算用預設模式拍,成果一樣會很棒!光線控制得不好,用了谁的照片調控都沒有用阿~XD
不然以前沒照片調控的D200,D80不就都不用拍照了?所以啦~說到底,基本功還是最重要的!
其實這道理就像會拍的人用啥相機都可以拍得很好
其實相機就是脫不了光圈與快門的控制,了解原理以後,一法通,萬法通,就只是那樣,當然用啥相機都沒差
不了解的,常常換了相機就不會拍照,反而會特別執著在器材面上,這就可惜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