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各位三個問題
1. 為什麼將sb900調整+EV, 於i-TTL固定光圈條件下, 偵測出來的距離區間卻變短?? 不是GN = 光圈 x 距離嗎?
2. i-TTL所偵測的距離區間是代表在設定不變的情況下, 主體不管在哪個位置, sb900都能夠自動調整讓主體擁有一樣的曝光量嗎?
3. 對於距離目測能力差的我, 對於外閃的使用是否成為障礙?
thanks.
1. 為什麼將sb900調整+EV, 於i-TTL固定光圈條件下, 偵測出來的距離區間卻變短?? 不是GN = 光圈 x 距離嗎?
2. i-TTL所偵測的距離區間是代表在設定不變的情況下, 主體不管在哪個位置, sb900都能夠自動調整讓主體擁有一樣的曝光量嗎?
3. 對於距離目測能力差的我, 對於外閃的使用是否成為障礙?
1. 你想一下喔, 閃燈的最大GN 值是固定的, 所以就算你加閃燈的 EV值, 請問閃燈的最大GN值會再增加嗎??
應該不會吧!! 所以如果在閃燈同樣輸出最大的功率時, 如果你要增加主體的亮度, 距離是不是也必須跟著縮短.
2. 是的!! 只要主體在閃燈顯示的距離區間內, 透過TTL 應該都可以獲得相同亮度.
3. 你可以參考鏡頭上的量表.
其實攝影的學問很多, 一時之間要都學起來不太容易, 最快的方法就是多練習, 每次拍照回來要多看看自己的相片,才會發現缺點, 再來翻書或問人.
關於閃燈可以推薦 Herman 老師的"閃燈攝影聖經"給你, 其實其他關於的閃燈的書應該也不錯, 只是剛好我有這本書,而且我上過Herman老師的課, 覺得還不錯提供給你參考一下.
raymondlee wrote:
1. 為什麼將sb900調整+EV, 於i-TTL固定光圈條件下, 偵測出來的距離區間卻變短?? 不是GN = 光圈 x 距離嗎?
不然你覺得要不變是嗎?
(1) 電子閃光燈的出力是會可變的。也就是說,你公式裡的 GN 值不是固定的。手冊上提到的 GN 只不過是閃光燈最大輸出 GN。
(2) 當你增加 flash exposure compensation,表示你希望目標物比正常曝光還要亮。所以閃光可及的範圍就比較小。
raymondlee wrote:
2. i-TTL所偵測的距離區間是代表在設定不變的情況下, 主體不管在哪個位置, sb900都能夠自動調整讓主體擁有一樣的曝光量嗎?
沒錯。在顯示的距離範圍之內,都可以將主體打亮到 "正確" 的曝光。正確指的是相機自認為是正確的曝光。
raymondlee wrote:
3. 對於距離目測能力差的我, 對於外閃的使用是否成為障礙?
有 TTL 的話,正常情況不需要目測距離。閃光燈上的距離範圍是提醒你,不要把目標放過近或過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