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是Canon(佳能)的使用者,
從入門機500D,到全幅5D2,到連拍機王7D我都玩過
二手市場常見的鏡頭我也都試過,
(頂級1D系列沒用過,因為太難脫手)
但是基本上,我拍的照片都是洗成4x6大小,
這一年來,我發現500d跟5d2洗成照片,幾乎沒有差異
Canon的L鏡跟非L鏡洗成4X6,真的差異也很小,
(拍照技術才是重點)
但不可否認的,電腦上100%檢視,那真的還是「一分錢一分貨」!
總之,
後來我覺得十幾萬元的東西放在防潮箱,
只是平常出遊做紀念用,真的是錢坑啦!
(夜拍,長曝,後製,人像,美食我通通都玩過了)
於是我想簡單一點,用回入門機,入門鏡
這樣出門時,才不用顧著兩個小朋友
又要保護十幾萬的攝影器材~~~
原先想買550D,這個目前CP最高,不過大缺貨!
600D則是只有公司貨,水貨目前也是缺貨!
只好上看中階的60D,
有翻轉銀幕(其實我很少用LIVE VIEW),電池續航力1100張
沒想到60D單機身(公水貨)也是大缺貨!!
只有60D+18-135KIT的公司貨還有的買,
正在苦惱中時,無意中發現NIKON D7000水貨大降價!
於是就開始研究NIKON的機型,
我覺得NIKON D5100是目前最適合我的需求的一部相機,
什麼?D5100水貨也缺貨?
公司貨則是價格硬梆梆(畢竟才上市沒多久)
D7000水貨會大降價,我想是因為去年底剛上市時
傳出低光高ISO長曝會出現亮點的災情,
不過這在1.0.1版軔體更新後,問題已經解決了
D5100用同一片CMOS,同樣的EXPEED2處理器
並沒有類似的災情,我想這個問題原廠應該是已經解決了!
於是乎,我就勇敢的入手D7000+KIT18-105 VR了!
順便帶了一顆平價定焦鏡 AF-S 35MM F1.8回家!

D7000跟D5100的差別有幾個地方,
1. 39點對焦,含九個十字對焦點,3D追蹤對焦
2. 鋁鎂合金機身,15萬次耐用快門
3. 最高每秒6連拍
4. 觀景器的畫面覆蓋範圍約100%、雙記憶卡插槽
5. 快門速度最快為 1/8000s ,同步快門為 1/250s
6. 電池續航力1050張
7. 錄影時間20分鐘(但是基本上我不用綠影功能啦)
以上這幾個地方,讓D7000跟D5100原廠單機身定價差了15000元!
來看看試用的成果吧!
AF-S 35mm F1.8 ISO3200,NR程度:標準
(NR: 高ISO降雜訊燥點)

AF-S 35mm F1.8 ISO 6400 , NR程度:標準

AF-S 35mm F1.8,光圈全開看散景,
畫質完全對得起它的價錢!

而且以我洗成4x6的標準來說,
D7000的iso6400+標準NR完全是可用工作iso呀!
戶外用KIT AF-S 18-105 VR來拍小學生打球
試試39點3D追蹤對焦的威力!

出手的一瞬間,也能精準的捕捉到~

下面這是經過校正後的人像拍攝
沒辦法,CANON用久了,我老是覺得NIKON的顏色「偏黃」
經過網路爬文,我把白平衡設為B4M1偏移,
照片風格是「標準模式」(各家相機的標準模式通常都適用大部分情況)
看起來好多了!

不過,我覺得D7000的自動白平衡算是蠻準了,
調成B4M1真的是偏藍許多,藍褲子都變成螢光藍了!
經過我在家的不專業測試,
D7000的AWB設成B1M1,其實就矯正了偏黃的情況了!
(或是版上魔人有其他建議?歡迎提出來分享!)
跟CANON比起來,
我和大多數NIKON用家一樣,都覺得NIKON有誠意很多
鏡頭都是直接附上遮光罩,鏡頭袋,
免去額外尋找原廠遮光罩的麻煩
(Canon一些冷門非L鏡,原廠遮光罩真是超難找的!)
而且NIKON的SWM超音波馬達,
廣泛的應用於大多數AF-S鏡頭,
對焦安靜,迅速,
配合NIKON廣為人知的對焦系統,
用起來真的很令人激賞!
最後偷偷說一句,
我最愛的那幾本攝影書作者,
都是NIKON的使用者!
所以出「佳」為「尼」就不足為奇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