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買了Nikon原廠 18-200 VR二代,畫質跟防手震好像比18-105VR 差?

小弟是D5100
最早旅遊鏡是用Nikon原廠 18-135,後來改用Nikon原廠 18-105 VR
但總覺得出國時,有時取景,焦段會不夠用
最近又要出國,所以在今天剛敗入Nikon 18-200VR二代

拍了一天下來
覺的有兩點很奇怪
18-200的發色較淡,畫質差一點
最奇怪的是18-200的VR成功率比較低(我爬文18-200是四級防手震啊?)

這是正常的嗎?


剛買了Nikon原廠 18-200 VR二代,畫質跟防手震好像比18-105VR 差?
18-105VR,焦段105mm, 手持1/15秒,光圈F5.6,ISO 140

剛買了Nikon原廠 18-200 VR二代,畫質跟防手震好像比18-105VR 差?
18-200VR II,焦段105mm, 手持1/15秒,光圈F.3,ISO 160

剛買了Nikon原廠 18-200 VR二代,畫質跟防手震好像比18-105VR 差?
18-105VR,焦段105mm, 手持1/15秒,光圈F8,ISO 1600

剛買了Nikon原廠 18-200 VR二代,畫質跟防手震好像比18-105VR 差?
18-200VR II,焦段105mm, 手持1/15秒,光圈F8,ISO 1400


小弟都是手持鏡頭,固定場景,固定光線,兩個場景都是"""連拍個10多張""",然後選最沒有手震的貼出來
可是很明顯,18-200的發色就淡很多,細節的文字部分,18-200也比較容易手震

這是正常的嗎?
變焦比較大的鏡頭,畫質差一點還說得過去(可是爬文都說18-105的發色比18-200淡??)
但是VRII 四級防手震怎麼會比三級防手震的還差呢?
如果是正常的,那這支旅遊鏡皇好像就只有贏在焦段的部分了
如果撇開手震之類的問題
焦段倍率大的鏡頭天生畫質就會比較差
就像我手上的28-300也是一樣
旅遊鏡就是要畫質跟攜帶方便性之間妥協的東西
所以不要太在意了

setsuna0428 wrote:
如果撇開手震之類的問題
放大倍率大的鏡頭天身畫質就會比較差


謝謝,我也是這樣跟我自己說,比較能釋懷

可是18-200是VRII四級防手震
18-105是三級防手震

我今天試拍了有兩三百張的比較,18-200同在105端,真的比較容易手震(更不用說200端了)
我有跑回去店家問
老闆是說因為18-200比較重,所以成功率會差一點
真的嗎?
真有這種說法?該不會我這隻新買的VR就出問題吧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s831079 wrote:
18-200的發色較淡,畫質差一點

從樓主的測試照來看, 18-200的暗部細節比較多.
18-105發色看起來比較濃, 比較生硬一點.

但也可有能是因為18-200拍出來比較亮的關係, 其實這是好事.
樓主不妨把18-200的快門速加快一點點, 拍到兩支鏡同樣的亮度再比較.

105mm能以1/15秒拍起來, 表示VR有在正常工作.
樓主試試看200mm 1/15秒, 有一定比例拍得起來, 那就是4級防手震有作用.

s831079 wrote:
小弟是D5100最早...(恕刪)

18-200VR有無作用應該蠻明顯的,半按快門時會有"定住"的感覺(雖然沒Tamron 70-300vc那麼明顯)。
隱地:看不起的人愈多,生活的情趣愈少。活到最後就只好剩下一個孤獨的自我。

可能跟兩支鏡頭整體重心有關吧!
或許你手持18-200VR時比較不穩
超出VR的能力範圍了!!
https://www.instagram.com/izzychiang/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可有能是因為18-200拍出來比較亮的關係,...(恕刪)


曝光方面:個人也是覺得18-200mm比較亮,色彩相對較明亮。
焦段方面:就理論而言,本來就是18-105會較佔優勢,不過兩者拍攝的焦段並不一。
手震方面:可能是焦段不夠長,所以防手震的效果不明顯,個人想法,若是焦段拉長150mm以上,或許就會較明顯。還有成功率也要列入評比,拍多次取一張,就忽略了成功率這個細項。以nikon 55-200mm vr2而言,通常我都要連拍三張,以免拍出手震的照片。
深深愛上鋼管..
大大可以試看看先對焦一個點之後一直半按
然後手故意上下左右小晃一下
看看有沒有咬住那個點定格

這樣可以知道VR有沒有作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