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01可得到相當多的資料,但大多在2007年那陣討論很熱絡,和目前DX鏡皇 17-55 F2.8G同屬當年風雲鏡。
歷史講完
先試用再決定是否接手吧

現代與古典的邂逅,28-70 F2.8D是否能承受數位高畫素的檢驗?

硬式保存盒已很少見了

咖啡時間

上圖裁切,紫邊易生是28-70的缺點,得避開白光高反差區域。

反過來用大光圈試拍28-300,微距並非其專長,最近對焦距離比24-70 F2.8G遠

迷人的散景

超商的內裝與贈品,燈管散得很圓潤啊

上圖百分百裁切

大光圈試拍,到底是淺景深對焦難還是易手震而眼睛略糊呢,聽說在70端有點散。

戶外運動攝影

百分百裁切
這老鏡優點是可接在筆者的機械底片機FM2,在數位機的畫質相當於已有的N17-55 F2.8G。奇怪的是拍完用LCD檢視都很銳利,放到電腦百分百檢視卻略感模糊,確定快門夠快且無震動,也許仍未掌握使用訣竅吧。
盒子與鏡身很新,聽說很少用啊,也無對焦馬達的怪音,麻煩的是其中古價也卡在N24-70 F2.8G水貨與 T24-70 VC這兩管鏡頭的夾殺。但傳統做工的精緻與耐用對某些玩家卻是無價的。
若價錢好談,也許能收下來補足全幅的標準焦段吧。
無奈米抗耀光且易生紫邊的 N28-70 F2.8D這種老鏡要如何在數位機身發揮其價值呢?
=================已入手了================
由於品項不錯且價格符合預算(25K 好個友情價) ,所以就入手啦
夜拍測試

星芒銳利

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