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袖清風貧如洗 一隻懶叫任我行』
不管是攝友還是車友,大家對於「生活」應該都有滿滿的惆悵,小時候羨慕大人想做什麼事就做什麼事,總是滿肚子理想夢想想要實踐,一轉眼長大後卻發現肩上扛的是整個世代的壓力、期盼、不公跟現實的折磨,汲汲營營忙碌著社會認為很重要的事物
然後再一轉眼已是百年身。
而那些你曾經仰望的夢早就像丟到馬桶的衛生紙一樣,被沖到九霄雲外去。
自己從事全職拍攝接案至今也算滿幸運的能夠勉強維持基本的生活開銷,雖然存不到什麼錢但是工作時間自由算是很大的好處。
去年藉由一系列的二輪攝影計劃認識了一位在歐洲當過一年背包客的女孩,後來在年尾趁著她學業的空檔我們在2016年的冬天一起在歐洲進行了一次瘋狂的重機旅行,從巴爾幹半島北邊的匈牙利跨越4000公里的距離騎車到希臘。
在這個台灣人刻板印象中充滿戰亂、貧窮的巴爾幹半島自助旅行實在不是件明智的事情,更不用說是冬季的自駕遊,而且還是騎重機一連跨過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蒙特內哥羅、科索沃、馬其頓共和國、阿爾巴尼亞、希臘的九國,我身邊的每個朋友都叫我先買好生前契約跟寶塔再出發啊XD
然而經過40天的瘋狂旅行平安回國後就稍微整理一下攝影作品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我們的行程從匈牙利做起點一路往南沿途經過九個國家騎到希臘,本來以為這會是一趟還算溫暖的(零度以上)巴爾幹半島行程,沒想到最後卻變成一路被歐洲百年難得一見的寒流追殺的亡命之旅。
在開始之前我先帶來一段整趟巴爾幹半島旅行的影片吧!使用的是NIKON KeyMission 80錄製
匈牙利:
我們的起點是匈牙利,這個古老的國度舉目所及都是美麗的建築,大白天就一堆酒駕攔檢讓人懷疑這國家的人民是不是嗜酒成性。

冬季的匈牙利常常起霧,如果有機會登上高處俯瞰這個在多瑙河畔閃耀的城市,你會看到截然不同的美景

由於匈牙利的緯度差不多跟北海道一樣,這裡的冬天日照時間短,太陽不到四點就下山,白天要等到12點左右氣溫才會回升到適合騎車的0度,所以我們在匈牙利每天騎乘的時間都很短,只是即使每天只有在-2~-6度的冰天雪地中騎車兩小時,這還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即使身處在這個冰天雪地中,但是看到這樣的銀白色隧道還是要強忍寒冷停下來拍照啊!

我們來到歐洲的時候已經是十二月中,這時候的歐洲到處都瀰漫的一股聖誕節的氣氛,每個城鎮都會搞一個聖誕市集在市中心,不同於台灣去年辦被罵到翻的聖誕市集,這邊的聖誕市集有著真正在地的特色,也有很多在台灣看不到的東西,來歐洲旅行可以考慮冬季來玩,會有別於夏季旅遊的一番風格。


斯洛維尼亞:
我們買車的地方是斯洛維尼亞,賣我們車的是一個不太會說英文的老爹,所以我們溝通上都是跟他兒子在對話。
我們購買的是一台23年的cbr600f,價錢約三萬八千台幣,含過戶跟保險約四萬牽走,交車那天他們全家人都跑來看我們了呢!XD

在這邊的這段時間天氣算好的多都還有約0~6度之間徘徊,我們也在這邊的森林中第一次露營,晚上還抽了一點時間拍了我慣用的光傘技巧。


只是不知道是跟這個國家犯沖還是怎樣,首先牽車當天就因為溝通錯誤所以在高速公路上騎到沒油顧路,最後還是爬出高速公路的護欄跑去大老遠的農莊跟一位斯洛維尼亞美女借汽油加油(還凹到了一張合照)


然後在市區的聖誕市集溜完冰後又發現錢包被扒走,導致當天的行程變成在警局中做筆錄度過Orz

更不用說後來還在匈牙利顧路,在高速公路上被-4度的狂風吹到冷得半死只好躲到橋下生火等待拖吊車救援。
行程也因為修車大延遲,40天的旅行光是在開頭的匈牙利跟斯洛維尼亞就耗掉了12天以上。

克羅埃西亞:
在經過上述的波折後,我們取消了一些斯洛維尼亞的行程直接來到克羅埃西亞,雖然歐洲人都笑說克羅埃西亞一點都沒有過聖誕的氣氛,但是他們首都的聖誕市集還是非常值得來逛喔~尤其是平安夜什麼餐廳超商都沒營業的情況下你也只剩下聖誕市集的垃圾食物可以吃了XD

狹長形的克羅埃西亞有著巴爾幹半島最美的海岸公路,也因為有了海洋調節氣候的原因,這邊不像匈牙利等內陸國家這麼寒冷,我們在這邊總算體驗到南歐國家應該要有的溫暖陽光,從-6度的匈牙利來到12度的克羅埃西亞真的會覺得這裡是天堂啊!


對身處在亞洲文化的台灣人而言歐洲是個怎麼拍都好看的地方,隨便一個階梯一個廢棄的建築都可以當作創作拍攝的場地,我們在這邊又拍了一些光傘的作品來放放閃了。


克羅埃西亞溫暖的海岸線讓我們又在這邊露營了一次,在獵戶座的守護下或許我們那跟著衛生紙丟到馬通沖走的夢想,也許並沒有那麼的遙遠。

波士尼亞:
我們穿越了三個歐洲文化的國度來到了波士尼亞,在這邊我們首次受到中東文化,從掛著十字架的教堂變成圓頂尖塔的清真寺,人們臉孔的輪廓也更加接進亞洲人,這裡比起我熟悉的歐洲更有異國的情調。

這張在拍攝的時候剛好外面的夕陽透過古堡的窗戶照映在的上形成一個愛心,所以我把這張作品命名為【波士尼亞之心】。
而拍攝的時候為了達到正上方的視角,因此我盡可能的把手伸出去再透過D750的翻轉螢幕來取景,這時候就會覺得翻轉螢幕真的是很好用的功能啊!

巴爾幹半島地區的山脈似乎都是相當貧脊的岩石組成,對農業的發展有不小影響,遠遠看上去都是白色的石灰岩,頗有電影中反派們會居住的險惡之地的感覺。

這個城鎮的街景彷彿就是我們在好萊塢看到的電影片廠一樣,活生生地就像是保留了數百年的中世紀歐洲城鎮的風格,很值得一訪,我們也趁晚上的時候到這個精緻到讓人不斷讚嘆的古橋小景上拍了一張光傘作品XD
(根本拍婚紗了)


蒙特內哥羅:
蒙特內哥羅的世界遺產舉世有名,自己來體驗過一次後才真正會理解到台灣的觀光到底輸在哪裡。
如果我有機會的話應該還會再來一次,這邊真的漂亮到一個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啊。


這個叫做KOTOR灣的世界遺產,在這邊跟機車一起入鏡應該是所有愛車人的夢想吧?


我這趟拍到最喜歡的照片之一就是這張了,騎車騎了十幾年,有了這樣的一趟旅行經驗應該也算是不枉此生XD

只不過在蒙特內哥羅因為行車文化的不同,竟然在某次外出買晚餐的時候被警車團團包圍,只差沒被押入大牢了XD
另外這邊很多海灣非常漂亮,開車的時候不彷留意一下,說不定可以像我一樣找到一個神祕海灣享受超浪漫的海灘露營喔!


這次旅行我攜帶的器材是D750 + 20mm 1.8G + 50mm 1.8D + sigmA 150mm 2.8,還多有一台好旅伴KeyMission 80。
在拍攝大景或是人像拍攝等需要高寬容度跟不同焦段表現的時候使用D750,在騎車移動、市區輕鬆逛街跟長時間用動態影像紀錄旅行的時候KeyMission 80則是更加適合的相機。尤其是騎車遇到下雨甚至下雪單眼必須收起來的時候,KeyMission 80仗著防水防塵還是可以邊騎車邊錄影,跟D750是很剛好的搭配。
這次旅行的上集就先寫到這邊,免得文章過長妨礙閱讀,如果迴響不錯的話再來把下集補完
(下集預告)
穿越匈牙利的冰天雪地來到溫暖的亞德里德海後,以為脫離苦難的火花羅卻沒料到之後的行程才是最讓我們崩潰的惡劣。
在之後的科索沃、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希臘到底會遇到什麼鳥事讓身經百戰的火花羅也感到不如歸去咧?


火花羅的臉書攝影專頁第四維度
火花羅的個人作品網站柯基摩托打抗
火花羅的個人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