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穿越北極的北美重機旅行(上)
攝影/文字:
火花羅 X第四維度
火花羅的 IG:ride_photo
火花羅的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rso3naable
開始之前先看一段我們在加拿大以D7500拍攝的影片吧!
我們的旅程從道森出發,沿著傳奇的ALASKA Hwy一路往南,在這邊的日子除了稍微有點冷以外,大多數時候的天氣都是晴空萬里的好天氣,由於緯度高所以陽光一整天都呈現漂亮的斜射光,當陽光照射在在最美的育空省荒野上,在這樣的環境下騎車真的無比愉快

白馬市是很多人去加拿大追極光時的一個選擇,但是由於大多數人都採跟團,無法體驗到奔馳在ALASKA Hwy的那種感受。
這張使用的鏡頭組合是D7500 + AF-P 70-300mm,由於DX裁切讓鏡頭的等效焦距變成450mm,這樣的望遠鏡頭下呈現的壓縮感極為強烈,我回來台灣後也敗了一隻AF-P 70-300mm,絕對是旅遊鏡的超值好選擇

在加拿大的荒野上奔馳,得特別注意各種野生動物,像我們用時速120公里過彎的時候遇到一隻黑熊擋在路中間,嚇都嚇死了。或者是一大群在路邊吃草的北美野牛,所有的車輛經過時都小心翼翼不敢驚嚇到他們,免得被整群野牛踩爛車子。


離開白馬鎮的隔一天,我們在一個營地露營過夜,當天晚上遇到了超強烈的極光爆發,整個晚上天邊都是閃爍的歐若拉

在白馬鎮附近有個公路旅行的聖地,『路標森林』。ALASKA Hwy當初建造時就是美國要防禦日本可能入侵阿拉斯加的可能,因此修築了這條戰略公路,至今仍是美國通往阿拉斯加的必經路徑。而當初在修建時因為諸多來自美國的工人思鄉心切,因此把家鄉的路牌拆過來釘在此地,久而久之越來越多工人效仿這個行為,因此形成了這個路標森林
而『公路旅行』這個新型態的旅行在二戰後越來越興盛,此地也逐漸吸引全世界的人將他們國家帶來的『贓物』釘在此地,可惜這邊也是只有自駕遊的旅客才會到此一覽美式的公路文化

ALASKA Hwy既然如此傳奇,自然也吸引著全世界的冒險家來此朝聖,我們在這數千公里的ALASKA Hwy上遇到了這三位狂人
第一位是這位德國人,他把他的摩托車車運到加拿大東岸,在一路橫越加拿大來到ALASKA Hwy,當時他正要跟我們一起往南

還有這位加拿大因努特原住民,因為他的妹妹在白馬鎮受到家暴慘死,他為了女性的權利每年都來回用『跑的』往返溫哥華與白馬鎮之間,而他臉上的彩繪,紅色代表女性流的鮮血,黑色代表女性受到的暴力

還有這位當地的原住民酋長,騎著一台重機到處旅行,而他的老婆就開車帶著小孩跟在後面
有趣的是西北領地的特製化車牌竟然是一隻北極熊,而且整個車牌超小超可愛,對比臺灣的車牌因政府無能而越長越大,小弟身為愛車一族真的很羨慕

沿著ALASKA Hwy一路往南,騎遍了條路上的風景,寧靜如鏡面的湖水這條路我印象深刻

在有著水獺的湖邊露營,D7500在夜景表現上以一台APS-C來說算不錯了,如果有意入手APS-C的玩家們可以考慮看看這台縮小版的D500

而露營,一定要配著一堆營火

騎累了,舊路邊躺一下休息

有時候遇到漂亮的景色,就停下來拍照

我們沿著海天公路往溫哥華前進,海天公路正如其名,連結班夫國家公園跟溫哥華兩地,因為由溫哥華這個靠海的地方直達高山的班夫,所以被稱為海天公路,這條路路況極佳也有不少彎道,可以說是當地騎士的聖地
我在這這邊拜訪了Seton Lake,一個非常漂亮的高山湖泊,很多當地人都會來這邊遊玩泡泡水

Seton Lake的湖水清澈,只可惜九月份來此已經有點涼意,在高山上的湖水更是冷冽,當天只有一對來自德國得老夫妻下水玩(真是瘋了)

海天公路一代氣候乾燥,三不五時就傳出森林大火,我們經過的時候剛好某處剛燒完呈現一片黑碳,我們就下去拍拍照了,不過人像的部分大多是用D750拍攝,就不貼上來了XD

經歷了一個月的流浪,我們從阿拉斯加出發總算穿越了整個加拿大來到溫哥華,當地的一群台灣車友早就傳便便等著要好好招待我們,我們也終於吃到了一頓像樣一點的食物,不然這一路上根本就是吃不飽也穿不暖可憐兮兮的狀態

這一篇就先寫到這邊,下一篇再來聊聊美國的旅程吧!
攝影/文字:
火花羅 X第四維度
火花羅的 IG:ride_photo
火花羅的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rso3naable
延伸閱讀:
穿越北極的北美重機旅行(上)
重機冬季縱貫巴爾幹半島
|瘋狂一次吧| 一台重機兩個人九個國度四十天的巴爾幹半島大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