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現在想入手Df二手回不會太晚,我是D610的使用者。
主要喜歡FD的高ISO,低光源的強項。
鏡頭有
騰龍24-70mm f/2.8
NIKKOR 50 f/1.2
hkf07261980 wrote:
主要喜歡DF的高ISO(恕刪)
說畫質純凈度,我會回答是的。。
他的ISO12800能夠賽過今天的D850,而且是毫不含糊地勝出。。


你只要有追蹤相機科技,以及留意相機發展,你就會發現今天的所謂『高感光畫質』,其實還停留在12年前的D3s年代,曾經有一段頗長時期,相機廠都在拼『高像素』,然後大約是2012年及以後,所謂的高感光畫質都是靠『抹』來達成,然後大家才有相機一邊是高感光度不斷擴展,而像素也一并的增加的錯覺。。
(所謂靠『抹』,你只要有同時使用D800E及D810到D850再到Z7的經驗,就會發現『油畫感』越來越重,這就是『抹』的結果。)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原生』高感光度一定比當年的好。。
這方面最明顯的問題莫過於『偏色』——超過原生感光度的話,雖然能夠『擴展』感光度而獲得圖像,但是卻大多會出現嚴重偏色。
近年的原生高感光度不斷的擴大,原生高感光度的表現一定比當年的好。。
所以,當Df使用感光度超過12800後,其表現會比現在的D850/D500/Z7/Z6什至Z50都要差的多。。
然而,別去質疑Df在ISO12800的表現。。
當然,對很多人來說,用到超過ISO6400已經是天方夜談。。

各圖對焦點也各有不同,想知道答案的自己點擊放大看(全部是原廠機身輸出JPG壓縮。)。。
對焦慢?
在當晚迅息萬變的沖突場面中(包括打鬥和拘捕行動,我就不在這裡貼出來了。),Df的合焦率幾達百份百,如果善用泥坑的『四向鍵』,只要選擇正確的『起始對焦點』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當晚整個沖突歷時兩小時,Df的相片選取率超過90%(以成功合焦並符合故事原素計算。)。
可以說,作為『突發新聞』的隨身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我也使用過Df作為收費案的二號相機,畫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是由於設計上的重量分布問題,插上外閃是很不方便就是了(也就是不方便工作,哈哈。)。。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Df需要配定焦鏡(那怕是最老的定焦鏡)才能發揮最大效能,配變焦鏡不是他的優勢,更可能是缺點。






是的,樓主晚了30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