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重要還是後製能力重要

好技術=好照片

好後製=不一定有好照片

好技術+好照片=超過好照片
拿單眼相機 不管你要不要後製 都依定要有基本的單眼操作能力吧(再不會也可以調成傻瓜模式吧)

個人覺得技術和後製的能力都很重要 缺一不可

後製一定能把一般照片處理得更好 這應該沒有例外
至於有沒有需要每一張都調 花2-3小時後製一張 則每人不同

你能在照相機上做的設定也就那幾十樣 沒辦法應付千變萬化的世界
可是後製卻有千百種的細微設定 能讓照片看起來更美好
我們眼睛睜開看到的專家拿專業相機所拍的書、雜誌、報紙裡面的圖片都瑪後製過 就是為了更美麗的展現作品
我們向親戚老婆、小孩或朋友展現自已的成品時
難道你跟你女朋友或老婆說:


阿...妳就是這麼醜啊 臉黃皮膚差 皺紋老斑又一大堆...沒關係啦自然就是美...我去把它洗出來喔
後製是檢測美感的成績單。

台灣對於美術教育一向都不重視,讓許多有天分的人在國小國中時期,在學校教育資源的獲得上總是營養不良。

一個對美感強烈的人,而對攝影來說,基本條件是對光影敏感,如果走在人行道上,對撒在人行道上的陽光敏銳感受的,充其量只能當相機的奴才,而無法駕馭相機,而藝術的層級則是對畫面與內容、事件、故事敏感。

大多數的人對照片後置軟體處理是厭惡的,卻對前置作業做足了財力,買最好相機,最好的鏡頭,靜下來遠觀的想想,

這對最後的作品而言,不也是一種手段、一種後製、一種改變實際物體的後製,只是一般人喜歡唱高調,我不後製!我不後製!我的作品最純了! 其實運用快門、光圈的控制,就已經是對自然的東西後製了!

世界上最純的作品,就是雙眼所見的景象,經過其他媒體表現都是後製了~

如散景效果也是後製的效果,因為我們人眼看得景象很難發現這樣的效果,一般人也不會注意到,原來我們人眼觀視的畫面也有散景的表現,只要用餘光看非對焦的東西,其實都有散景的現象。

如果對於軟體後製斥之以鼻的人,卻追求相機、鏡頭的最高階,反噬捨棄美感的表達性;

對光源、陰影、美感、顏色、對比不追求的一般人,如同自廢美感的手腳,不讓美感散落在人世間,因為在優秀的相機與鏡頭,也無法完全表達大自然的美,這時候軟體後製的存在價值就展現了,而後製的影像處理,更是考驗對光影敏感度的成績單!對光影、色調敏銳有觀念的人,對於後製軟體的學習是如虎添翼,沒有這種能力的人,學習梯度會有很多的瓶頸...

擠出一張美麗照片,過程大家都一樣髒。 五千的相機 VS 二十萬的相機,最後拍出來100分的照片,前者髒在後製處理,後者髒在機身鏡頭。


最後,這可能跟台灣美術教育失敗有密切的關係,而通常這樣的玩攝影的父母,也不會對孩子的美術教育有什麼重視。

沒有美感的人,給其世界最好的影像軟體也沒用!

就像一般人比較熟悉的,沒有美感的人,給其最好的相機,拍出來的照片一樣沒價值!

==================================================
補充: 沖底片的技術,不也等於修圖軟體的運用嗎?

尤其客人常常對老闆說,顏色洗漂亮一點呀!

或者行家會選擇沖印技術優異的店家,這不也是相機鏡頭之後的後級處理。

所以真的不需要在意玩數位相機,還要裝處女。
liucanned wrote:
後製是檢測美感的成績...(恕刪)

說得好~

個人的立場在67樓已經講得很清楚了無需贅言.
一些重技術,輕後製的同好就好比飲食偏食的人,
終究會因營養不良而發生成長障礙的問題.

技術成長在每個階段所需的養份不同.
今天樓主提的"技術重要還是後製能力重要",應該還要加上學習階段而定.
初學者自然是攝影技術重要.等進階一點後;後製能力的培養就超越了攝影技術.
等攝影和後製都有一定水準了,自然了解器材的好壞差異何在,接著再在器材上努力~

如此反覆不斷的追求進步,所以說攝影是學不完的...
無名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c8631506
當然是技術比較重要,若能一次拍的好連後製嘟不用,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及精力,不然圖片那麼多哪改的完...

但若擁有後製的功力呢....遇到沒拍好且無法再重來抓到畫面時,那就會覺得非常非常的重要囉...
skytian wrote:
呵~開個玩笑~女人(...(恕刪)


我的想法跟這位網兄一模一樣,
沒後製的照片好像女人沒化妝一樣 -- 某些場合有點不禮貌.
拍的好的照片好像天生麗質的美女, 淡妝濃妝各有不同風情,
拍不好的照片後製也可增色一些, 以期符合拍照時的觀想.

拍照前的準備...拍照那一刻...然後後製, 這流程本來就是一體的, 都一樣重要嘛.
hsiaoxiao wrote:
搞的半天都會產生一種...(恕刪)

當你在創作時
拍攝和後製都用100%的心力去完成
這些問題也就不重要了:)
https://www.raven.idv.tw/
這問題什麼都可以套阿

炒飯到底是前戲比較重要還是主菜比較重要?還可以多一項射後不理該如何處理?

這問題多爬文也可以看到一堆,版主可以多做點功課~勤著點找,不然很容易被炮~

回歸主題,現今的商業攝影有90%以上都會經過後製,而且修改的幅度不算小,重點在於,修改的目的為何?是為了彌補攝影時的不足嗎?我覺得那樣不是很專業的說法,真正專業應該是藉由後製技術更加強烈強調照片所呈現的風格~

300壯士的畫面風格屌不屌?能不後製嗎?電影業後製所花費的時間比拍攝還多這是稀以為常的事了~

這是個數位時代,後製編修的比例只會更大不會更小,拍攝技術只會成為基本條件,對新手來說,當然後是練好構圖與思考如何利用光影來表達自己想呈現的作品,當你想進階到商業甚至專業攝影師時,你自然而然的就會了解後製的重要性了~

而版主,我誠心的建議您,先把基本的技術,也就是拍攝能力給掌握好,到時你再來思考後製是否需要也不遲~

以上~希望對您有幫助

散景效果是後製作出來的, 還頭一次聽到

對於這個問題, 我下了註腳:

1.動人的照片必須依賴深厚的技術能力, 有人善長一瞬間, 凍結動人的
畫面,表情,故事,活動;
有人好唯美景物, 細細拍攝, 畫面勾動人心

2. 後製實在應歸類為美工修飾, 若純依賴後製創作的人, 該歸屬動畫師


個人覺得對於我新手來說
技術60%後製40%
後製時間比技術時間長
多出來的時間還可以多拍幾張
(OS:這是一個不會後製的藉口)

反正都很重要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