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就值得讚賞,
一定要買全幅機,
依我看就是買6D,
D600也不錯操控性能比較多,
但是其實6D輸D600的地方,
靠拍照技術跟臨場反應都可以克服,
反之D600輸6D的部分,
恐怕就.....
另外,那些老是愛看不起人,
看人家問題問得比較親切一點,
就喜歡當別人都是傻瓜,
拿傻瓜相機拍照就好,
不知道在秋幾點的,
01啦,ptt都超多的,
其他論壇還比較少一點,
說實在很討厭,
如果照片真的拍得很屌的話,
那就算了,但通常是點ID一看什麼料都沒有,
LR也不會,PS也不會,
也沒有在拍鳥,
也不是生態或運動類那種很要求技術的,
到底是哪來的自信這樣上網對陌生人訓話我一點也看不懂。
http://blog.yam.com/h01kevin/article/35564459
你們台灣很出名用NIKON 系統的有二個人
一個是黑面, 一個是他的朋友叫將爸
其中將爸有一篇文章很有幫助對不了解 AF 的人, 因為我自己的作品尤其是拍紙盒人, 美食等等都一定是單點對焦, 而且不是用中間的一點對了焦再構圖的
為什麼這麼重要? 因為在全片副機及大光圈鏡頭下, 你距離拍攝的主體又好近的話, 只用中間一點對了再構圖, 一定走焦.. 不是說機身或鏡頭走焦, 而是因為景深太淺.. 距離太近, 你一動了1-2CM 的距離, 其實已離開主體焦點很遠了
你們如果自己有用過APS-C 跟 FF 全副機就一定明白FF 機比APS-C 另一優勢是, 一樣支鏡是F4 , FF 的景深硬是比你們 APS-C 的更淺更美, 這是事實沒法改變的
另一點想提醒大家的事是, 用回以上的對焦結論 , 請你們各位.. 留心一下微距拍攝區的主題, 留心他們的光圈值, 通常也收到最少5.6 或F11, F16 才拍也有, 為什麼? 就是因為太近, 動了一動對焦已全不同的關係。
如果你們手頭上有像我 35MM F2D 可以近拍 0.25M 的鏡頭, 建議各位 APS-C 用戶找一些小的物件, 中間對了焦及半按快門不放下再上下左右改一改構圖, 留心剛才已對好焦的地方是否已變的不清楚了就會明白多點 AF 非中間一點的用處....
至於為什麼幾十年前的前輩相機沒有那麼多點 AF 也能拍得出清楚的作品, 關鍵說穿了很易明, 就是 MF 手動對焦, 現今世界一樣通用, 當你們 AF 不對時可即時改去 MF 轉下個環, 咁就跟是否用中間一點沒有關係了。
但以上結論只合用在以上條件, 如果你是拍風景區, 或主體有一定距離, 那麼中間一點對了焦再構圖的方式是沒大問題的
希望這樣又幫到大家了
Jimmy Chan
http://jimmychanphoto.blogspot.com
explorer1979 wrote:
關於多點 AF 對焦補充一點
給熱心分享的香港朋友拍拍手。
但是我想有大哥這種功力到能分辨器材、隨之調整使用方式的時候,
樓主也不會上來問這些問題了。
的確光圈全開拍美食容易移焦,但是需要一碗麵只有一塊肉清楚的景深,
我想也跟非有 1/8000 快門不然照不下來的時機一樣多。
而清楚這些機械原理的使用者,基本上窮則變、變則通已經是家常便飯的習慣。
玩到某個程度之後,真的會覺得這些機身都差不多。
至少拿進 LR 拉兩下後沒有人分的出是什麼拍的。
(反而 Sony A99 有些新概念像 AF-Range 還蠻特別的)
話說回來,我突然想到樓主可以考慮一個組合。
Olympus OM-D + Voigtlander 25mm/f0.95 (or the 50/0.95 XD)
應該算是另類思考的一種組合。
-= 散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