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zeng wrote:
我都週休二日
改天有...(恕刪)


好啊! 好啊!
不過12月我週休二日的日子只有兩天,我再看哪一天適合的再先約一約好了


andy30163016 wrote:
想請教一下有用D30...(恕刪)


這個問題就不必勞煩其他大大了,我來回答就可以了.....
因為D3000沒有機身馬達,所以要買鏡頭有馬達的就可以,如Sigma 有 HSM 就OK,或是註明有內建馬達的
35mm f1.8 這支,是定焦大光圈,15-55kit 是沒有他的大光圈,光圈真的差很大........
不管是要表現淺景深,或是室內拍攝,大光圈真的非常好用
原來如此呀~非常感謝Jason0708大大的回答
在網路上爬了很多35/1.8的文,CP值真的很高 ^^
§~請珍惜感受彼此手心的溫度~§
Jason0708 wrote:
提到閃燈,我就有一堆.......
只好等租大大起床後......(恕刪)

啊....這星期沒輪大夜,呼~終於不用加班了....但相對"小朋友"也減少了

關於外閃,有分ITTL和沒有ITTL的,有ITTL的拍起來就很輕鬆,像小弟有的"SB-600",而沒有ITTL的就必需要做一點功課,小弟敗閃燈之前,為了試單點無ITTL的外閃,小弟D3000就犧牲了不少快門數,也爬文做了不少功課,最主要的是姊夫的指導,所以單點的我也會用,但ITTL真的比較方便,所以小弟寧可簡單一些,多交點小朋友出去,換取拍照的方便樂趣。

看大大的形容,應該是入手單點的舊式外閃,只是不知道是那一個,因為有ITTL的閃燈會自動調出力,而D3000的內閃當然會自動調出力,因為D3000的內閃可是ITTL的哦只是GN值不大就是了,還有D3000不能使用離機閃除非....請參照D3000說明書P.162~P.163。

要詳細說明,真的是長篇大論,如果大大有興趣,還是建議爬文,我簡單說明,讓您快速使用外閃好了。
手調舊式單點外閃,簡單來說閃燈上的設定調到和相機的設定一樣就行了,相機ISO調多少,閃燈就調多少,快門的話一般都設在1/60秒(為什麼呢?建議爬文),總之,開啟內閃的話,快門就一定會固定在1/60秒(不是相機壞了哦)除非用M模式,不然會不能改,當然快門時間也是可以變的哦,而光圈也是沒有固定的,隨相片亮度改變,但室內大部分快門在1/50~1/60秒,光圈都開在4~5.6之間。

大大有興趣可用35MM1.8G這顆鏡頭,針對固定的物體試拍,相機ISO200還有ISO400時,快門固定在1/60,光圈開2.8還有開4和開5.6各照一張,就可知道ISO和光圈對相片的影響,而ISO200還有ISO400時,快門固定在1/50秒和1/80秒,光圈固定在4,就可看出快門對景深和背景的差異在哪?當然閃燈的設定也要和大大的機身同步,只是有一點要注意,要看大大手上的閃燈的M值,看是從哪裡到哪裡?那個就是閃燈的安全曝光距離,離主體太近或太遠都不行,只要試拍過後,相信大大也就會用單點的外閃了。

但還是建議給對閃燈使用有興趣的人,真的要去爬文章,不然我在這裡的第80樓貼的曇花,即使有ITTL,在那麼近的距離一定是過曝的,如果不是有使用過單點的外閃,了解如何去設定,說真的,有ITTL的SB-600給不會用的人,一樣是拍不起來。所以要用外閃一定要了解ISO值和光圈還有快門和GN值的關係。
有時候ITLL還是需要自己設定過才會曝光正確,但大部分使用上還是相當可靠的。

還有,室內有閃沒閃真的有差,能不能、會不會跳燈更是關係著相片的主體的立體感。所以,要買外閃的話,還是建議買有ITTL的及能否擺頭(跳燈用)的外閃為優先考量,如果以價格先決和C/P值考量的話,ITTL的最好能買到SB-800,不然就退而求其次買SB-600(小弟就是啦!),單點外閃的話就是PANASONIC PE-36S的首推。

andy30163016 wrote:
原來如此呀~非常感謝...(恕刪)


有APSC系統相機的人,尤其是使用無機身馬達的機種的人,AF-S 35MM1.8G這顆是必敗的啦!

小弟常常帶著D3000+AF-S 35MM 1.8G+AF-S 18-70MM 3.5~4.5+SB-600這種組合出門外拍,就很夠用了。

有時候不想帶那麼多,就是D3000+35MM 1.8G,唯一的缺點......桶狀變形,所以拍人的話,不要離人太近,就不會那麼明顯。若想要有輕微的魚眼效果,請近拍大頭,即可完成。

租3000 wrote:

啊....這星期沒...(恕刪)


果然租大大給了詳細的回答,多謝租大大....
我大概了解了,所以其實D3000本身的內閃還蠻好用的...我試過,真的自己會調出力大小耶....
我買的外閃式GN-460 II,看來是沒有iTTL,必須手動調出力.
所以看來要自己花一點時間去測試啦.....
如果拿來單閃,他是靠光啟動,必須開啟相機的內閃才行.........
剛剛試了一下,其實在室內,開出力最小的狀況下,快門可以高個一兩級,又不會太刺眼
也不會讓現場顏色失真太多。
全出力時就有點誇張了,亮到眼前會出現視覺暫留...當跳燈可以啦,打天花板再下來
而且前面有加肥皂盒,比較不會那麼刺眼....
還得找個時間多試試..............
Jason0708 wrote:
果然租大大給了詳細的...(恕刪)


哦~永諾的GN-460 II是單點的外閃,還不算舊外閃,只不過沒有ITTL,還滿便宜的,但就是不知道實不實用,這顆滿好調的,就機身設定M模式,ISO 200 或 400都可以快門設定在1/60,光圈設定在5.6,閃燈就那幾個出力級距,試到可以曝光正確的就是了(但最好和主體保持3公尺左右的距離)。

調好之後,就記住這個級距,日後※除非機身沒得改了,才去調閃燈的出力※
太亮則降低ISO值,太暗則提高ISO值,再不行調大光圈(但多人合照不要超過3.5以上,否則兩邊的人都會糊掉),再暗則降低快門速度(容易手震),還有快門不要超過1/200秒,除非有支援高速閃燈,不然會拍到快門簾(就一半黑的一半清楚的相片)。

跳燈不用加肥皂盒柔光罩,但要拉反光板,可再自製加大反光板就可打小跳燈(角度在45~60度間),如果直打的話就要加上肥皂柔光罩,但比較不建議直打,最好還是在30度間的光線會比較柔和。

最重要的是,如果閃燈不支援ITTL,如此一來也無法支援"後廉同步"還有"防紅眼"閃燈模式。
感謝各位的解釋 我今天上台北一整天 回到家就開始在爬文章了

真的很豐富也很精采

讓我對閃燈的知識又上了一小層


問一下一個問題 閃燈上面有一塊 馬賽克的透明版 他的用途是否為把燈打散呢?

如果各位在拍婚禮宴會時是否會將透明版和白色板 一起使用?

那塊馬賽克透明版的正確使用時機為何?



抱歉一開始就問了一大堆問題 請各位見諒 也謝謝各位的幫忙以及回覆




玫瑰會凋謝不是因為風水不好而是缺少懂得欣賞的人
Jason0708 wrote:
好啊! 好啊! 不過...(恕刪)



我12月也是只有放 11 12 這兩天剛好都是假日


先是放 日 一 (05 06)
在來放 六 日 (11 12)
最後是 五 六 (17 18)


之後就要在等1月個左右才有放到假日了


我做4休二的 在觀音工業區上班 公司是做太陽能晶片的


有機會在一起聊天 聊拍照 看飛機


大家都是住桃園縣 真的是有緣阿!!
玫瑰會凋謝不是因為風水不好而是缺少懂得欣賞的人

租3000 wrote:
哦~永諾的GN-...(恕刪)


當初就是看他便宜,而且在我下班路上就有人賣,所以買一支來玩玩
那支閃燈還不錯用啦,除了沒有iTTL。就用M模式調整出力,蠻多級的
回電也很快,閃燈角度調整範圍很大,整體來說還不錯,只是沒多用,其他問題待發現


love2000530 wrote:
我12月也是只...(恕刪)


改天再約 Chiazeng 大大,大家一起去吧!
租3000 wrote:
有APSC系統相機的...(恕刪)

哈哈~對呀~35/1.8這支幾乎必敗~除非有足夠資金上35/1.4
那35/1.8這支會有紫氣的現象嗎!? 還有大大都會上保護鏡嗎!? 用哪種保護鏡有差嗎!?
§~請珍惜感受彼此手心的溫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