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全幅單眼拍出照片的通透感


elfwong wrote:
雖然”通透感”無明確...(恕刪)


可是我以前用4/3機種或是現在用APS-C在陰天也都沒有遇過你拍的那種白霧感~~~我覺得那個白霧感是鏡頭造成的,然後曝光度程度也有可能是造成白霧感的主因

APS-c機種XE1...拍攝條件:中午、陰天


4/3機種E300(超老、雜訊超重)...拍攝條件:下午六點、陰天


再來我覺得拿底片來比感光元件怪怪的~~不要說FF對APSC,APSC底片對FF CMOS,CMOS都必一定能贏

然後如果覺得照片曝光不足就先抱歉~~這我個人偏好~~

wdragon12 wrote:
可是我以前用4/3機...(恕刪)


e兄的那兩張照片,景色不一樣,一個吃到了過曝的天空,一個完全沒吃天空,
所以曝光差異可能也影響畫面了品質,
再者,這兩張畫面的透視感看起來差不多,
也就是拍攝距離應該變化很少,但是右邊的畫面一個有出現樹葉擋住,
另一個則沒出現,我不認為是同一天拍攝的。
這個問題的最根本問題是...

通透感是啥?定義是什麼?
它是專業術語嗎?有標準範例嗎?
誰能確切的解釋它是什麼樣子?或什麼樣的照片才叫沒有通透感?
不要大家圍在這裡講半天,根本不知道在討論什麼
淪為「我這樣的圖算是有通透感嗎」大樓

有些人一講到通透感必扯到全幅
難道景深越是短淺,主題背景能達到高分離度的畫面通透感越高?
還是片幅越大,雜訊越低,所以通透?
話雖如此,很多人貼出來的圖不要說是一百萬畫素
甚至只有三十萬畫素耶?這樣能看出雜訊或細節的差別嗎?

還有,網路上能提供較佳圖像品質的圖床不外FLICKR和PICASA(現GOOGLE)
要談論這麼玄奧的東西,儘量維持畫質,甚至提供5MP以上的大圖應該是必須的吧
通透感

立體感

空氣感



每次這種關鍵字一出現
就是大家瘋狂貼圖各自表述的機會

不懂的裝懂
懂的裝不懂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elfwong wrote:
你是否記得小DC照片那隔一層薄膜的霧霧感更嚴重?
所以片幅加大是可讓雜訊減少,應說是雜訊不再放大


您這叫雜訊問題,不叫"通透感"

我若亮一張照片給您來猜

您有把握猜出它是FF拍的還是APS拍的? 或是v1拍的嗎?

光看"通透感"

你那兩張照片拍的時間還有DSLR的設定,甚至你掃描照片的質量都有影響

講白一點

FF拍出來的照片,裁一下變成APS,這一下就沒通透感了嗎?

fake802 wrote:
e兄的那兩張照片,景色不一樣,一個吃到了過曝的天空,一個完全沒吃天空,
所以曝光差異可能也影響畫面了品質,
再者,這兩張畫面的透視感看起來差不多,
也就是拍攝距離應該變化很少,但是右邊的畫面一個有出現樹葉擋住,
另一個則沒出現,我不認為是同一天拍攝的。


說的沒錯

我就不信FF都不會拍出第一張的畫面

我也可以第一張拉一下對比,說它通透感不錯,是FF拍的
whitewater3 wrote:
我不知道別人的意思啦
我的通透感意思是
並非只是淺景深
也不是日系的空氣感
而是前後景分明,充份壓縮,又不失細節
有層次與立體,主題明顯

不知道大大們懂我的意思嗎@@//

謝謝


我懂您的意思了

您這照片不說明了嗎?

就是散景淺景深啊

您說"並非只是淺景深"

那我們應該把散景拿走,再來談"立體"或者"前後景分明"

散景就是要突顯主題,也就是大片幅最明顯的特點

另一個則是雜訊問題

其它的,只要是對應的焦段,都應該能拍出一樣的效果

最簡單的就是你把一張沒散景的FF風景照裁成APS size,因為"APS焦長"長了一點,就少了通透感了嗎?

有這回事嗎? (我們把散景扔掉)

fake802 wrote:
撇開通透感不談,單純...(恕刪)

不好意思請問通靈感是..? 需要乩童或靈媒嗎....是拍靈界朋友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