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feiho wrote: 謝謝我是收變焦老(恕刪) 這個可是一支好東西來的!副廠舊鏡,都需要面對2010年10月以前生產的性能風險,因為自己年起,泥坑的對焦系統運算出現了重大改變,那些前以前生產的副廠鏡頭,除非回廠更新韌体,否則都會出現大小不一的對焦問題的。。
前面提到,有些拍攝環境是不容許使用閃燈的。。例如拍攝嬰兒。。。儘管我個人認為並不會造成危險(我家兩小魔怪,從出生第一周開始就被我用閃光燈拍了不少照片,現在兩個都已經長大成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了。),然而有些父母還是非常介意的。所以這時就需要熟識自然光的拍攝手法了。。自然光的拍攝手法,其實要訣就在於尋找光位。。而每個現場的光位也不盡相同的,例如屋室之內,但是,只要我們細心,還是可以找到解決之道的。逆光人像,我個人認為處理得好(前期+後期),整体影像是非常之吸引的,而且逆光照片,特別適合拍攝少女和嬰兒,都能更加彰顯陽光氣息和天真無邪的感覺。。D750 + Sigma 35/1.4 ART,M模式 + Auto-ISO,ISO800 + f/2.0 + 1/50s,平均測光,+1級曝光補償。這是給朋友初生嬰兒拍攝的人像照,儘管只有35mm焦距,但在超大光圈和超近距離的加持下,景深還是淺得連五官也包不住的。
qseal55 wrote:拉丁舞蹈拍攝D70 (恕刪) 很有節拍感的圖像。。『全情投入』的街頭表演藝人。Df + Nikkor Auto-S 55/1.2,M模式 + Auto-ISO,手動對焦,ISO1600 + f/2.0 + 1/320s,平均測光,-1.3級曝光補償。
『火車上的老人』D800E + Sigma 70-200/2.0 DG EX OS,A模式,ISO1600 + f/2.8 + 1/6400s,點測光,無曝光補償。這組曝光組合很怪是吧?如果把曝光組合改成ISO400 + f/2.8 + 1/800s就完美了。(這個組合跟上面是同一個曝光量的。)原因是在火車廂內,原本是在拍玩耍的小孩子,由於受車窗外陽光的影響,感光度又是固定的,所以就飆成了那么高的快門速度。這裡也顯示了M模式 + Auto-ISO的優勢——既能保住ISO值,同時又能快速設定想要的快門和光圈值。而A模式是做不到的(雖然也可以使用Auto-ISO,但是卻會優先計算快門值,相對的未必是攝影人自己想要的曝光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