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期待度最高鏡頭24-120mm f4,PK自家大三元


elvisbar wrote:
沒錯,這款邊角失光用...(恕刪)


> 如果真的很介意,那還是使用aps-c的片幅會比較適合

放棄FF已是不可能
想測測看28-300倒是真的
請問有敗入24-120的大大們
是不是在全幅機上24mm端的周邊失光都會很明顯?
我己經準備月底要購入了
一般測試邊角失光時大多面對白色物體來拍攝
若沒有將曝光補償個1EV以上,其實曝光都是不足的
在這種強烈曝光不足的參數下,邊角失光也會被加以凸顯出來
但是當你實際使用時,特別是開啟邊暈補償功能後
24端的邊角失光應該不至於造成甚麼影響

下方拍一些比較圖給各位參考,全都是24mm端光圈全開,對著一扇白色門拍攝
左邊是沒開邊暈補償,右邊有開邊暈補償
點測光,由上而下,曝光補償分別為0EV, +0.7EV, +1.0EV (即使加到+1.0EV,但曝光仍是不足)
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其中的異同
當然啦...因為是縮圖,所以失光也會更明顯...
+0 EV, 左圖未開邊暈補償,右圖有開邊暈補償

+0.7 EV, 左圖未開邊暈補償,右圖有開邊暈補償

+1.0 EV, 左圖未開邊暈補償,右圖有開邊暈補償


大家應該不難看出,即使是24mm端,光圈也全開,
但是越接近正確曝光值時,若再搭配機身上的邊暈補償功能開啟
邊角失光的情形其實已經可以得到不錯的控制了

elvisbar wrote:
一般測試邊角失光時大...(恕刪)


請問前輩.......
是這支才有這種現象還是全幅的宿命?
24-70及16-35也都這樣嗎?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chienyu35 wrote:
請問前輩.........(恕刪)


我不是前輩....
借一下kenrockwell.com的圖讓大哥您參考一下好了
不知道是否解釋了您心中的疑問?
24-120 f4VRII

24-70 f2.8

28-300



另外,kenrockwell在該網站比較建議28-300mm VR
主要是因為這隻28-300價格比24-120mm f4便宜了USD$270 (近九千台幣)
而鏡頭解析力差距並不是很大,還多出了120-300mm的焦段可以用
而在台灣這兩隻店面問到的售價是只差NT$5500~6000
讓台灣的消費者比美國的消費者又更加難以抉擇.....
看來這顆的失光跟C24-105一樣恐怖...
個人很不喜歡這樣的失光,最邊緣的地方太深了
而相機都可修正,可是修正一部分回來畢竟是模擬的...

一直不敢考慮C24-105就是恐怖的失光啊!!

elvisbar wrote:
我不是前輩....借...(恕刪)

感謝elvisbar兄~~
非常清楚明瞭.....
這管F4邊暈情形真的很慘哩.....
本來想說D700到貨後要順便牽一管24-120 VR F4
這樣的失光情形我都熄了...16-35的情況比它輕很多...
本來預估要買24-120,年底或年初再進16-35
看來得放棄24-120了....先入16-35...
但....我的普通焦段要買哪管才好....
24-85有人說變形不規則..
S24-70口徑太大..
N24-70脆弱又重....
找不到Mr. Right.....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chienyu35 wrote:
感謝elvisbar...(恕刪)


不用客氣~
小弟也只是轉貼國外網站的測試圖啦!
不過關於邊角失光,個人認為實際使用上是不太會造成什麼困擾的
實際拍攝時的入光量通常也都會遠大於面對測試中白色牆面的入光量
因此也讓邊角失光變得不怎麼明顯
此外,測試中就算24-70或28-300在光圈全開時的邊角失光跟24-120也沒太大的不同 (28-300在焦段100mm之後還更慘)
個人使用好幾天了,對這問題倒是一點也不擔心

elvisbar wrote:
一般測試邊角失光時大...(恕刪)


感謝大家分享
我決定了
那麼多鏡頭,還是只有這顆適合我
變型我不介意
失光就用邊暈補償...看了那麼多測試可以接受了

不用對邊暈問題太擔心吧, 只能說數碼化後的相機實在太方便了, 在實拍的情怳下開啟了邊暈控制的話, 看到暗角的機率不大

這張是f/4:


這張是f/5.6:


不是在拍一張白紙的話, 蠻看不到刺眼的暗角的, 只要不是吹毛求疵的, 我覺得還可以接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