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D800‧3630萬FX畫素之王


diffusionless wrote:
越高畫素,在顯示器下100%放大時候,實際上等於是作比低畫素放大更大動作,所以越高畫素對於震動敏感是在於此


1.您提到的這點,前面網友有補充到,高畫素不僅對被攝者是一種考驗,也是考驗攝影者的能力,看來我自己也要檢討了,不然有什麼瑕疵都免不了被放大檢視。

2.其實不論是哪一家相機品牌,RAW跟JPG都會有不少的差異,尤其是細節的部份;但目前國內外的攝影網站在提供拍攝樣本時,似乎還是以JPG直出為大宗;且某些品牌的相機拍RAW的話(例如:富士、理光),隨機附贈的軟體解出來的RAW檔色調會跟JPG天差地遠,因為色彩描述檔不支援,整個顏色會非常遭,甚至解出來的細節還不如JPG,這也是為什麼都還是以JPG實拍照為主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mhlin01 wrote:
小弟不才
誠心請教

若說3600萬畫素的D800對於輕微手震會非常敏感
但是就感光元件來說
似乎D800的畫素密度跟D7000差不多
怎麼這些日子以來
好像沒聽到D7000用家有這類困擾

若說一般街拍或生活照還要上腳架
那應該會讓小弟卻步吧


"畫素密度"影響的只是每個像素受光的單位面積,跟"畫素大小"並不能混為一談唷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可能因為我的問題太外行了,沒獲吉大回應,對吉大造成困擾感到很抱歉!

只好依愚見自行推敲我先前所poD800與5d3兩張圖所隱藏的故事

1.same model and same dress,which means two photos were shot on the same day!
同美眉,同衣,代表同天拍攝

2.D800 iso 開到2500,而 5d3 的iso只開到320
推敲吉姆林大在當天先用5d3拍model,後用D800拍該model,
拍5d3應該在下午四點前拍,拍d800時可能已經四五點天色明顯變暗以後
所以雖然同人,同衣,同天拍攝,快門一樣,光圈差一檔,但是兩者拍攝時點卻差好幾小時!
比較標準仍不一樣!

所以兩張比較基礎仍不同,無法比較!

外行的我仍想問各位大大的是:難道D800國外的sample驚豔細節的原圖(如那外國嬰兒的臉),難道都是上腳架才得以拍出? 戶外陰天不打閃燈不上腳架,拍人像能拍出嗎?
拿到機子之後拍就對了,不要想太多,會不會手震模糊應該和安全快門或手持穩定度比較相關...
mhlin01 wrote:
若說3600萬畫素的D800對於輕微手震會非常敏感
但是就感光元件來說
似乎D800的畫素密度跟D7000差不多
怎麼這些日子以來
好像沒聽到D7000用家有這類困擾



前面吉大有解釋過了, 不知你看懂了沒?

因為這時候的考慮, 是以"每張照片有多少畫素"為單位, 而不是"畫素密度"為考量.

舉個例子, 你若拍一張完全一樣的大頭照, 用D800和D7000各拍一張. 如果你拍的時候是有一樣程度的手震, 由於D800在同樣的解析度下可以放到比D7000多出一倍左右大小的圖像, 這樣手震的程度同樣也會放大多出一倍,會比D7000明顯得多.

再舉個例子,你拍了一張幻燈片,用放大鏡loupe在燈箱下看頂多放大5~6X,有沒有手震還不一定看得出來. 但你若是用幻燈機投影在螢幕牆上,一下子放大100X以上, 輕微的手震都完全無所遁形! 這也是以前專業攝影拍靜物時都嚴格要求必須放在三腳架上拍, 即使安全快門也不行手持.

不過你若是欣賞照片永遠都用你同樣電腦LCD來看,不管用甚麼相機拍的就都是放這麼大在看, 而非1:1的話,那其實D800並不會特別更加明顯顯出手震,你頂多感覺D800的圖看起來比D7000細緻一點,如此而已. 問題是,在這種情況下,你還需要D800嗎? D7000就綽綽有餘了啊!

吉姆林 wrote:
其實不論是哪一家相機品牌,RAW跟JPG都會有不少的差異,尤其是細節的部份;但目前國內外的攝影網站在提供拍攝樣本時,似乎還是以JPG直出為大宗;且某些品牌的相機拍RAW的話(例如:富士、理光),隨機附贈的軟體解出來的RAW檔色調會跟JPG天差地遠,因為色彩描述檔不支援,整個顏色會非常遭,甚至解出來的細節還不如JPG,這也是為什麼都還是以JPG實拍照為主。...(恕刪)


小弟用過的nikon機身不算少
尤其以D200之後的機身來說(D200、D7000、D700)
在JPG跟RAW檔的部份實在是差很多
JPG會明顯軟(也可以說是柔和)
但RAW的影像卻是明顯扎實

國外提供的拍攝樣本雖然提供的是JPG
但不少卻是從RAW轉JPG的

而吉姆林大大您指出富士、理光附贈的檔案因為色彩描述檔不符
顏色會非常遭
小弟也建議
既然要做到測試
以軟、硬體資源上的不足當作"原因"
似乎無法做為公正比較的立足點

例如
某品牌也許直出JPG很優異
也許某品牌raw轉出的JPG很優異
但評測時,只放上直出JPG成品時
就只能看到某品牌顏色是討喜的,甚至細節很優異
另一個品牌就明顯比較遭

雖然聽起來像是雞蛋裡挑骨頭
但既然有心想做公正公平的評測
也希望能忠實呈現評測物應有的水準

最後
很謝謝您辛苦的測試
測試相機

是非常辛苦的事

尤其是要對不同機器一再重複相同的事

永遠沒有最完美的測試結果

但是你卻能感受到測試者用心的程度

加油~

吉姆兄 ^^
http://tw.myblog.yahoo.com/tmtcman/鮮師影像HDV攝錄影器材部落格 Facebook搜尋也有~
回 劍論山華兄

我看到好多日本和外国用家的用後感都説不用三脚架


「それから三脚が無いとブレブレ写真の大量生産だと思っていましたが、歩きながら撮っても十分使えたので安心しました、28-300を欲しくなりました。」

「原先想不用三脚架拍会出現在大量手震的照片, 但是一面散歩一面拍照都已經不会有手震的問題,安心使用。想入手28-300mm」

用家感想連結

http://review.kakaku.com/review/K0000339852/
randyj wrote:
國外提供的拍攝樣本雖然提供的是JPG
但不少卻是從RAW轉JPG的

您的意思是只要可以拍RAW檔,就該將RAW→JPG才是公平的測試?
就跟我前面所述相同,FUJIFILM X10為例,它用原廠軟體解出RAW之後所得到的JPG,不僅色調完全跟富士強調的"軟片模擬"扯不上邊,且銳利度更是差上一大截,鬆散許多(唯有細節多一些些),試問?這種結果會比較公正嗎?我都搞糊塗了...還是說哪種呈現方式對該機種有利,我就該以哪種方式呈現?

randyj wrote:
小弟也建議
既然要做到測試
以軟、硬體資源上的不足當作"原因"
似乎無法做為公正比較的立足點

感謝您的意見,但您認為該如何測試,才叫做有公平的立足點呢?
小編在往後的測試,也可以試著參考看看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