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型男之路之Nikon Df 不專業分享

MUS wrote:
但是畢竟磨了就又少一隻原廠原裝, 至少Df 不用改鏡尾, 還能保持鏡頭原狀吧?

個人的價值觀,原廠原裝還是比不過可以用可以拍。鏡頭要裝上相機才有生命。因為這樣,小的在入手D700之初,就把老爸留下來的四支non-Ai老鏡全部拿去磨屁股。用到現在這麼多年一點也不後悔。
Df是可以不用改鏡尾直上,但那種操作方式(1.用機身轉盤輸入光圈值測光 2.轉鏡頭光圈環至相同設定值然後拍照)讓人感覺有點倒彈。
也許吧?Nikon是覺得既然說是"純攝影",要復古就復古到底。回到使用non-Ai鏡時代,大家先用測光表測光,再調光圈快門拍照的做法。而小的雖然有短暫摸過老爸的大F,但接觸最久的還是已有連動測光的FM2。還是習慣轉了光圈環,機身就會知道的做法。
cchangg wrote:
該罵哪個就罵哪個;一篇舒情文不寫的甜甜的,偏加點酸料進去,
也難免惹來我這支蒼蠅。


都說了您錯的地方不是在EVF與OVF之爭
而是樓主雖酸了SONY沒有五菱鏡---->對事(有沒有被前面的人洗臉了,有嘛)
但您卻因此評論了樓主本人----->對人(您不覺得您這樣說有錯,對嗎?)

還有一件事,EOS M這個料誰加的?不就是您嗎?

cchangg wrote:
還是直接嗆 Sony 沒有裝五菱鏡、不合你胃口最快。
不要搞那種企圖拉 OVF 眾來鞭 EVF ,事實上只是想扁 Sony 的花招。


所以您可以拖EOS M出來酸,而別人酸sony是不行的?

壓力鍋 wrote:
個人的價值觀,原廠原裝還是比不過可以用可以拍。鏡頭要裝上相機才有生命。因為這樣,小的在入手D700之初,就把老爸留下來的四支non-Ai老鏡全部拿去磨屁股。用到現在這麼多年一點也不後悔。
Df是可以不用改鏡尾直上,但那種操作方式(1.用機身轉盤輸入光圈值測光 2.轉鏡頭光圈環至相同設定值然後拍照)讓人感覺有點倒彈。


相容性是Df 強調的fusion, 要兼容過去的歷史就是會有很多妥協的地方, 操作, 按鍵, 轉盤設計都是.
全拿去磨之後, 原始鏡頭就遭破壞了, 從過去DSLR的歷史來說是OK的, 磨掉耳朵就是為了求能夠相容使用, 但是現在Df 提供了不用破壞老鏡的相容性, 同時也要兼顧新的G鏡, 本就是一個歷史傳承的用意, 更能保全這些舊鏡頭, 出發點不能只看老鏡好不好用而已.
^^A 請多多指教~

cchangg wrote:
我是 SONY 粉,但我進來是看不慣樓主酸 EVF。
沒想到挖出樓主根骨子裡事實上是想酸 Sony,
要嫌 Sony 就直接講呀,繞彎子罵 EVF ,為什麼要這麼費力呢?
...(恕刪)


我想樓主的用意應該不是要酸EVF, 他主要應該是講突起的軍艦部造型裡頭就是五菱鏡, 而其他廠牌是為了造型而作成突起的軍艦部, 裡頭放的則是EVF, 因為實際上EVF也可以像Xpro1/ GX7等等放在機身旁而整體方正, 不用突起的軍艦部.

但是平鋪直敘的文字, 戴著有心的眼鏡會看成不同的色彩的.
^^A 請多多指教~
MUS wrote:
我想樓主的用意應該不...(恕刪)


您完全了解我的心阿~嗚嗚嗚~我要流淚了~
MUS wrote:
我想樓主的用意應該不...(恕刪)


我實在不覺得"假文青"、"矯情"這類的文字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同樣的話如果反過來形容Df不知大家怎麼看?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MUS wrote:
相容性是Df 強調的fusion, 要兼容過去的歷史就是會有很多妥協的地方, 操作, 按鍵, 轉盤設計都是.
全拿去磨之後, 原始鏡頭就遭破壞了, 從過去DSLR的歷史來說是OK的, 磨掉耳朵就是為了求能夠相容使用, 但是現在Df 提供了不用破壞老鏡的相容性, 同時也要兼顧新的G鏡, 本就是一個歷史傳承的用意, 更能保全這些舊鏡頭, 出發點不能只看老鏡好不好用而已.


並不是鏡頭也N家,機身也N家,鏡頭和機身都保持全身不破相,真正使用起來卻像是被當傻瓜一樣就叫做歷史傳承吧?
說句讓人敏感的事實,真要讓non ai在數位感光元件上發揮,不論手動對焦,還是手動曝光,A7根本玩勝Df,您說這叫歷史傳承,我覺得這個偉大的任務Df根本是搞笑了.
好吧Df還是有傳承到的,只看軍艦部還真的以為是FM呢!

(可是FM還頭好壯壯,划算又忠實,真要文青,何不直上一台真的FM試試..)

Horology wrote:
我實在不覺得"假文青"、"矯情"這類的文字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同樣的話如果反過來形容Df不知大家怎麼看?


其實對Df 形容假文青或者矯情類的用詞遣字本就不在少數, 您看好幾棟樓都是有類似的描述, 尤其是跟A7的比較, 只能說一樣米能養出百種人, 非關好壞, 只是見解不同而已.
^^A 請多多指教~

biaw78 wrote:
說句讓人敏感的事實,真要讓non ai在數位感光元件上發揮,不論手動對焦,還是手動曝光,A7根本玩勝Df,您說這叫歷史傳承,我覺得這個偉大的任務Df根本是搞笑了....(恕刪)


真是敏感的事實...請問A7 該如何完勝Df?
要透過轉接環支援的話就不用多提了, 哪天沒帶轉接環不就得用手扶?
對SONY/ Minolta 自家的鏡頭支援數量呢? 不靠轉接環根本就是沒幾支, A-mount 好鏡頭的重量接上了也失衡.
手動對焦/ 曝光又如何, Df 一樣支援Live view, 更不要提A7孱弱的電池壽命, 再慢慢對下去就甭想多拍了. A7 除了售價和體積重量外 (可以透過轉接環轉接的話能接多家鏡頭也算的話, 那轉接也算進去), 其他真正拍照性能根本不可能完勝Df.
^^A 請多多指教~
這台真的是很有型,看的很心動
vodo0422 wrote:
就在上禮拜,Niko...(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