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Kuo wrote:你可以抽空去翻閱一下...(恕刪) 是啊,之前有看過,那時就覺得很怪,已經是CANON 高階機,那麼密集中在中央有什麼意思? 現在D3 又是一樣?!中間密密麻麻多了30點,不如周邊上下左右多個4點的實用~
先向Ken致敬喔,這一篇真是用心撰寫的優質報告啊。我也來分享上次在國祥體驗新一代鏡頭與機身的感受,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與AF-S NIKKOR 24-70mm F2.8G ED都是恆定光圈的G鏡,由於匆匆試拍一次,不敢驟下定論,除了鏡頭崎變校正與超音波馬達明顯改善,對焦更迅速之外,尚無法察覺其他優點,以個人實際使用經驗在對焦速度上似乎有以下傾向: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 > AF-S NIKKOR 24-70mm F2.8G ED > AF-S 28-70mm F2.8D> AFS VR 70-200mm F2.8G ED IFP.S. 迷焦的問題似乎仍未改善。D3機身的進階設定比起任何前代機種都齊全,終於在Nikon DSLR上看到一些早該擁有的設定,例如對比級數變多,這對行家來說,是一個重點,對一般使用者而言,略嫌繁複,因為設定的介面位於太底層,相對的降地機動調整的便利性。連拍速度非常快,不過彈匣(Cashe)太小,打完一輪之後要等到buffer倒乾淨才能續打,覺得有點像把烏茲設定在半自動。末了也要提一下自身的感受,看來DSLR產業也採用了Intel/AMD的跳蛙策略,永遠只見旗艦機種卻見不到終極機種,看來理想中的成熟機種還有得等呢。至於高ISO的表現對運動與生態攝影是福音,對其他特殊需求來說也是大大的驚喜,此舉的確大幅提昇也擴展了低照度場景拍攝可能性,我想CSI一定是會買的啦。D300嗎?我沒來得及摸...^^
okameyuki wrote:D300中央15點+...(恕刪) 最小到f5.6都還可以用十字對焦,那f2.8光圈更大,何難之有?市面上唯一會有輕微困難的大概是18-200mm f3.5-6.3 or 18-250mm f3.5-6.3, 或是望遠鏡頭加了增距鏡以後光圈小於f5.6時,這時15點十字對焦就會一點困難吧!
KenKuo wrote:因此D300最多的狀態可以裝載三顆EN-EL3e鋰電池 手把的設計與以往不同。應該機身裝一顆,手把一顆,最多只可以裝兩顆EN-EL3e吧。來自dpreview的圖可證:http://a.img-dpreview.com/previews/NikonD300/Images/gripbatteries.jpg
KenKuo wrote:哇!原來把手指能塞...(恕刪) 當然吧。裝上兩顆EN-EL3e連拍也只維持在6fps。裝上EN-EL4a才能達到最高的8fps。不正是推銷EN-EL4a的手法嗎? (只是原廠新聞稿說,只要手把上裝的不是EN-EL3e就可有8fps,不知AA電池可以達到8fps嗎?)PS. 圖中的兩個電池箱轉接器(Adapter)應該都會隨手把附送吧 (外殼上有標示代表EN-EL3e的符號) 。卻不知道AA電池是用那一個轉接器,還是有第三個給AA電池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