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伯 wrote:
這樣就真的很興奮喔!?
廠商間技術上的相互競爭,對USER而言是件非常不錯的事,最大的受益者也是USER。

但現在這討論串到現在已經有破百篇的留言了,難道這些留言跟著讚嘆的人,大家都會去換D3來打趴 1D??
或許真的除了 D3 打趴 1D 外,那N其他的機器不也被C打好玩的?這不就是淪為標準的器材狂?
..(恕刪)


"D3已經把1D打趴 "是那些可愛又忠實的N迷講的,
粉絲有這種心態倒還無所謂,
如果N社當局存在有這種一步登天的想法,
我想會被打趴的恐怕是NIKON,
兔子領先太久在旁打盹,
烏龜努力不懈持續龜爬超越兔子並賞她兩個耳光,
接下來會是什麼情況?

CANON之前的全幅策略,只能算是談笑用兵,
8/23之後,全幅之戰才開始而已~~
兔子跟烏龜手牽手

順手牽走我的小朋友





家就 空無一人了
D80/D50/FM2 10-20,20,24,28,35,50,60,85,18-55II, 18-70,28-70,80-200,70-300, S18-
追逐葉子的風 wrote:



請問大大
什麼...(恕刪)


抱歉 以為大家都知道所以簡寫
RF是後矩式連動相機, 詳細資料可以到LEICA FANS查詢,
LEICA的M系列就是典型的RF,


うめはら wrote:
15萬台幣(假設台灣...(恕刪)



不會吧...我是把錢準備好在d3一出就要買的呀(150K~180K)...若不到半年就一次改款,又如你所說的大海嘯....
該不該等呢...
asdfzcb wrote:
兔子領先太久在旁打盹,
烏龜努力不懈持續龜爬超越兔子並賞她兩個耳光,
接下來會是什麼情況?
...(恕刪)


烏龜應該是搭上 $ 牌公車 才能趕上兔子吧!
難怪兔子一臉錯愕

yamaba wrote:

不會吧...我...(恕刪)


嗯~~ 是不是海嘯 每個人對規格差異的感受不同,
那只是個形容, 對用不到的人, 差再多也是無關痛癢,

至於, 要不要等應該是看您有沒有那方面的需要, (畫素密度提高ISO可能無法像D3一樣優秀也不一定)
也有參加展示會的人, 知道可能後面還有一部, 但是D3實在吸引他, 等不及, 直奔電器行預定,
有這方面需要的人, 在工作或創作上可以進行得更順利,
讓投資的機材成本更快回收, NIKON也是感受到那些"株主或是PRO的強烈要望"
研發STUDIO機種(如1DS 3), 與D3的規格差異無法用小改款帶過,
對象也不同, 應該說這次是前菜, 都是為了後面的那到主菜, 先開個胃,
當然, 後面還有甜點哩!!

不過若D3預定數過多, 生產線有沒有辦法應付, 會影響到後面的發表也不一定.

うめはら wrote:
對象也不同, 應該說這次是前菜, 都是為了後面的那到主菜, 先開個胃,
當然, 後面還有甜點哩!!


甜點該不會是...

全幅的「D300.改」
還是平價全幅機

早晚都會平價化的,還是先存錢卡實在



話說回來
D50–2年
D70/D70s–3年
數位機身的演進還真是挺快的
duplicated post please delete it, sorry.
很驚人的高ISO表現,日後如果繼續發展下去,

我想防手震功能在DSLR界中也沒有在研發下去的必要了,

甚至連閃光燈都可以封存在防潮箱裡面了......

看了照片之後真的很想換相機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