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Nikon官方釋出神秘影片!看來是即將推出的無反相機!

carl3104 wrote:
設計不良也許有吧?...(恕刪)

如果先前就準備做135FF,SONY還把初代E環設計的如此脆弱,那才比較離譜吧?SONY本身就有自MINOLTA繼承來的A環,工程師也一堆,怎麼會有這種明知道會有問題還做的情形?個人是認為原先就是只要做APS而已.
看看E MOUNT的開口,感光元件的四個角,已被接環內爪的虛擬圓遮蔽,而且接環距又那麼短,這種狀況會造成光學設計的困擾,若是一開始就準備要做135FF,應該沒有人會搬石頭來絆自己的腳吧?.
至於MINOLTA /SONY A MOUNT,本來就是設計給135FF的感光元件(底片)用的,有了135FF的感光元件直上真的不奇怪,因為A鏡頭支援135FF的比只支援APS的要多很多啊.
個人是非常期待一開始就準備要做135FF的Nikon新接環,因為設計會留餘欲,原先就計畫好的會比感覺好像是硬塞做到極限的好.
collective wrote:
SONY本身就有自MINOLTA繼承來的A環,工程師也一堆,怎麼會有這種明知道會有問題還做的情形?個人是認為原先就是只要做APS而已.

我説的不可能是"壓根沒想到未來可能上FF",而因為"預計著重發展APS"而導致FF設計不周到我覺得是有可能的。

collective wrote:
看看E MOUNT的開口,感光元件的四個角,已被接環內爪的虛擬圓遮蔽,而且接環距又那麼短,這種狀況會造成光學設計的困擾

這個有資料佐證嗎? 還是只是猜測的呢? FE鏡頭不也是各種鏡皇一直噴,看不出有什麼"光學設計困擾"呢~

carl3104 wrote:
那個才不是什麼'筒...(恕刪)

單純只是前鏡組收到後鏡組的美學處理方式
SLR也是有些收成桶狀的








前玉不大的鏡頭自然沒必要做成這樣





PS.我個人是不喜歡Sony的啤酒罐美學啦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lml640707 wrote:
單純只是前鏡組收到...(恕刪)


沒錯!! 而且在一些機身上鏡尾不能做太粗不然可能會跟軍艦部打架~
carl3104 wrote:
這個有資料佐證嗎? 還是只是猜測的呢? FE鏡頭不也是各種鏡皇一直噴,看不出有什麼"光學設計困擾"呢


這個在A7出來之前就討論很多了,隨便抓一張沒裝鏡頭的照片,都可以看到四角被遮的情況,CMOS距離開口近到鏡尾不小心歪一點就能刮到片門下方"牆壁",這都是有拿過A7系列而且動念去觀察一下、並留意論壇有人貼什麼使用上問題就能輕易發覺的。

我是認為Sony為了真正貢獻大部分業績的業餘市場(要輕便)以小接環定調,周邊光學問題用數位手段解決。

lml640707 wrote:
單純只是前鏡組收到...(恕刪)

Canon當然也有大鼻子鏡頭,但要看光圈是多大才需要搞成那樣,以85而言Nikon要1.4/Canon1.2,而號稱小又無所不能的FE,1.8就長那樣了。

再看您貼的70-200焦段,Nikon那麼瘦還要縮、Canon則不太需要,就是因為接環大小不同;看以前的2870更為明顯。另外,1635 Canon2.8和Nikon f4差不多大,我認為也是接口大小的關係。
卡口大小?

canon EF卡口切光斑了解一下



大把人还不是照样用

wakao0526 wrote:
我在想Nikon無反的目標客戶是誰?
自家的單反用戶?(恕刪)

1.想拍照又想錄影的用家。
2.用LV大於OVF的用家。
3.N鏡轉接它廠後發覺不好用的用家。
4.不限廠家,純想轉接的用家。
大致歸納以上。
其餘的給其他先進補充。
jenhoxen wrote:
Canon當然也有...(恕刪)

或許我們都誤會了
後面拖個桶就是蔡司21世紀的美學
先看Milvus

然後Otus


PS.我真的無法欣賞蓮霧造型的鏡頭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carl3104 wrote:
設計不良也許有吧?...(恕刪)


當初E環就有人懷疑怎麼接環這麼大,有塞全幅的可能
後來就真的把全幅用進去
CANON接環直徑更大,也同樣有可能全幅化

同樣APSC的富士及三星NX 街還直徑就小一些

參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ns_mount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