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眉柳鶯
D500 + Sigma100-400 OS HSM
M模式 + Auto-ISO,ISO500+f/7.1光圈+1/250秒快門。
hcpine76 wrote:
這棟樓肯定不會,除非(恕刪)











hcpine76 wrote:
若白腹鰹鳥仍在汕尾就(恕刪)
irontheone wrote:irontheone大大該看看我在納智捷發的帖子所遭受的攻擊,我只是買部車紀念我媽媽,竟然可以仔細比對我發文及回文時間,直接公然侮辱我不孝,而且把找得到的我的文章都重覆貼。
H大,我自己的經歷吧,以前我曾在香港攝壇蓋過一棟樓『 延續自我感覺,尋找D3s一代效果。(泥坑PCU調整交流)。 』(在M01好像也有發過,不過熱度不高,就懶於勤更新,所以最後不了了之。),當年在做後期不熟識的情況下,嘗試去探討泥坑相機的機身自訂義『相片風格』設定,剛開始,就受到很多自認是『老用家』的非議,結果最後卻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成為我第一個破20萬點擊的個人帖子。
在整個過程當中,只要我態度正確,中肯和謙虛,除了引來不少老前輩樂於指點外,也有很多『新手』們加入探討可以如何改善,也是頗有收獲的。。
由此而獲得了很多顏色管理(及各廠之間運算程序的偏好)的知識,為後來精研Lightroom打好了基礎,也算是在相片效果上有『自我風格』的基礎。
也就是說,不羞於分享,其實也是可以為自己精進提供一個很有效的方向的。
也好記得當年我反駁『老用家』的『錯的就不要貼出來獻世了』(即是『既然是錯的,就不要貼出來丟人現眼了。』),我就很平常心的回了一句——『勇於展示錯誤,也是一種學習過程,你的批評也能讓我進步。』。。
所以這樓我支持樓主,就是有這層意思嘍。。
如果凡事要所謂『正確』才能公開,那是不是我們不用『每天都見人』呢?
是不是?
加油!

irontheone wrote:某方面我已是Nikon版大笑話,器材買的多,卻進步幅度渺小。
兩年前的太陽鳥雄鳥。
D500+Sigma100-400 OS HSM
M模式 + Auto-ISO,ISO360+f/6.3光圈+1/100秒快門。
也是在這段期間,我才開始穩定的每年打鳥(但只限於家附近的山頭),也是在另一棟樓,打鳥專業戶向我提供了不少意見(Y大(也就是那棟樓的樓主)、Summer大、賴大、i大等等,在此說聲多謝),也讓我相片的效果穩定不少(雖不是很好,也至少不差)。
這圖就是大大們說出『距離的秘訣』之後,我學習了接近鳥兒的方法,然後在2米範圍內拍到的太陽鳥。
但因為拍攝參數還是偏於保守(主要是光圈值太小導至景深有所不足的問題。),效果也就這樣了。。
然而因為能拍成這種我以前未見過的效果,真的是樂上了好幾個月,然後才有了穩定的打鳥期和研究小鳥們的習性。
也就是說,鳥齡其實我不比樓主資深啦。。
irontheone wrote:明顯可以了解單反在生態攝影續航力的優勢。
也因為泥坑版各位打鳥大大的不吝賜教,才有了以下罕見的圖像。
太陽鳥雄鳥正在伸懶腰的動作。
雖然相片效果不是最好,外邊有極多極好的太陽鳥圖,但能成功近距拍到這種動作的,相信沒幾人吧?
這又讓我樂上幾個月。。
PS。也要多謝當年的颱風『山竹』,十號風球下吹倒了不少大樹,而因為這棵洋紫荊(太陽鳥的主要食糧之一。)倒下了,適逢打鳥大大們授我打鳥秘技,才有了這組圖像,相信以後也很難拍到這種效果了。(因為高度的問題,一般只能夠仰拍,而這組圖拍攝的時候,太陽鳥的停留高度是跟我平視的,更什至有低至我腰間的高度。)
而這一組圖,兩小時不到就謀殺了我1800下快門,然後才挑出小數十來張圖,打鳥就是這樣,不是嗎?
不過,這不是我這個快門殺手的最高紀錄,全天最高紀錄是D7100的5600多張(約5個小時),兩小時紀錄——大法A9是3400多張,泥坑Z7是3621張,這全部都是在一粿電池下的紀錄。
D500 +Sigma100-400 OS HSM
M模式 + Auto-ISO,ISO2500 + f/8.0 + 1/160秒快門。
PHlin1969 wrote:Z7因為連拍的不足,在拍鳥上真的漏失不少畫面,也因為連拍跟不上,拍燕子,拍蝙蝠困難重重。
我一直在假象我該如何追拍,先前經驗是出洞,先對鳥頭,但是一直按著快門確對焦點沒跟著跑??
前些日子,前去中杜鵑砲陣地,先是在樹上等起飛追焦,因為根本沒追過,所以運鏡不順,一半就跟不上,然後快速移至擺拍處,其實短時間內可以捕捉的畫面,但是這個都是有確認抓到後才開快門!!
所以五色追焦,應該也是要確認抓到主題後才連拍,這樣應該會成功??
只是如何讓焦點不會跑到背景,這應該是需要練習的?目前還沒試過這方法,我想應該是用左手控制焦平面,等確認主體被抓到後,再開快門連拍???
這是目前想法,但是可能還是先練習更多的陷阱對焦,先獲得滿足感後,再往前跨一步!!
Z7 的果凍,連拍已經不足,卻又產生果凍效應,這是我入手新機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