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85mm1.2FD與nikon85mmf1.4d試刀 改鏡 賠償 33.3%的失敗率

慢慢啪 wrote:
好漂亮的20片光圈葉...(恕刪)


我大概找了些英文資料,分別是
1.http://members.aol.com/dcolucci/can.htm
2.http://www.l-camera-forum.com/leica-forum/leica-m8-forum/51611-canon-85mm-f1-9-a.html

這支鏡似乎沒有想像中的罕見,僅比85mm f2好一點,價格在$ 125 / $ 200,看來我沒有揀到便宜,1951年製6片結構 ,反差小,重是他的特色

上張今天拍的,我感覺他拍的跟別的鏡好像沒差多少,只是長相特別而已:D



85/1.2/1.4 test: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28818
qqying23 wrote:
它這個RF鏡相當奇怪...(恕刪)


感覺一般RF的最短對焦都是1米左右,
但是你這支小於85mm,好可怕,簡直是微距鏡頭了,
而且轉到底會掉出來要很小心用了。

我覺得RF的鏡頭比單眼鏡頭貴一點,設計跟用料更講究,
多拍一點就知道效果如何了。

我今天也去拍照,碰到下雨。

ZF50, 這支泥漿手拍過你的D1H.
慢慢啪 wrote:

ZF50, 這支泥漿手拍過你的D1H. ...(恕刪)


那天沒給他玩好D1H

我知道病因,因為電池快沒電所以連拍就慢了,我現在又改造電池後每秒可以順順的拍5張了

沒想到他還拿不動D1H啊,要逼他每天練舉重啊,呵呵

85/1.2/1.4 test: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28818
之前拍過nikon 85mm AFD F1.4與canon 85mm fd F1.2在D1H的最大光圈無限遠測試,canon 85mm fd F1.2在無限遠表現的比nikon 85mm AFD F1.4更多細節更銳利

現在來手動對手動,同樣手持測試解像力,看誰銳利:D

設置條件:
近拍約100cm, D1h , iso 200, WB-shade+1 ,jpg high ,A mode

nikon ais 85mm F1.4@F1.4,1/125"s
< />< src="//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7/mobile01-75d089400f3cd5c59341a932f0658362.jpg">

canon 85mm fd F1.2@F1.2,1/125"s
< />< src="//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7/mobile01-d7f610e904fa6379a702146f460bbc24.jpg">

canon 85mm fd F1.2@F1.4,1/125"s
< />< src="//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807/mobile01-00ce54b81c35ab280d39b951f06fa741.jpg">

nikon ais 85mm F1.4@F1.4 ,100%裁切


canon 85mm fd F1.2@F1.2 ,100%裁切


canon 85mm fd F1.2@F1.4 ,100%裁切
85/1.2/1.4 test: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28818
qqying23 wrote:
之前拍過nikon ...(恕刪)


辛苦的測試,花的不少的心血,
免費就可以看到測試結果,真不錯。

看起來FD 85L全開F1.2就已經比AIS 85/1.4還要銳利,
怎會這樣呢? 太強了,我也要FD 85L啦.
qqying23 wrote:
大概找了些英文資料,分別是
1.http://members.aol.com/dcolucci/can.htm
2.http://www.l-camera-forum.com/leica-forum/leica-m8-forum/51611-canon-85mm-f1-9-a.html

這支鏡似乎沒有想像中的罕見,僅比85mm f2好一點,


反差小的鏡頭不好找,除了一些貴貴的歐洲鏡頭,
感覺這支R 85/1.9的色調很綿密,拍人像特別的適合,
有機會一定要去拍人像,
改好接環的價格本來就會貴不少。


繁華與落寞的邊境 wrote:
主要的問題是,FD ...(恕刪)


這沒辦法

就像有人在聽老的LP唱片
聽到不少「 炒豆子」的聲音
沒聽過LP的人
一定嫌吵:那是什麼呀?豆豆聲吵死了。根本比不上CD。

殊不知人家是在討論老唱片的錄音技術、風格

就這樣
道不同不相為謀
樓主真幸運
竟然能直接買到 剛好 CANON 85/1.9
這支原先是 M39 接口 竟然可以直接買到 剛好改好的
真是羨慕 羨慕 羨慕呀 ^^

我的部落格
我的相簿
慢慢啪 wrote:
反差小的鏡頭不好找,...(恕刪)


其實買這支canon 85mm f1.9真的是因為「好奇」,沒有別的理由。
細節有沒有比較好,有兩個晚輩85FD與85AIS可以陪老爺唸書,希望找到合適的東西來PK,可能會買個便宜的洋娃娃拍...


jore_1 wrote:
樓主真幸運
竟然能直接買到 剛好 CANON 85/1.9
這支原先是 M39 接口 竟然可以直接買到 剛好改好的...(恕刪)


如果他沒改好nikon,我是不會考慮的,那天賣了阿福,就逛了起ebay,也不知發了什麼神經,我明明很少拍人,身邊卻有3支85了…

dgg wrote:
這沒辦法就像有人在聽...(恕刪)


玩此鏡玩了1-2個月,用此鏡拍了約2000張,感覺還是很難控制F1.2,但拿起nikon ais85 F1.4時,覺得對焦成功率很高,而nikon ais85 F1.4它的細節其實頗受讚揚呢!

就如同我送85FD去改鏡一樣,在此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它究竟如何,改鏡其實完全衝著它一個字-「L!」

*****

慢慢啪兄,有個問題請教您,也請路過的朋友不吝指教:

我爬文看過一些討論,說過去nikon鏡頭反差大,在黑白時代吃香,以前印刷也沒那麼細,nikon鏡頭細節少的缺點就被忽視,nikon在新聞業被採用,成為專業的象徵,但在現代動輒100%或更大的觀看下,細節少這個缺點就被重視。

也根據過去一些前人的經驗,反差大的鏡頭細節通常較少,這可以從nikon身上得到驗證。後來,nikon新的鏡頭,如N鍍膜鏡頭,反差沒那麼大,細節變多了,也就有評論說這些鏡頭少了點nikon味。

所以我歸納出一個看法:反差大細節容易不好。

反差大的鏡頭會給人一個感覺-「銳利」,因為主題很容易被突顯,有人形容nikon這是「刀削的銳利」,在分辨率的測試上,線與線間是黑白而非灰白,這樣好像nikon的mtf應該會不錯。

但是,在2000年以前的鏡頭,nikon在mtf的分數都不好,nikon在哈蘇實驗室的數據不高,銳利其實是一般人視覺上的感覺,在分辨上,nikon可能在細線上就糊了,如果各位看過一篇文「世界上最銳利的鏡頭」,nikon真的排不上幾隻。

不過,那是過去式,現在的nikon當然不同…

所以,我想請教:

1.因為我曾與幾位玩大畫幅的網友聊,他們也認為反差大與細節不能共存,但在超大畫幅,可以既銳利又細節,這是不是代表說,只要像場夠大,一些反差大的鏡頭就可以表現出好細節?

2.單層鍍膜或無鍍膜的老鏡頭,其實透光率較差,就算是玻璃也未必贏得了好鍍膜的樹脂,何況還有鏡片間的反射。這樣的老鏡頭反差較小,對於細節表現的會好嗎?
85/1.2/1.4 test: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28818
qqying23 wrote:
其實買這支canon...(恕刪)



MTF的測試用黑白線條的解像力,只能測出銳利度,看不出色調跟細節,
才有MTF高的鏡頭表現很銳利的說法,但通常銳利會帶來高反差的副作用,
反差高又會影響到細節跟暗部的表現,
鏡頭的特性在銳利,反差,色彩階調的相互影響下,
我的看法鏡頭要全面的都表現很好,那一定是神鏡了。

我現在喜歡的鏡頭是色調跟細節的表現,對銳利的要求只要有定焦的水準就夠了,
通常縮圖在網路上看的照片,因為縮圖後會增加了銳利,
而色彩跟暗部的呈現卻是一張照片好壞的關鍵,
比較不同的鏡頭有一些色調的差異,多少而已,
有些差異很大,測試照片可以明顯的分辨出色彩的不同,
但是有鏡頭些差異很小,例如Nikon不同時期的85mm鏡頭發色,
AIS 85/1.4就比AF 85/1.4濃郁,但是比較散景,卻又是AF 85/1.4好一點,
比較最近距離拍攝AIS 85/1.4解像力又超出不少,
但是實際拍人像的時候,AF 85/1.4可以自動對焦,補抓到精采畫面的機會更多,
比較的條件不一樣,好壞的結果也不一樣,應該說適合使用的鏡頭時機不同,
大光圈鏡頭,還會特別去測試全開光圈的表現,
對鏡頭最嚴苛的比較,就是光圈全開,那色像差的問題,抗耀光問題,色散問題,
反差變小,銳度降低的問題,縮光圈一檔後,這些問題通常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如果光圈全開各方面表現很好的鏡頭,那價格也會很貴,
很想要追求最好85mm大光圈鏡頭呢,各式各樣的85mm鏡頭種類太多,
還好有你的分享,才有機會看見FD 85/1.2L跟R 85/1.9的照片,
這鏡頭的稀少性質,跟光學結構的特殊,就很值得收藏,
FD 85/1.2L你給我的資料中,發現結構跟CY 85/1.2 是相同的,
老鏡頭時期結構一樣的鏡頭不能說表現一定相同,但是會有類似的光學特性,
從測試FD 85/1.2L的片子,全開光圈就很銳利,這種優秀的光學結構,很難得。

你問兩個問題,一是大畫幅相機有更好的細節,我看過一些120系統的正片,
很確定保有更多的細節,大底片有這樣的優勢,
以前手札討論過大型相機的鏡頭解像力其實比較135系統差,
如果把大型相機鏡頭轉接到135系統上用,例如Hasselblad轉接到F mount,
解像力並不會比較高,會這樣玩應該是色彩表現跟細節的重視,
我沒有玩過大幅相機也沒有預算,加上攜帶的問題,
旅遊偶有機會拍到難得的畫面,剛好手上只有DC,如果有單眼相機就好了,
或是如果有大型相機會更好,
花這麼多錢在單眼系統上面,就是為了更好的畫質,
那麼改用大畫幅相機,不就是升級畫質最快的方式,
就不用買很多支85mm的鏡頭來比較了,
以大相機重質不重量的玩法,比我用單眼拍了很多的底片,
還不如大底片有保存價值,有機會也很想要試試看大相機,
目前單眼的鏡頭有很多便宜的老鏡頭,不少老鏡只要幾千元就可以把玩,
但是大相機鏡頭就貴多了,我負擔不起,
錢不多又愛玩器材,所以種類多且價格不貴的單眼老鏡頭,
才符合我玩器材的條件。

2. 我手上最老的一支鏡頭是1967年的Nikon UD20 F3.5,
以及一些1970左右Auto的鏡頭,當初是為了價格便宜,
後來現代鏡頭比較測試過,現代鏡頭除了鏡片材質跟鍍膜不同,
有些光學設計也有改變,造成老鏡跟現代新鏡頭的發色差異不少,
況且老鏡的抗耀光一般都很慘,但是老鏡頭還保有一些優勢,反差比較小,
老鏡頭的細節是不是比較多,每支都不一樣,要比較才知道,
但是反差小的暗部細節表現會好一點,我比較ZF跟Auto的暗部細節,
Auto老鏡勝出讓我粉奇怪,害我捨不得把Auto老鏡賣掉,
這也是後來,想要找Auto S55/1.2的原因,你這支賣掉了沒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