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dola wrote:
咳......咳.....(恕刪)


哈哈哈哈...........................
G大,您太看得起小弟了,除了 Leica 是個美麗的錯誤之外,其它的器材花的錢沒有您想像的那麼恐怖,
小弟我是個上班族,錢不多...............

AF 17 到 300 涵蓋,分別是:
Tamron 17-35 f/2.8-4
Nikon 28-80 f/3.3-5.6 G
Nikon 70-300 f/4-5.6 G (準備出清)
Tamron 70-300 f/4-5.6 Marco
Nikon 80-200 f/2.8 ED (二手貨,20K)
Nikon 105 f/2 DC (發霉的二手貨,8K+2K清理費)
Nikon 18-70 F3.5-4.5 G (剛入手的二手貨)

至於 AIS 定焦是從家裡長輩接手過來的,自己再花一些錢清理的。
28 f/2.8
50 f/1.4
105 f/2.8
180 f/2.8 ED

所以................................

今天下班後弄來一支 16-85 試試看,它的抗耀光能力真的是..............
有圖有真相,S5pro JPG 直出縮圖無其他後製

看了你的鏡頭列表,的確老闆給你的建議是相當中肯的。
老鏡玩玩一樣可以找到樂趣,那就夠了~
我也沒什麼AFS鏡頭,接收的老鏡頭加起來,從17~450(別忘了我的要*1.5),夠我用了。
知足常樂,這種敗家網似乎很難體會這幾個字的味道...
現在這支又爆出新問題囉,
D3+24-70上腳架兩個半小時
24-70自動解體
看到真的傻了

我的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su4886/al
chl2528 wrote:
2. 和以前的產品相比,新一代的 AF-S 24-70 實在嬌嫩,比較有經驗的老手應該還記得,以前大F時代和AIS鏡群是以堅固耐操聞名的。

24-70轉動變焦環時的紮實感的確遠遠不如17-55
不過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嬌嫩,我想樓主還是要親身體驗過再來下定論吧
不然你就是老闆口中所說的那種人
chl2528 wrote:
老闆:有些人,東西根本是自己用都沒用過,利用一點點的網路資訊,就說得天花亂墜的...


chl2528 wrote:
4. 16-85 不差,算是一支各方面均衡的鏡頭,但是和 C 家的同級鏡相比,太貴了,而且,抗耀光能力真的很.....。

請問您是與C家的17-85MM IS USM比較嗎?
CANON 1785最大光圈F4,公司貨售價約一萬八
NIKON 1685最大光圈F3.5,公司貨售價約一萬九千五

NIKON 1685搭載兩片ED鏡片,3片非球面鏡片
CANON 1785搭載一片非球面鏡片

1685鏡片成本就比較高了,說起來...1685真的沒貴多少耶...

樓主這篇文章其實杜撰成分相當高吧,例如:
chl2528 wrote:
老闆:喲!稀客!(轉身對裏面喊:快泡杯茶來!) S5pro 感覺如何?
老闆:你手上有多少鏡頭,我比你家那口子清楚

老闆與樓主既然是熟識,還稱呼樓主是稀客,應該是想增加故事性而設計的對白。
而且還泡茶??!?
相機店內最怕的就是濕氣,帶飲料去看相機,都被老闆白眼了,還會主動泡茶? 難以至信。
不過樓主最後還是入手了16-85吧?
恭喜恭喜
我也翻了一下我用16-85拍的路燈....

耀光鬼影真得很兇啊,哈哈

有裝保護鏡、是B+W
dodoba21 wrote:
24-70轉動變焦環...(恕刪)


這支 16-85 是租的,到底好不好,試試看就知道....................
hsu4886 wrote:
現在這支又爆出新問題囉,
D3+24-70上腳架兩個半小時
24-70自動解體
看到真的傻了(恕刪)



有這種事?
小弟當初想測試雲台夠不夠力...
D300 + N24-70 仰角15度放了一整個晚上至少8個鐘頭
雲台沒垂頭喪氣
24-70也沒解體啊
鏡頭就是要用的,除非收藏
買了當然就是要承擔它的風險
2470成像上的確是支好鏡,
以畫質而言,
稱其為當今地表上數一數二的標準鏡頭一點也不為過
但是很顯然的,
新出的鏡頭其耐用性不如舊鏡這是事實,
管它鏡頭得了曾經什麼獎,
大獎的審核會考慮耐用性嗎?
不會嘛!
但是需要的人為什麼要買它,
就是看在它的畫質令使用者滿意,
但是有誰敢確定自己的2470不會掛點,
一個月前沒事,今天沒事,那明天呢?
將心比心,當然小弟的意思是希望大家的鏡頭都健健康康啦,
但是就有時候故障是說來就來,
管它過去別人統計出來的故障機率為何,
確切會發生的機率不是一就是零吧
那為什麼會這樣,
很明顯是Nikon的商業手段吧,
過去以耐用著稱,
但是現在卻以這手法去賺取消費者的錢,
高貴鏡頭就是給你掛上"似乎相較"嬌貴的AFS,
(這邊使用"似乎相較",是跟那些便宜的AFS鏡比起來故障討論較多,
但或許大家對於低價鏡頭故障較不會討論也不一定)
反正付得起鏡頭的錢,維修應該也付得起
對Nikon而言,可以宣稱自家鏡頭對焦速度與性能是多麼得高超,
對用戶而言,的確使用上真的帶來比較多的便利性,
在雙贏的情況之下的另一面,卻是如此現實,
君不見新鏡頭災情許多,
先前還有同好50/1.4G買一星期對焦系統就故障
電子化程度越高的產品連帶的故障機會就會稍高,
台灣電腦工業如此發達,
市面上有完全不會故障的電腦嘛?沒有啊

平心而論,2470真是支不可多得的好鏡,
但耐用度不如AF鏡是事實,
買了它就好好利用它去拍出自己滿意的照片,
但就要承擔較大的風險就是了,
小弟本身有一支小黑四,也花過15K修過超音波馬達
但是買了就是盡量發揮它的價值,
Nikon總不可能出AF 24-70 N ED吧
即使出了,耐用度提升,比較不會壞了,
大家馬達故障的討論沒了,
但對焦性能不是又要被批得滿頭包嗎?

一切只能端看大家自己斟酌吧
機會成本online~
寶1977 wrote:
+1好老闆不多捏!不...(恕刪)

修理費3萬五,這支鏡頭總要要20萬嗎?
akihindo wrote:
如果樓主所言不假,那這種老闆才是讓我放心的老闆,我很不喜歡對產品不熟悉的店家
但這老闆跟錢過意不去真是何苦呢,有些疑心病的人看了還會覺得他背後有什麼意圖,唉


開店就算不<付房租> <屯商品>
總要賺錢養家糊口 合理利潤是一定的

那種老闆還是會推薦你其他商品
1. 副廠
2. 上一代
3. 次一級
4. 新中古

對買家來說
c/p 值高 ( 反正鏡皇 c/p 值一定不高)
但爽度不夠(過沒多久就喜新厭舊 得隴望蜀是人性 大多數人就是要到頂才爽)

對老板來說
c/p 值高 因為副廠...上一代...次一級...新中古 反而有超額利潤
且爽度夠(他跟其他大多數老闆一樣 就是要在商言商...)
所以這種老闆還是有其生存方式

我就是疑心病的人 看了還會覺得他背後有意圖......









JMceline wrote:
有這種事?小弟當初想...(恕刪)

看到大大的回應讓我比較相信那是個案
對24-70也比較有信心了
我的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su4886/al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