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快樂攝影和影片集(任何Nikon相機作品也可參與!)

臺中旱溪海天橋
D850+Zeiss 蔡司 Distagon 21mm f2.8/
勁桑 wrote:
臺中旱溪海天橋D850(恕刪)


美拍是要多鼓勵的。。
打鳥BB班繼續練習打鳥,以大家認為最不起眼的紅耳鵯做練習對像。
又繼續把鳥兒當作人像來拍攝,哈哈哈哈。。

樹影後的紅耳鵯。

真的走到很近很近,躲在草叢後慢慢的接近,拍了數張,又翻看了數張,但牠依然站在那裡,一個是放下身段躡足慢慢接近(形態有點像貓接近獵物一樣。),一個是利用地形樹影遮擋,都是前輩們教下的法寶。

D500 + AFS200-500VR,M模式 + Auto-ISO,AF-S單點對焦,ISO1400 + f/8.0 + 1/200s,平均測光,+0.7級曝光補償。
話說,今天陽光真的不錯(雖然不是最好),其實我可以再收多一級光圈來獲得更佳影像和景深的。
自從好像領悟到『絕對合焦點』的操作後,好像隨便拍拍花草也比以前更銳利不少。。
尤其是拍這種臭草花,以前是咋拍咋個好像不中焦似的,現在這圖放大來看,肯定了『合焦點』就是我想要的位置。
剛好主角——兩束野花,都在絕對合焦點之內。

D500 + AFS200-500VR,M模式 + Auto-ISO,ISO2800 + f/9 + 1/200s,平均測光,+0.7級曝光補償,仍然是ETTR高感光拍攝的方法處理。
儘管目前家庭原因而無法工作,反而比以前更多時間摸相機,現在是天天的往後山跑,一來是對攝影的熱情仍在,二來是為了調整心情(病人家屬的壓力經常被社會忽視),三來其實我家後山很多寶貝(最近有攝友在我家後山拍到紅寡婦和橙寡婦的蹤影。),本來就有很多題材可拍攝。。

時常逛二手相機市場,發現很多朋友到了換相機,快門數才數千一萬這樣的,其實真的有點在浪費相機,在我手上的『壽命期』內,沒有拍攝相當數量的相片,是我對不起相機了。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看法而已,如有朋友覺得沖撞,不好意思哦。。。

PS。我建立這棟大樓,其中就有『情緒轉移』和『感情寄托』的成份,至少讓我有更多時間獨處而獲得更好的心情和体力去照顧病人,順便也發發對攝影的見解和嘮騷嘍。
喝水

雖然拍鳥不希望別人打擾,但有時候也能拍些別的題材。
由於我打鳥點剛好在『健行道』(香港稱作『行山徑』)附近,拉個長焦,就能拍到主人和毛小孩的互動。

D500 + AFS200-500VR,M模式 + Auto-ISO,AF-S單點對焦,ISO2200 + f/9 + 1/500s,平均測光,+1級曝光補償。
這圖很能說明『M模式 + Auto-ISO』這個曝光設定的優勢——本來我是在拍林鳥的,見到一家的樂也融融,自然想拍攝。
然而由於距離遠了,不可能再使用較低的快門速度,此時,我只需要姆指撥動後撥輪,改成更高速的快門速度,以保証拍攝成功。
如果我當時是使用A模式(光圈先決),我改不了快門,可能因快門速度過慢而拍攝失敗;如果是使用S模式(快門先決)改得了快門卻改不了ISO,可能因ISO不足而導至曝光過份欠曝。。。
那個曝光模式設定更有優勢?
不是一目了然嗎?

PS。其實這圖就是使用今天拍鳥的同一組調整參數做後期的,是不是感覺更多的『現場真實』而不會顏色過於濃豔?
『準備開工』

D500 + AFS35/1.8G DX,M模式 + Auto-ISO,AF-C72點輔助對焦,ISO640 + f/2.8 + 1/1600s,平均測光,無曝光補償。
『買啥好?』

D500 + AFS35/1.8G,M模式 + Auto-ISO,AF-C72點輔助對焦,ISO640 + f/2.8 + 1/1600s,平均測光,無曝光補償。
其實,相對於打鳥,我更鐘愛拍攝社會題材。
可惜身不由己。。
『本地薑』

D500 + AFS35/1.8G DX,M模式 + Auto-ISO,AF-C72點輔助對焦,ISO360 + f/2.8 + 1/1250s,平均測光,無曝光補償。

『到處都是商機』

隨行街拍,其實不一定要先設定目標,而是走到那拍到那,見到啥拍那啥。。
更多時候,有些題材和目標,是你完全沒有想過的,例如這圖,是行經一條行人隧道,當走到樓梯盡處,突然看見一電訊推銷員在擺攤,於是馬上改變對焦點做預構圖,快速拍下這一畫面。。

D500 + AFS35/1.8G DX,M模式 + Auto-ISO,AF-C72點輔助對焦,ISO3200 + f/2.8 + 1/1000s,平均測光,-0.7級曝光補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