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是攝影新手因為覺得"空氣感"的議題很有趣,所以鼓起勇氣發表一下拙見,而許多前輩在前篇的回文,也讓我學習到不少個人覺得空氣感--是指一種"優雅的凝結"的確, 景深,構圖,光線,透視等可以呈現空間感,但"空氣感''還需某種''動"的元素像是光線的路徑,光影的反射位置,景深的變化,主角的動作與反應,輪廓與顏色的反差和漸層等,這些緩慢而變化的元素,都像是空氣一樣,''流動而存在著",他們是畫面裡"透明而存在''的變化在靜止的畫面中,強調出這類元素的變化暗示,或是對這類緩慢變化的元素,凝結出某種安靜這就是我認為的空氣感..附上一張自己覺得符合我對空氣感定義的照片,即使沒有淺景深也沒有煙霧繚繞,或許各位不見得喜歡,小弟還是厚臉皮貼上了...
拍的真棒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4897這本書裡面也有提到至於前兩張圖 似乎還沒到達 要點有興趣可以看看http://fotologue.jp/ <--這裡蠻多日本人的作品都有空氣感
小弟思索很久,爬過文,但都沒辦法分清楚所謂"空氣感""通透感",我實在不想故步自封,請問貼出或引介有空氣感的照片,再反舉沒有通透感的照片,如果有器材(+底片種類)、光圈、快門等...資訊,讓小弟開眼界。
我大概懂了,跟後製散景無關,而是有時因為構圖的關係感覺照片內的東西快蹦出來了,這張的船連著上面堤防一起看很立體。這張的飛機連著下面跑道一起看很立體。如果是後製的關係我每一張都是拉曲線、銳利、縮圖、但就只有這兩張的感覺很特別,很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