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yashi-Kiyoshi wrote:
Canon肩線設計是兩邊低,而Z6/7的大小一般手抓也沒有太小的問題。只有Z50,手大的人會小指懸在在那、Zfc的大小則是接近Z6/7。
Z6/7是可以尾指不懸空,但要刻意併攏四指,實際搭較重鏡頭的時候手抓不會這樣施力;而R機和單反一樣,隨興抓就不懸空了,看01吉姆的評測照片就能感受,雖然都是說"尾指不會懸空"。
Hayashi-Kiyoshi wrote:
至於接環強度也跟肩線設計無關。
上回你也提過相同意見,這次剛好有圖,不妨討論一下。(希望很忙的史考特兄也能看到
)這是類似角度的外觀圖,箭頭標示處是所謂黑圈↓

對應內部骨架結構,有黑圈,在接環之外可以有(1)這麼大一個基座,如果改成像各位盛讚的ZFc外型,基座外環就得縮到(2)的位置↓

以相同強度的材料製造,一個底部較大的基座、不會比一個較小的能承受更大的剪力(插上鏡頭時抵抗被折彎的力)?
史考特兄說的Canon鏡摔斷狀況我也見過幾次,朋友都說"還是Nikon粗勇",但我心裡是有數~~Nikon遇到相同狀況也不會全身而退,以前D2X時代同好摔機(連小黑四),也是鏡頭歪+反光鏡箱裂,D2就是鎂合金機身啊!所以我想Nikon應不會平白無故只為造型多那一大圈,說不定大小圈之間是斷點設計,可以把損害控制在接環周圍?
(這次有記得加上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