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答案就是——經常預先把對焦尺扭到我在那管鏡頭最常用的對焦距離。。
以50mm來說,我習慣在3~5米之間拍攝。
下圖是聖誕節狂歡後的街上,這位朋友和他的朋友突然從我左邊走出來,於是我馬上舉機,扭動對焦環對焦,剛好他注意到我時,馬上按下快門拍了兩張。
整個過程,應該就數秒之間。
雖然是沖忙中拍攝,合焦點基本還是在主角身上的,至於細節還是有點欠,一來可能是街燈照明,二來可能我過於沖忙而出現手抖的情況,但可以肯定並沒有跑焦狀況。
Df + Nikkor Auto-SC50/1.4,M模式 + Auto-ISO,手動對焦,ISO2000 + f/2 + 1/200s,平均測光,-0.7級曝光補償。
為了快速對焦,手動對焦時也有一個準則——就是看對焦尺的精細距離和遠距為界(通常是5米,基本上兩邊的對焦行程是幾乎相等的。),然後在舉機前馬上要判斷眼前的距離是不是超過10米,如是的話,可以馬上快速扭到接近無限遠再扭回來修正,過程中,就是看不見『合焦指示燈』,也能夠感受到影像是不是接近合焦的。。
(這個使用規則,最近我也發現自動對焦的AFS200-500VR身上也有發生,通常是一迷焦就先跑去最遠距,然後再拉回來,不知道我這個習慣是不是有『規律』可說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