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 今天友人幫我買入一支 Sigma 18-50mm Macro 水貨, 明天便可以測試在 D80 上表現如何了!!
文包 wrote:
我覺得aowo兄所提的意見是不錯的
aowo兄持有A16, 對A16的了解比較深入
他的意見...其實可以算補足原本測試不足的部分
讓大家了解....原來這並不是A16的缺陷, 而是A16的特性
aowo兄也沒有要求原作者增加或是重新作任何測試報告
也許後來因為表達方式的關係有所誤會
但我覺得這可以是一個良性的互動. 可以讓大家增長見識
另
邊角畫質跟口徑應該是沒有必然的關係
一些很明顯的例子是
Minolta 35/1.4 (口徑55)
Canon 35/1.4 (口徑72)
或是
Pentax 100macro (口徑49)
Canon 100macro (口徑58)
Nikon 105microVR (口徑62)
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銘鏡. 不過口徑大小各有差異.
鏡頭實際表現. 還是看實拍照片最準.
感謝文包兄的指教
其實我不認為aowo或是其他人的的意見有什麼對或錯,只是對測試的網友的無私分享的文章,我覺得應多些包容,所以我在回覆中也說了下列的話: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Ken兄順應民意
也來增加曲線焦平面和抗耀性的測試
那可能又有人會說,少了MTF值,少了CA測試,.....
個人認為少測試的項目還不少,呵呵!(先向Ken兄說抱歉吐你的槽)
那為什麼我們這些人不動手幫忙做我們心中所認為的不足之處?
千萬別讓Ken兄這類熱心人士冷卻了他的願意分享經驗的動能
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人可以幫忙動手測試那些項目,
會更好,而不是只會批評!
今天剛好看了一部電影叫航站情緣(湯姆漢克),
其中有一段話(非完整版)
xxxxx(我忘了)和compassion(憐憫心)是美國的立國精神
美國是很多人討厭的國家特別是中東國家
但他們的國民或是主事者都很了解自己的國家的立國精神而且會去實踐
我個人覺得這是很了不起的事
網站是個社會的縮影,我希望大家能共同建立一個優質的討論空間
畢竟在網路上大部份的同好都不認識彼此,沒有利害關係,沒有利益衝突
所以更應該保持自律
以上如有得罪之處,望請海涵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innocentwalker wrote:
Albert 兄,
小弟是真滴不懂, 所以才發問. 請多多指教喔...
不知曲線焦平面是否為一個值得花時間 "仔細" 去測試的項目 ?!...
因為, 如果是一個特色, 那通常就是較正面滴, 當然就希望知道有好到什麼程度...
但是, 如果是一個瑕疵, 那通常就是較負面滴. 而花時間去知道到底有多壞, 恐怕就沒有多少實質上滴意義...
所以, 曲線焦平面是... 特色 ?!... 還是... 瑕疵 ?!... 還是... 以上皆是 ?!...
而在這種測試文裏頭, 忠實描述現象, 應該是要比試著找出原因還來的重要...
Ken 大能點出來有這個現象, 已經很不容易了...
有看到並瞭解的諸公們, 也足以避開或是加以運用... 雖然可能還不知所以然...
而小弟個人也認為...
與其要請 Ken 大在這種非主要特徵上花時間 (即測試有多彎曲)...
倒不如請他多挖掘一些好鏡頭...
如此, 對於大部份 01 的諸公們, 應該是會更有福氣吧...
讚 !!!...
坦白講,我原本也不懂什麼叫曲線焦平面
而是看了許多網友提供的連結了解到在平面來測試時
在Tamron A16上會在相片的邊緣比較鬆散
我覺得那是每隻鏡頭設計的結構不同
或許我們可以說那就是這隻鏡頭的特色
是好是壞問題就留給想買的人來自行評論
另,我沒要Ken兄加測啦,麻煩你再詳細看看我的回文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是指這個東西嗎?
下面是小弟今日臨時出門去拍的夜景圖...
天寒地凍,在竹南約9度的低溫下,衝下車拍的
架腳架+拍攝 約3分鐘,但是忘了穿大衣,差點往生,所以構圖0分....請大家見諒

Sigma 18-50 Marco F22 13S
縮圖+調色調+銳化
熊熊看是不錯啦
但是.....

原圖裁切
細看的話....小惡魔Mark旁有光班...右下方有奇怪的耀光
畢竟是副廠鏡啦又不是高貴的原廠鏡...所以我不挑
拍的高興就好啦...管他鏡頭性能好不好...之前用小DC也拍的很開心阿
會升上DSRL也只是想讓自己更深入了解攝影的世界罷了
--
題外話
會像瘋子一樣衝到外面拍星芒
一方面是響應Ken大的熱心測試啦
一方面也是想知道自己鏡頭的星芒形狀啦
以上!!
(希望明天別感冒
)
文包 wrote:
我覺得aowo兄所提...(恕刪)
覆議+1
KUO大和aowo大就先別怒啦
其實兩邊說的都有道理
畢竟A16本來就不是MICRO鏡
在做近距離對焦上面本來就不是他主打的強項
所以日本測試網站都會去找磚牆看變形
要在不夠齊全的測試中斷生死
個人覺得不是很恰當
尤其M01已經越來越多人在看
也對產品銷售量有一定的影響
人怕出名豬怕肥
如果自己是藤龍的代理商看到這篇測試文
看到自己家的產品被打的死死的
一定很不是滋味

不過KUO大測試的情況是一定的
在KUO大的測試範圍規範裡面
結果絕對可以提供參考

如果其他有鏡頭的大大願意再補其他的測試照
讓本篇鏡頭測試更完美就好摟
不過要記得說自己的測試環境方法阿
現在缺耀光測試啦

ddw wrote:
說到抗耀光...是指...(恕刪)
我大約12/11就已經在這篇發表過18-50 MACRO夜拍星芒的照片囉
可詳見這個連結: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4&t=238637&p=6#2024852
照片:





可以看到SIGMA 18-50 MACRO的確有些耀光、但也許是夜晚的路燈亮度有限
或者是這些照片都是小於F11的小光圈長瀑拍攝,耀光的問題比較不容易浮現
施振榮:能在紅海立足,就有資格看新的藍海~!!!
albert0722 wrote:
坦白講,我原本也不懂...(恕刪)
感謝 Albert 大的回覆... 若有得罪之處, 敬請見諒喔...
相信 Ken 大都有看到這些討論, 心中自有定奪...
再度感謝...
也希望 Ken 大多吃點維他命 B... 熬夜真滴很傷肝...
~~~~~~~~~~~~~~~~~~~~~~~~~~~
站長大大...
依小弟拙見...
諸如 01 這種討論區, 唯有因海納百川而偉大...
藉此, 每個人可以從中學習各種思考模式, 技術環節或甚至遣詞用字的技巧...
所以, 儘管設站不易, 但若非有重大違規或違反政府法律等情節...
建議不宜輕言說禁...
否則, 難脫 "今日禁花花公子, 明日就可能禁聖經" 之嫌...
~~~~~~~~~~~~~~~~~~~~~~~~~~~
"避重就輕" 是一個頗為強烈的字眼...
也通常是一個會另對方無法閃躲而必須立即做出反擊 (不只是解釋而已喔) 的指控...
所以, 除非手中握有足以令對手啞口無言, 可立即俯首稱臣的證據...
否則, 小弟會避免使用諸如此類的字眼...
以免弄巧成拙, 反而使反擊的力道加倍滴打回到自己...
面對這種強而有力的指控...
Ken 大要求某些大大親自實驗並拿出數據是很正常滴...
正常的攻防而已嘛...
這跟能不能禁得起批評, 是完全不相干的兩回事兒...
~~~~~~~~~~~~~~~~~~~~~~~~~~~
在此也請容許小弟給 aowo 大一個小小滴建議...
您的 '錯的是你認為"A16放棄邊緣畫質"' 也是一句很強而有力的字眼...
因此, 也讓我們來檢視您附上的證據, 也就是第一段的英文敘述...
因為, 如果您再仔細分析其中的用詞遣字, 您會發現有幾點值得玩味的地方...
1. 原作者說 "這不是一個大問題" -- 所以, 推斷作者並不是認為這一個好特色.
2. 原作者建議可使用縮小光圈來解決 -- 所以, 就常理而言, 這應該是一個瑕疵.
3. 最好玩滴是, 附文非但連一個正面誇獎的字眼都沒有, 反而連 unfortunately 都用上了...
因此, 小弟的感想是, 您附上了一個負面的報導要來試著推翻 Ken 大的負面結論...
這不但沒有任何滴說服力, 反而還間接證明了原作者與 Ken 大的看法相同...
只是, 原作者寫的比較含蓄而已...
至於原廠為何此採用此種設計, 恐怕沒有人會真的知道...
建議大家不用去爭這一點...
因為, 通常官方的說法, 才是真滴避重就輕...
~~~~~~~~~~~~~~~~~~~~~~~~~~~
發言冗長, 敬請見諒. 並感謝大家的閱讀...

,不過我還是用的很高興呀
,畢竟相机和鏡頭只是讓我拍照的工具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