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N家的各位~關於ISO值???

什麼叫ISO~
ISO為什麼有高有低~
底片時代的ISO代表什麼, 而數位時代又代表什麼~

建議樓主先去了解這些功課, 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
http://www.wretch.cc/blog/Edwardjong
這個題目剛剛好 配合昨天晚上 我在試canon 5D2時所發現的一個問題

之前因拿到 5D2 準焦率低 快門簾振動產生畫質模糊的機王 昨天在重複測試新機時

跟用D90在做比較時 發現這個問題跟ISO 大有關係

測試環境是 晚上 室內 40W日光燈 相機設定 ISO 200 光圈 F8

兩台相機都用 中央約8%的區域測光 ( canon稱為局部測光 nikon稱為中央偏重測光)



5d2焦段 105mm D90=70mm 等效焦段剛好是105mm

兩台相機的測光表都調到 中心點

這才發現 canon 5d2 快門速度是 0.5秒 d90是 1/4 秒 剛剛好差了一級

反過來測 如果以兩台相機的測光表中心值為準的話

設定 光圈 F8 快門速度都設 1/4 秒 D90 ISO=200

但5D2就要調到 ISO 400 測光表才會在中心值

以LCD畫面亮度來看的話 D90的畫面還比較亮一點

我開始懷疑是不是5d2又有問題啦

我當場兩台相機 換鏡頭

把我手上所有的變焦鏡頭都拿來試 但測試結果 還是上面同樣的數據


這樣子就有點怕怕了 趕緊拿相機到 我買相機的賣場去詢問一下

老板拿出他的 CANON 1D2 然後找個固定的對焦點

設定上面同樣的設定值

賣場的燈光通明 夠亮了 結果是 1D2 5D2 兩個的快門速度 都是 1/10 秒

D90 的快門速度 1/15秒 兩種廠牌在賣場的環境下測試 ISO 還差不到一級

這下子 就傻眼了 這表示 兩台CANON相機測試標準跟結果是相同的

所以 以CANON ISO的標準而言 我的5D2 ISO 沒問題

反向思考 那不就等於 在室內較暗的區域 這個CANON的 ISO400只等於 我那台D90 ISO 200

亮一點的室內 規格就拉近了一點 如果大白天 說不定兩台不同廠牌相機會一樣

找假日再證實白天會差多少

難道是 我那台 D90特別好嗎... 還是 片幅與全幅機的差別 下次找一台 CANON的50D 來比較一下


現在開始我的疑問就來了... 如果我的實驗測試是對的 那5D2是號稱 ISO可以到 25600 高D90兩級

這下子不就拉近了一級

在昏暗的室內 以D90為準 5D2的 ISO只能算 12800

以CANON為準 D90 ISO 不就昇級到了 12800

真不知道誰的規格才是準的.....又或者 我拿到的 D90是異類 也說不定

跟我同樣是 兩個廠牌都有的人 也試一下 看是不是有同樣現象

互相證實一下 像是 5D2 VS D700 5D2 VS D90 7D VS D700 7D VS D90 都可以

請注意"測光模式" 要設定一樣的模式 5D2 跟 D90 剛好 有中央8%的區域測光模式是一樣

很多人來重複驗證 結果會比較正確 才不會是單一機器的誤差





雖然說鏡頭的解像力和光圈依價格有差
但是鏡頭是可替換的(可換大光圈鏡頭)
而機身會一直決定你的低光源環境下的拍照成功率(用外閃的光源不算)
直到你換機身為止

但是真正弱光源的環境下
即使1.4的光圈也不會比2.8好到哪裡去

於是強大的機身才是唯一的救贖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jie1128 wrote:
這個題目剛剛好 配合...(恕刪)


原來不只小弟遇到這個問題
之前拿D90 & 500D 以相同快門+光圈+ISO+鏡頭焦段+最高的解析度

得到的畫面D90硬是比500D亮很多
起初也搞不懂

現在看了大大的文章

大概只能推測不是CMOS有差 就是影像處理引擎有差

這時大概能了解為什麼D700賣這麼貴了(台灣)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光圈,快門和ISO對於自動相機都是相對的數值

光圈縮小,快門不變的情況下,ISO就需要提高
光圈不變,快門要變快,ISO值也同樣要提高

光圈值每一級的數列為1.4,2,2.8,4,5.6,光圈值每提高一級,進光量便減少一倍,例如光圈2.8比2少一倍進光量,4又比2.8少一倍這樣

快門值則是每減少一半時間,進光量減少一倍,例如1/60比1/30的快門速度少一倍,1/120又比1/60少一倍

手持拍攝下的環境若在安全快門之上(即快門速度高於"1/等效焦長")實際拍攝時ISO當然是設訂越小越好(少部分相機最高畫質不等於最低ISO值的例外)

即使是使用閃光燈的環境下ISO值也會影響到閃光燈的使用

提高ISO只是一種手段,並不是唯一的方法,端看你的拍攝環境和主題而已
樓上的大大 有沒有興趣照我的測試方法測一下呢

快門速度 與光圈大小 不需要專業的測試設備 就可以用人的聽覺與視覺來判斷

0.5秒 跟0.25秒的 時間差 是很容意分辨出來的 光圈大小造成的照片景深 也很容易判斷

用兩家相機的 測光表中心值當標準 設定同樣的 光圈 快門速度 再調整 ISO 到測光表中心點

就可以得到 兩家 ISO的差異.... 來一個 D90 VS 500D ........如何
眾人皆醒我獨醉 wrote:
ISO越高 雜訊會越多 但是在暗處會拍的更亮 更清楚 是嗎?

要讓照片「夠亮」,相機及鏡頭有三大調整項目,這三項可以獨立控制,
也可以設定某種互動關係,視機器提供的性能而定。

一、光圈。二、快門。三、ISO

光圈越大(F值越小)照片越亮,但是要付出的代價是景深會越淺,
需要前後景都清晰時,就不能將光圈開大;而且景深變淺時,對焦容易失準。

快門越慢,照片越亮,但要付出的代價就是不易凝結移動中的物體,或是
會因為手抖而導致畫面糊掉。

ISO越高,照片越亮,但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同一台機身,ISO越高的相片,
雜訊越多。好的(貴的)機身,它的高ISO相片,通常可以媲美便宜機身的
低ISO相片在雜訊上的表現,因而比較能在暗處拍出又亮又乾淨的相片,
這就是它貴的重要原因之一。

光圈值是由鏡頭所決定,為了能在暗處拍出夠亮的照片,就要使用大光圈的
昂貴鏡頭。當然也可以用小光圈的鏡頭,而採用慢快門或高ISO的方式來取
得曝光度相同的照片,但是並不是曝光相同,同樣場景的數張照片,看起來
就一模一樣。因為慢快門畫面容易模糊,而高ISO畫面會有較多雜訊。

樓主必須好好體會這三者個別的作用,及交互的影響,然後根據拍攝場合
及創作需要去購買符合所需的設備,並且熟悉該組設備所有的調整功能及
其性能表現,才能在每次拍攝時,調整出最佳的拍攝參數。
ISO高點,只是爲了防止手震。一般ISO200-600都可以適應了。如果到了800,建議還是上一個腳架吧。
很穩定的。比開高ISO要好的多。
我比較好奇的是在光圈快門不變的情況下,iso提高快門速度的比例是怎樣..都沒能提到?例如iso提高2級快門速度會提高多少...我想瞭解這個在光線不足下要用iso來拉快門也比較能在相片不湖和雜訊多之間做一個平衡,有人知道嗎??
買本書來看,或者用google搜尋"冼鏡光"老師的文章,你會有全面性的了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