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因拿到 5D2 準焦率低 快門簾振動產生畫質模糊的機王 昨天在重複測試新機時
跟用D90在做比較時 發現這個問題跟ISO 大有關係
測試環境是 晚上 室內 40W日光燈 相機設定 ISO 200 光圈 F8
兩台相機都用 中央約8%的區域測光 ( canon稱為局部測光 nikon稱為中央偏重測光)
5d2焦段 105mm D90=70mm 等效焦段剛好是105mm
兩台相機的測光表都調到 中心點
這才發現 canon 5d2 快門速度是 0.5秒 d90是 1/4 秒 剛剛好差了一級
反過來測 如果以兩台相機的測光表中心值為準的話
設定 光圈 F8 快門速度都設 1/4 秒 D90 ISO=200
但5D2就要調到 ISO 400 測光表才會在中心值
以LCD畫面亮度來看的話 D90的畫面還比較亮一點
我開始懷疑是不是5d2又有問題啦
我當場兩台相機 換鏡頭
把我手上所有的變焦鏡頭都拿來試 但測試結果 還是上面同樣的數據
這樣子就有點怕怕了 趕緊拿相機到 我買相機的賣場去詢問一下
老板拿出他的 CANON 1D2 然後找個固定的對焦點
設定上面同樣的設定值
賣場的燈光通明 夠亮了 結果是 1D2 5D2 兩個的快門速度 都是 1/10 秒
D90 的快門速度 1/15秒 兩種廠牌在賣場的環境下測試 ISO 還差不到一級
這下子 就傻眼了 這表示 兩台CANON相機測試標準跟結果是相同的
所以 以CANON ISO的標準而言 我的5D2 ISO 沒問題
反向思考 那不就等於 在室內較暗的區域 這個CANON的 ISO400只等於 我那台D90 ISO 200
亮一點的室內 規格就拉近了一點 如果大白天 說不定兩台不同廠牌相機會一樣
找假日再證實白天會差多少
難道是 我那台 D90特別好嗎... 還是 片幅與全幅機的差別 下次找一台 CANON的50D 來比較一下
現在開始我的疑問就來了... 如果我的實驗測試是對的 那5D2是號稱 ISO可以到 25600 高D90兩級
這下子不就拉近了一級
在昏暗的室內 以D90為準 5D2的 ISO只能算 12800
以CANON為準 D90 ISO 不就昇級到了 12800
真不知道誰的規格才是準的.....又或者 我拿到的 D90是異類 也說不定
跟我同樣是 兩個廠牌都有的人 也試一下 看是不是有同樣現象
互相證實一下 像是 5D2 VS D700 5D2 VS D90 7D VS D700 7D VS D90 都可以
請注意"測光模式" 要設定一樣的模式 5D2 跟 D90 剛好 有中央8%的區域測光模式是一樣
很多人來重複驗證 結果會比較正確 才不會是單一機器的誤差
光圈縮小,快門不變的情況下,ISO就需要提高
光圈不變,快門要變快,ISO值也同樣要提高
光圈值每一級的數列為1.4,2,2.8,4,5.6,光圈值每提高一級,進光量便減少一倍,例如光圈2.8比2少一倍進光量,4又比2.8少一倍這樣
快門值則是每減少一半時間,進光量減少一倍,例如1/60比1/30的快門速度少一倍,1/120又比1/60少一倍
手持拍攝下的環境若在安全快門之上(即快門速度高於"1/等效焦長")實際拍攝時ISO當然是設訂越小越好(少部分相機最高畫質不等於最低ISO值的例外)
即使是使用閃光燈的環境下ISO值也會影響到閃光燈的使用
提高ISO只是一種手段,並不是唯一的方法,端看你的拍攝環境和主題而已
眾人皆醒我獨醉 wrote:
ISO越高 雜訊會越多 但是在暗處會拍的更亮 更清楚 是嗎?
要讓照片「夠亮」,相機及鏡頭有三大調整項目,這三項可以獨立控制,
也可以設定某種互動關係,視機器提供的性能而定。
一、光圈。二、快門。三、ISO
光圈越大(F值越小)照片越亮,但是要付出的代價是景深會越淺,
需要前後景都清晰時,就不能將光圈開大;而且景深變淺時,對焦容易失準。
快門越慢,照片越亮,但要付出的代價就是不易凝結移動中的物體,或是
會因為手抖而導致畫面糊掉。
ISO越高,照片越亮,但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同一台機身,ISO越高的相片,
雜訊越多。好的(貴的)機身,它的高ISO相片,通常可以媲美便宜機身的
低ISO相片在雜訊上的表現,因而比較能在暗處拍出又亮又乾淨的相片,
這就是它貴的重要原因之一。
光圈值是由鏡頭所決定,為了能在暗處拍出夠亮的照片,就要使用大光圈的
昂貴鏡頭。當然也可以用小光圈的鏡頭,而採用慢快門或高ISO的方式來取
得曝光度相同的照片,但是並不是曝光相同,同樣場景的數張照片,看起來
就一模一樣。因為慢快門畫面容易模糊,而高ISO畫面會有較多雜訊。
樓主必須好好體會這三者個別的作用,及交互的影響,然後根據拍攝場合
及創作需要去購買符合所需的設備,並且熟悉該組設備所有的調整功能及
其性能表現,才能在每次拍攝時,調整出最佳的拍攝參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