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也希望只是AF-S 24-85/3.5-4.5G那隻的光學性能改良就可以, 畢竟旅遊鏡還是要輕巧一點.不過話說回來光是光學性能的改良, 可能與輕巧就不能畫上等號了 -- 看Contax N接環的Vario Sonnar T* 24-85mm F3.5-4.5(這規格夠謙卑了吧?)搞出82mm的濾鏡口徑就知道了.
shihhsieng wrote:依小弟的經驗50mm...(恕刪) 筒狀變形不是問題,因為軟體自動會修正如果只是為了高解析度,用50mm接到16mm的一張您有算過幾張嗎??保守估計如果寬高相等,包括銜接部分起碼十五張...旅遊鏡就是可貴在方便,我可不想要出門還用50mm接廣角啊...
以上的討論, 從旅遊鏡談到接全景, 似乎鑽進死胡同了, 試想有多少人有閒情逸致架起三腳架慢慢照全景啊? 這也不過是少數的人, 而且這些人要照的話會自己去找最適合的鏡頭, 你要把這支以旅遊為導向的鏡頭硬抓進來符合你的特殊照相需求, 我想Nikon就算再怎麼厲害也無法面面俱到吧? 不過我個人也是同意接龍圖片最傷腦筋的在鏡頭變形, 而不是包含角度. 而且越是廣角, 鏡頭變形的情況就更複雜 軟體可矯正桶狀變形, 卻無法矯正透視變形, 有這種變形的話, 接起來都很難看! (越是多邊形, 接起來越圓越順. 越是少邊, 接起來就越不圓, 也不順. 這幾何原理應該很好懂吧!)我唯一擔心的是體積跟重量. 跟Canon 24-105L IS, 還有Nikon自己的 AF-S 24-70mm f2.8 (沒VR)比起來, AF-S 24-120 f4.0 VR (恆定光圈再加VR)恐怕不小支, 這就大大增加旅遊的負擔了!
spliter wrote:認真回答...您可以...(恕刪) 16~400mm都拍過寬景圖如果廣度是主要需求,當然是16mm方便使用,三張就可以達到8mm至更廣的廣度而400mm會用到是因為遠度問題,而不是廣度問題,所以沒有意外的話,我通常是用廣角與標準端最遠部分的焦段來接圖好,以下不離題了我還是希望未來的標準鏡能往廣開拓,望遠嘛,解析度已經夠高了,裁切輕鬆達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