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先, 有一個概念是必須糾正的, 就是恆定光圈鏡, 在變焦時光圈在物理上是不會放大縮小的!
你看看28-70 f/2.8在FM2上物理上光圈大小都固定了怎能讓你亂來

你看到24mm的光圈較小, 而120mm的光圈較大, 只是肉眼望進鏡頭時所產生的光學錯覺~
的確~ 在進光量的角度看, 24mm要有f/4的光圈並不要那麼大, 而120mm要有f/4的進光量的光圈"看起來"就要大些~
你看看50mm f/1.8的光圈及135mm f/2的光圈肉眼看起來差別有那麼大就是了!

你肉眼看的角度就是感光元件所看到的東西~ 所以24mm f/4的光圈看起來小些, 而120mm f/4的光圈看起來大些, 是很正常的事~
2. 要說說恆定光圈鏡, 首先要了解非恆定光圈鏡..
非恆定光圈鏡, 是因為鏡頭設計是直接的, 以18-55為例, 18mm的進光口徑較大, 除以那個固定的光圈口徑, 就得到進光量=f/3.5, 但變焦到55mm, 鏡身拉長了, 在一般的鏡頭設計下, 進光口徑會相應變小, 所以除以那個固定的光圈口徑, 就得到進光量=f/5.6
以上都是很自然的光學現象
可是進光口徑除光圈並非是絕對的, 例如50mm f/1.4, 進光口徑是35.7mm, 這只是代表進光口徑最小必須是35.7mm, 它可以更大的~ 所以50mm f/1.4的filter thread是58mm
意思說, 進光口徑除光圈口徑是有變動的空間的~ 50mm f/1.4理論上口徑要達到35.7mm才可以做到, 但即是做到35.7mm亦不代表一定可以做到50mm f/1.4的鏡頭~ 這還要考慮光學設計~ Nikon的50mm f/1.4以前只要52mm就最到~ 現在要58mm~ Sigma公司的光學技術還要弄到77mm這麼大才可做到這一顆50mm f/1.4(可是邊緣質素還要比Nikon的50mm f/1.4G差)..
3. 所以重點就在光學設計上~
以小弟所知, 恆定光圈鏡的制造過程剛好相反~ 不是大家所想的由120mm f/4想辦法縮小到24mm f/4, 而是由24mm f/4的構造開始想, 怎樣可以在變焦期間, 在改動鏡片組合中, 在變長焦距時同時在加大進光(看起來的)口徑. 能反一般的光學現像而行之並不容易, 所以恆定光圈在物料及光學技術的要求都是很高的!
怎樣才能做得到這樣呢? 那就涉及了光學的高深學問了! 只有鏡頭設計專家才能解答得到~
做一顆24-120mm f/2.8-4不行嗎? 可以的! 大前題是, 要知道一個光圈大一級, 重量及造工方面可能會多幾倍~ 你看看一顆35mm f/2及35mm f/1.4價錢及重量差多遠就是了!

要先弄一個24mm f/2.8, 然後再伸延到120mm f/4, 在24mm的基礎下, f/2.8及f/4的鏡片構造及大小已經會有很明顯的差別了! 差一級啊~ 你可以想想24-70mm f/2.8的重量是900g, 如果24-120mm f/2.8-4都是一樣由24mm f/2.8起步的話, 伸延到120mm有f/4, 到最後重量可能要1kg了, 那麼24-120mm f/2.8-4 = 1kg, 及24-120mm f/4 = 710g, 客人就會覺得, 倒不如將不太重要的24mm由f/2.8修到f/4, 但換來輕便300g更好了~

小弟認知有限, 有錯的還望狠心指正, 感激不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