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暴風雪 wrote:我由衷希望是鏡頭不乾...(恕刪) 哈 別想太多啦 最多就是鏡頭上可能灰塵太多 或者是真的你在拍攝的當下附近一定有其他比較強烈的光源引起耀光的,如果小弟這星期假日真的有南下前往此處夜曝的話結果再跟你說 呵。只是不知道這公園晚間是否還會開燈了。
南極暴風雪 wrote:有個問題想要請各位同...(恕刪) 您是指天上那排光斑嗎? (耀光跟光斑是不一樣的東西)那個通常在畫面另一處都可以找到對應的點狀光源來源可能是鏡頭設計性能極限,或是感光元件與尾鏡間的反射造成而對於逆光性能的問題---135片幅SLR焦長低於16mm的大多都沒什麼辦法解決那些第一片鏡片非常球狀的廣角鏡,設計困難度讓逆光性能好的非常有限,這是各家都差不多的
南極暴風雪 wrote:有個問題想要請各位同...(恕刪) 樓主:除非之後要用FX機種,否則一般越大成像圈設計鏡頭的抗耀等各種特性不會比小片幅還好!像這篇關於sony 16-35mm ZA 與 sigma 10-20mm F3.5 光斑抑制能力拿FF和APS用鏡,在APS機身上比較,還覺得奇怪為何ZA 16-35反而會有問題,這個就是典型不知道問題所在,就像在DC拍攝上是很少聽到,本來就是越大片幅光學設計問題越多!那個N膜是為了減少鏡面反射與光線損失,但不是萬能,特別是他是一顆超廣角鏡頭,會有更多斜向光線進入,就算您沒用到,但仍會可能跑進去。所謂反射現象其實在日常看到玻璃或鏡子反光現象,N膜在簡單狀況下可以改變很多,但在有光學結構下就會有其他各種問題。像T膜常常大光圈輕微問題,但越縮光圈其問題越來越嚴重Carl Zeiss Distagon T* 21mm f/2.8 ZF Lens Review - Field Tests and SampleCarl Zeiss Distagon T* 24mm f/2 (ZA) Lens Review - Test Report Part II (Flare,Carl Zeiss Vario-Sonnar T* 16-35mm f/2.8Canon 1Ds mark III with 16-35mm mk II